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营城之“城市泛景观”思维
——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院长赵文斌

2021-09-26刘云佳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8期
关键词:广阳景观生态

赵文斌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院长、书记,风景园林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阳岛生态修复工程总设计师+EPC项目总负责人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随之而来的“城市扩张”和“城市美学”的矛盾凸显,“千篇一律”的城市导致城市景观几乎是同一种模式的翻版。作为城市景观生态领域的资深专家,赵文斌提出“城市泛景观”理论并应用于其参与的南宁园博园、上海星空之镜公园、北京世园会中国馆、APEC雁栖湖会都、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江门人才岛、重庆广阳岛等诸多项目实践。在近日召开的“生态的风景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上,围绕广阳岛生态修复模式,《城市住宅》杂志采访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院长赵文斌先生。

“城市泛景观”理论

Q 您曾提出新时代城市景观新概念——“城市泛景观”。何谓城市泛景观?其具有哪些特征?

A “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中国几千年来蕴藏在自然环境与城市建造之间的自然智慧和科学规律。千百年来,人们巧妙地利用这个哲学观疏通河湖水系、整理沧海桑田,依田营建村庄、因水建造城市,城市与村庄被轻轻地放在自然系统中慢慢生长,与自然融合成一个连续的、安全的、富有诗意的有机整体。城市、建筑和人在其中和谐共生。

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绿地不断被挤压,一些原本连续的、完整的、立体的、网络状的自然环境正在被城市人工建造打破,城市与自然渐行渐远,城市的自然系统不断被碎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在减弱,城市景观系统在肢解,城市人工设施正无情地吞噬着原本平衡的城市自然系统。城市快速发展为“景城分离,千城一面”,人们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无所适从,人地危机越来越重。

如何化解这些矛盾?使城市重返自然之中,实现人、建筑、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必须正视景观的力量,正视景观对城市产生的最广泛的作用力,将景观干预作为改造城市空间、改善城市自然系统的重要手段。

城市景观不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场地,还是一个整体连续、弹性可生长且能协调“自然”“城市”“建筑”“人”的关系并使之和谐共生的有机系统,具有“泛景观”的意义。

城市泛景观,核心在“泛”字。

“泛”作为形容词,表示大、全的意思,具有广泛与普遍的内涵。从城市角度看景观,景观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大系统,需要多学科交叉、跨界、协同研究,“泛”表达了城市大景观系统的概念。

“泛”作为动词,表示统领与蔓延,具有引领与泛化,把握方向、掌控全局的意思,从景观角度看城市,景观对城市产生最广泛的作用力,引领城市生态健康发展,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泛”表达了景观系统引领城市发展的概念。

从景观作用于城市来看,“泛”至少包含泛专业、泛尺度、泛过程3个层面的作用力,也可统称为“泛景观力”。由此可以推理出“城市泛景观”的基本概念,即按照公园城市理念,遵循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分析城市山水格局、景观资源和发展基因,充分运用城市泛景观力,将城市内孤立、片段的特色景观人文资源活化,并与城市、山水有机整合,从而成为特色明确、景城合一、生态美好的城市新意象。

因此,城市泛景观研究对象是“自然-城市-建筑-人”之间的系统关系。人在建筑中只是一个点,建筑在城市中也是一个点,而城市在自然或大地景观中也依然只是一个点。由此看出,城市泛景观就是要发挥景观的最大作用,以大地景观系统,通过泛景观力来整体统筹“自然-城市-建筑-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地域,环境条件不同,大地景观系统的特征也不同,最终形成的泛景观亦不同。

五步营造法

Q 据了解,您在众多项目实践中以“泛景观”理论为指导,根据您的实践经验,城市泛景观系统理论指导下“五步营造法”是否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项目?其有哪些共性步骤?

A 城市泛景观的构建,可以根据泛景观力的作用进行拆分,归纳总结为“五步营造法”,即“寻此势”“明远道”“营四境”“优两术”和“理五微”,这5个共性步骤是“自然力”和“设计力”各自发挥主导作用的阶段和转换的过程,是基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集合前人的经典理论,在人居环境营造的维度下,总结出的一套设计方法,符合认识事物从整体到局部、从客观到主观、从掌握规律到转化变通的一般规律,可根据项目不同的阶段和尺度有所侧重。

目前已在广东江门人才岛全岛规划建设、上海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四川仁寿城市会客厅等多个项目中实践了城市泛景观系统的理论方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和尺度上都体现出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见图1~3)。

