APP下载

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凹陷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021-09-27张拯海孙艳玲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

张拯海 孙艳玲

摘 要:选取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经济质量、人民生活富裕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四个维度共9项指标,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區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成都市、重庆市及成渝中部地区8个城市进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并得出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成渝中部地区8个城市与成都市、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落差。基于此,成渝中部地区应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拆除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并形成发展同盟,以增强自身经济发展实力。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 成渝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欧洲各国开始进行区域协同发展,随着欧洲的一体化,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在继建设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后,又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可见政府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视。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将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同年10月16日,再次强调突出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的协同带动作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四川以成都为中心向东北发展,重庆主要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向东发展,导致成渝两地中间的城市与成都和重庆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使中心地区变成了省际边缘地区,成渝两地的区位优势弱化。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成渝两地中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促进成渝两地中部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作为主轴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19年成都、重庆以及中部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区域经济差距快速扩大,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国内诸多学者一直在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角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曾浩(2016)认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受财政收入、经济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1]。仇方道等(2009)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分析应考虑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多要素[2]。丛海彬等(2015)构建26个定量化指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3]。王志美认为,城市的经济聚集程度,城市的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4]。第二,多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如陈璐,李成标(2015)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5]。李晨儒(2020)通过GIS分析对西安市和咸阳市的同城化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6]。杨占峰、段小梅(2018)运用扩展MRW模型,模拟了成渝地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7]。第三,同城化及协同发展,高秀艳、王海波(2007)认为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整体实力,能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8]。张建军等(2008)认为同城化的本质就是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建设联合大都市的过程[9]。杨志安等(2013)通过对沈阳经济区进行研究,提出各级政府应该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分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区域整体发展的体制环境[10]。

纵观国内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目前,有关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特别是中部区域发展落差的分析研究很少,目前没有发现这方面选题的研究文献。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研究大多还是理论研究,鲜有实证分析,如秦鹏,刘焕(2020)通过引入功能主义,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并对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11]。易淼(2020)对成渝两地经济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战略举措[12]。单学鹏,罗哲(2020)以个体网络和整体网络分析入手,引入强弱连带的新概念对成渝双城地区的协同治理的进程进行了分析[13]。张志强,熊永兰(2020)从全球和国内的趋势出发阐释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见[14]。

当前,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鲜有学者对成渝两地中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对成都、重庆以及中部城市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并综合排序,探究如何使中部地区更好地融入成渝经济圈建设,促使各地区协同发展与共同进步。

三、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研究国家政策,遵循设定的成渝中部三大城镇群(达万城镇群、川南城镇群、南广遂城镇群),选取中部8个城市以及成都市和重庆市总共1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其经济发展水平。为客观评价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单一指标并不能综合反映区域内实际情况,需要构建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参考陈璐,李成标,佟瑞和刘秀丽等的相关评价理论。本文从经济实力、经济质量、人民生活富裕度和对外开放四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对成渝两地及其中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过程

指标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以及选取的各市的统计公报。货物进出口总额的统一单位为人民币,将原始数据单位为美元的数据采用汇率1美元=6.4702元人民币进行换算,其余数据均可直接得到。其次,为了数据的可比性,对所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一)相关性验证

通过以地区生产总值代表经济水平作为因变量,以上述各项一级指标(经济实力、经济质量、人民生活富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pXp+ε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技能型人才技能训练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AI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