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发财 不如以财发身

2021-09-23严学锋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业者财富企业家

严学锋

欲发大财,必修大德;欲以身发财,必受其害。

2021年7月,因犯操纵证券市场罪,恺英网络控股股东、80后企业家王悦陷入牢狱之灾,被罚款1000万元。

儒家经典《大学》有一句名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这句话的意思是: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王悦操纵证券市场属于“以身发财”,他的贪婪违法最终害了自己。

草根创业  套现成果

草根创业者王悦富有企业家精神,能力突出,曾是辉煌一时的商业人物。

1983年,王悦出生于苏州,父母是老师。2001年,他考入211高校长安大学,本来想读计算机专业,但因分数不够,被调剂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将更多精力花在了喜欢的计算机领域。

王悦在读大学期间开始创业,作为非专业人士自己写程序,做了手机彩铃网站,赚得数百万元,多少有点传奇色彩。但他为此付出了代价:因为挂科太多,他只获得大学毕业证,没拿到学位证。毕业后,他入职某社交网站,工作3年后,晋升为游戏业务总监。

2008年,25岁的王悦再次创业,成立恺英网络,总部位于上海,他是大股东、董事长。公司定位为专业的游戏研发商、运营商,研发了诸多经典游戏产品,如《蓝月传奇》《摩天大楼》等。

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游戏产业兴起,成就了一批企业及创业者,如腾讯、网易、巨人网络。从经济利益来看,游戏产业潜力无限,王悦作为创业者眼光不俗,首次创业就选对了方向。

恺英网络的业绩一度优秀。2015年至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6.8亿元、16.1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72%、46.9%、39%,收益率远超平均水平。

2015年,恺英网络作价63亿元借壳上市,32岁的王悦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2016年的富豪榜上,王悦身家66亿元。以此来看,这个白手起家的80后,能力超群。

谈及在校时创业,王悦称是“对赚钱的冲动”。通过质押恺英网络股份,王悦套现高达5亿元,实现了财富自由。创业艰难一达目的可谓苦尽甘来,创业者合法套现、享受成果,对当事人是正能量,客观上可以激励后来者的创业之志。

以身发财人栽了

然而,王悦得意过了头,忘了居安思危。年轻有为,继而年轻妄为,人栽了。

2019年5月,王悦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20年1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王悦犯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万元。王悦提出上诉。今年7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刑法关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规定是: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王悦获刑超过五年,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恺英网络市值一度高达近500亿元,王悦出事以来市值长期不足100亿元,2021年8月3日为86亿元,其身家大跌。截至今年7月底,王悦所持全部恺英网络股票(占21.44%)均质押、被冻结,这意味着他很大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王悦被刑拘的2019年,公司亏损高达18亿元。此前的2018年,则盈利两亿元。对比之下,公司发展大受影响,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此外,企业声誉受损,陷入发展困境,大批企业骨干离职,人才严重流失。

以身发财,从程度来看,包括道德水平低下去谋财(如做第三者)、普通违法(如赌博之类的治安事件)、犯罪(如抢劫罪),最严重的是人为财死。资本市场有着巨大的财富放大效应,操纵证券市场是发财的捷径,同时也是一条邪路。

《列子》记载,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请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就点出了见利忘义、以身发财之可笑、不可取,但很多后人并未引以为鉴。

以财发身,是人做了财富的主人;以身发财,则是人做了财富的奴隶。前者是明智之举,后者不能长久,即使实现了财富自由,也极可能落得人身不自由甚至毁灭,何必自讨苦吃,最后悔不当初呢?

进德修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爱财可谓人的天性,整体来看,爱财利于个人、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时代。问题是,如何获得财富?其一是有道,基础是仁德,财富多少跟能力、运气成正比。二是无道,即不仁,包括道德水平低下、违法。

企业家的创富能力、拥有的财富远超常人,各种富豪榜上,绝大多数人是企业家。王悦、安邦集团董事长吴小晖、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均因创业而身家过亿元。这些企业家最终落得入狱、名裂、财富大贬值,主因是不仁,即以身发财,为此付出代价。

事实上,在出事之前,众多企业家已经因经营企业而身家丰厚、套现颇丰。如果不是之后以身发财,可能不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可安享之前的企业经营成果,修得善终。从这个意义上看,不少企业家更多是“缺德”而非“乏能”,即德不配财。

2021年7月,河南遭受暴雨洪灾,众多企业(家)、普通民众积极捐款,这是典型的“以财发身”。世人赚钱的目的有多种,相较物质层面的享受,满足精神需求属于更高层面,其中包括以财发身。

传统文化中有“積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道酬善”“大成靠德”“乐善好施”等流传千年的理念。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组织投身慈善公益。整体而言,以财发身有利于个人、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财发身者会得道多助。

很多时候,为富不仁对当事人来说是有相当风险的。最近的吴亦凡事件,即涉及为富不仁、以身发财。以身发财的一大问题是,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进而行为失当,发生道德、违法问题,乃至自作孽不可活。当以身发财思想流行时,整个社会就会出现大问题。一些年轻人包括创业者对此不可不警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曾经,中国人重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彼时以身发财有着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一度“笑贫不笑娼”。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优秀的企业家层出不穷,法制、市场经济相对健全,人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以身发财空间日益变窄、代价大。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弘扬、推行以财发身有一定的环境基础,其中“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完全可以率先践行。事实上,不少企业家在此方面已很有作为,如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等人大力度捐献个人财产。

《易经》有言“进德修业”“厚德载物”,进德是修业的基石,两者完全可以良性互动。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人更多选择修业发财,而忽视了进德,缺德如何不害人害己?欲发大财,必修大德;欲以身发财,必受其害。

(作者系第三力学国际董事学院研究员)

(编辑 谢云凤   2861126366@qq.com)

猜你喜欢

创业者财富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
新财富500富人榜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