图1 江门人才岛鸟瞰

图2 江门人才岛林间驿站

图3 上海星空之境

“五步营造法”具有以下步骤。

1)寻此势 “势”既包括自然山水地势、自然规律,也包括国家发展趋势、发展规律。“此”则代表了此时、此地、此情、此人,是立足地域、实现在地的意思。因此,城市泛景观寻此势至少包含寻山水、寻格局、寻地势、寻人情。

2)明远道 “道”是理念、规律,原则。“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远”有“长远、深远、远大”的意思。因此,明远道至少要明目标、明定位、明原则、明策略4个部分。

3)营四境 “境”是疆界、边界,是场所,也是境况、境界。城市泛景观的“境”,可以是客观可见的生境环境,也可以是主观憧憬的意境盛景。“营四境”即通过一系列生态技术与艺术,从“木欣欣以向荣”的生境营造,到主观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画境营造,到触景生情升华的意境营造,以及到从人的行为及心理需求出发的人境营造。

4)优两术 “术”是能力,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优两术”即不断提升方法,探索和积累实用的策略,通过优技术及艺术两个维度,打造理性与浪漫交织并存的四境境界。

5)理五微 “微”,小也。微是细小、精妙深奥的意思,“理微”就是从整体的大局观出发,落脚到各个局部,从微观层面重点管制项目落地的各项技术流程,通过梳理整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细节内容,构建切实可行的实施框架,保障提升城市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让绿色空间贴近生活、贴近市民,实现泛景观力管控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到项目运维全过程下生境合一。

再现“乡愁”

Q 景观可谓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交流的书。您在广阳岛项目中,如何从自然、人文、生态、建筑多个维度打造其独特景观,同时在不破坏广阳岛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增加“乡愁”体验?

A我很认同你的观点:人与自然本来就是生命共同体,景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特的对话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广阳岛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从2018年9月至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抓住“水”和“土”两个生态核心要素,以“留水-固土”为切入点,结合“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策略,摸清本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4个聚焦和4种态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

4个聚焦包括以下内容。

1)始终聚焦生命共同体价值理念 生命共同体具有整体系统性、区域条件性、价值性、有限容量性、迁移性、可持续性“六大特性”。整体系统性,要全面统筹考虑生命共同体的所有构成要素;区域条件性,要因地制宜,立足建设区域的生命共同体本底条件来确立建设方案;价值性要以是否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价指标;有限容量性即一定区域空间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这一有限环境容量可定义为生态区间,生态区间两端的临界点可称之为生态区间极点,生态区间极点既界定了生命共同体的自适弹性区间,也界定了环境容量的限度;迁移性告诉我们要通过保护、修复和建设生态,保护生命共同体的自然价值、增值其自然资本;可持续性,要通过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科技支撑,建设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始终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广阳岛是重庆东部槽谷的核心区,是南岸区的核心地带和城市有机组成部分,仅仅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还不能把广阳岛对城市发展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规划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社会影响力大、生态影响力小的项目,推动绿水青山不断升级,永续利用,并结合“生态+农林牧副渔”“生态+智慧”“生态+教育”等多种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路径,破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级多元方程式,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资源增值版的广阳岛生态赋能模式。

3)始终聚焦“重庆生态岛”生态立意 保护利用好广阳岛优质的生态文化资源,发挥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联动价值和系统构建作用,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关系,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具体实践。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道法自然的要求,还广阳岛以宁静,系统开展自然恢复、生态修复,丰富生物多样性,努力做到 “一言一行、一草一木、一锹一土”都聚焦生态、紧扣生态、突出生态,集成创新生态领域的技术、产品、材料、工法,融合生态设施、绿色建筑。

4)始终聚焦“长江风景眼”风景内涵 广阳岛是长江风景之眼。我们要通过系统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统筹布局长江生态保护展示、大河文明国际交流、巴渝文化传承创新、生态环保智慧应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五大功能。透过长江风景眼,共同见证:道法自然,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重庆实践。

广阳岛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的建设要秉持轻梳理、浅介入、微创修复、系统修复4种态度,尽可能降低在优化过程中对原生自然生态的干扰。在能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轻梳理”应优先于“浅介入”,“浅介入”应优先于“微创修复”,“微创修复”应优先于“系统修复”。

1)“轻梳理”即基本维持现状地貌与植被,不增加任何设施,只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对关键要素进行轻微梳理。在广阳岛兔儿坪和广阳湾的湿地保护区域,就采取梳理垃圾、鸟类栖息地等方法进行整体保护,全岛合计保护区域约67%,做到了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目标。

2)“浅介入”即在不改变地貌与植被的基础上,选择影响最小的介入方式少量布局游憩系统和服务设施。在山地充分利用原有上山步道的基础,设置登山步道,在步道两侧适当布置停留点和浅基础休息设施,补种少量植物。

3)“微创修复”即在基本不改变地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问题与缺陷,主要通过优化植被、局部增加设施等对现状破坏最小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全岛的路边、水边、田边、房边、山脚边等近身区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采用微创修复便可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

4)“系统修复”即针对问题较大的生态修复区域,通过调节关键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并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对广阳岛因修路破坏的山体、切断的水脉,因建设毁坏的森林、农田、湖塘、草地,以及多个废弃尾矿坑等影响全岛生态结构、内在机理和演替规律的区域进行系统修复。

广阳岛生态修复“以生态为魂,以风景为象”,在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打造属于重庆当地特色的乡愁体验,让来到广阳岛的人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通过恢复和修复具有内在生态逻辑的多维度景观,呈现真生态的大地风景、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和建筑风景等,都是城市泛景观的范畴。例如,建设最佳观景体验点,完美呈现广阳岛“看江、看山、看峡、看岛、看湾、看滩”的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大地风景;通过道法自然的自然恢复,全岛呈现出“湿地生态景观、梯田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草坪生态景观、小微湿地生态景观、片林生态景观、片色生态景观、独木林生态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通过对广阳营、长江书院、大河文明馆等场景进行浅介入的设计,呈现“广阳故事、长江文化、大河文明”等人文风景;通过利用采石废弃场、遗留土堆等区域巧妙布置靠山建筑和覆土建筑,借建设促修复;精心布置清洁能源体系、绿色交通体系、飞船式固体废弃物循环体系、生态化供排水体系及为场地而设计的生态驿站,呈现巴渝乡村、历史建筑、生态设施、绿色建筑的建筑风景。

Q 在广阳岛项目中,有哪些具体的生态修复模式以体现当地“乡愁”?

A 广阳岛生态修复一期创新提出5种修复模式,因地制宜地针对岛上的乡土元素,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形成属于重庆当地特色的乡愁体验。

1)示范地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模式让“石滩变原乡”。针对示范地场地中山形、水脉被市政路切断,林木被清除,小尺度梯田被破坏,石滩裸露,湖水断流,杂草丛生等系列问题,选择“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模式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6大策略及对应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增加乡村元素,丰富乡村体验,构建一幅原生态巴渝乡村田园风景画,实现“石滩变原乡”的修复目标(见图4,5)。

图4 广阳岛示范地梯田场景

图5 广阳岛示范地梯田丰收场景

2)西岛头 “山—水—林—草”模式让“沙丘变森林”。针对西岛头因取土而破坏的山体、断流的排水沟、缺乏水源补给的堰塞塘、缺乏打理的路边人工林,以及因堆砌建筑材料所形成的卵石沙丘等问题,选择“山—水—林—草”模式进行生态修复,形成重庆特有的山地林木葱茏、茂林修竹的森林意境,实现“沙丘变森林”的修复目标(见图6,7)。

图6 广阳岛西岛头森林修复场景

图7 广阳岛西岛头溪流修复场景

3)东岛头 “水—林—湖—草”模式让“荒地变草场”。针对东岛头地形平坦土壤板结、平地排水难、低洼地蓄水难、杂草入侵等问题,选择“水—林—湖—草”模式进行生态修复。形成独木成景、片林成景、片色成景的疏林草地场景与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湖景画面,实现“荒地变草场”的修复目标(见图8)。

图8 广阳岛东岛头湖面草坪修复场景

4)广阳营 “水—林—草”模式让“荒地变梅园”。针对广阳营地势平坦、雨水无序排放、古树掩藏入侵杂草丛生等问题,选择“水-林-草”模式进行生态修复。点缀红梅、朱砂梅、美人梅等梅花品种,形成抗战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的高品质休闲场所,实现“荒地变梅园”的修复目标。

5)粉黛草田 “田—草”模式让“荒地变草田”。针对地势平坦、土壤裸露、雨水无序排放、入侵杂草丛生等问题,通过“田—草”模式,结合疏田、丰草两大策略与相关技术措施,再现和谐浪漫的疏林缓坡、乡村草田,实现“荒地变草田”的修复目标(见图9)。

图9 广阳岛粉黛草田修复场景

猜你喜欢

广阳景观生态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Tensile and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Film Twisted Yarn with Adjustable Diameter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广阳岛 往事与未来
广阳路上(组诗)
——走进广阳采风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