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海霞:中国“质”造 惊艳全球

2021-09-23邢多多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9期
关键词:轮毂企业

邢多多

从国内到国外,再从国外回归国内,张海霞一如既往,始终向全世界轮毂市场传递着一种理念,一种关于艺术、速度、控制力和冒险精神的中国“质”造式理念。

走进江苏张驰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张驰轮毂)的生产车间,尽是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轮毂,充满了工艺之美,令人大开眼界。这家企业的前身是泰州市康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历经11个年头,3次乔迁,如今坐落在高港科技创业园——许庄创业大道243号。

张驰轮毂规模不大,在国际上却声名显赫。2017年《速度与激情8》热映,在影片中大出风头的不仅有俊男美女,还有张驰轮毂生产的各式轮毂。能从十几家美国知名品牌中胜出,得到“速8”制片商的认可,这个品牌靠的不仅是企业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创始人张海霞的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性思维。

“张驰”寓意为“一张一弛,收放自如”,这是张海霞创业路上践行的准则。这位80后白手起家的女创客,大学开始创业,毕业时资产过千万元,27岁创办轮毂制造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她积极创新,研发高端轮毂,进军海外市场,如今制造出的轮毂产品规格型号多达1000余种,获得100多项专利,客户遍布全球。张海霞也因其不凡的创业能力被业界誉为“轮毂皇后”。

“让中国匠人造世界品牌,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这是张海霞的创业目标,她始终走在路上。

情怀加持  相中轮毂当“工匠”

回忆起16年前的决定,张海霞这样说:“当时的自己确实很‘胆大。”在南京财经大学读书期间,她瞅准时机筹资经营房屋租赁,获利颇丰。她还运用所学知识,在股市上闯荡,一步步充实着“腰包”,毕业时积攒了上千万元的资产。“熟悉了租赁市场及流程规范,赚够了钱,我希望能够尽快转换角色,做一些更有情怀的事情。”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了来之不易的成果,走上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更艰难的创业路。

张海霞选择的正是铝轮毂领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就用砂型铸造生产了赛车用铝轮毂,40年代中后期在轿车上应用了铝轮毂,50年代末开发出了铸造整体铝轮毂,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大批量推广应用铝轮毂。中国在80年代末才开始铝轮毂的生产制造,这是一个新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但发展很快。”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张海霞发现了这片广阔的新蓝海。

2010年,怀揣着创业时攒下的资金,张海霞注册了泰州市康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轮毂产品主要面向国内汽车厂商。创业初期,她和团队面临着找业务、盘资源、账面资金不足等各类难题。面对大多数创业者都要经历的挑战,张海霞有底气和信心逐一击破。她的底气来自对顾客需求的把握、对于行业痛点的理解以及对自身技术能力的自信。

张海霞说:“我们区别于同行,一开始就在产品上做创新,立足点主要在产品设计上,并尝试拓展销售渠道。”公司成立不久,她就开始跑市场,飞机加动车,白天带黑夜,她曾10天时间内马不停蹄地跑了9座城市,一个客户刚谈完,紧接着下一位,手机每天都被打到发烫。

2013年,随着泰州高港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港高新区成为重点发展区域,并优先发展汽车配件、墙纸和装饰材料等支柱产业,集聚了万向精工、鹏翎胶管、通用动力等一批大型骨干汽配企业。张海霞瞄准时机,在园区最核心的位置上马了江苏张驰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这算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落地,入驻高港高新区,不仅破解了用地困境,靠近了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进一步降低了发展的成本。”张海霞说。此后7年,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位敢闯敢拼的小姑娘,带领这家年轻企业闯进了海外市场,并迅速占领了国际顶尖市场。

从跟随型“制”造转变为创造型“质”造

张海霞属于那种市场嗅觉特别灵敏的创业者。早在二次创业初期,她就对轮毂上游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国内有一些铝轮毂产品出口供应给外商。2013年,随着中国汽车铝轮毂行业的崛起,中国逐渐向全球汽车铝轮毂的制造中心发展,张海霞明锐地察觉到,“国外市场将是中国制造商以后进军的主要方向”。

所谓运气,不过是时机来了,而且你有能力抓住。2014年,张海霞到马来西亚考察市场,惊喜地发现当地居民偏爱时尚轮毂,这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仔细了解,才知道当地居民有超前消费的习惯,这个总人口仅2700万的国家,轮毂进口量却排名世界第七。

“在当地人眼中,人靠衣装,一套合适的服装能让人精神百倍,鞋子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车如同人,轮毂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外在美,关系到整车的档次。”马来西亚之行让张海霞切实感受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调研,她又发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轮毂改装市场的政策加持下,改装率达到了80%以上。

回国后,张海霞仔细分析了国内外市场情况,对比了品牌化轮毂生产的资金投入、项目开发周期等,决定突破传统思维另辟蹊径,大胆确定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方向——张驰轮毂可能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有独特个性、无可替代的轮毂制造商。

张海霞相信,未来轮毂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是,从跟随型“制”造变为被大家所认可的创造型“质”造,这个过程非常难,高端市场大部分还是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垄断。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她把每年90%的利润全部投入到研发生产中。她更换了所有旧设备,引进了新人才,让他们沉下心来打磨产品。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直到他们能制造出符合国际最严苛标准的轮毂为止……

如今,在张驰轮毂的生产车间,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成设备是购自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最先进的设备,喷粉、喷漆流水线全部由机器人操作。就连最常见的车床,每台价格也高达300万元,车出的零部件能够达到“镜面”效果,无需抛光。

在生产车间样品室里,还摆放着各种样式、五颜六色的轮毂,有的熱情奔放,有的低调冷峻,有的散发着浓厚的波普艺术气息,充满工业美学格调。这里的机器设备、工艺水平早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风生水起  走向世界

截至2021年,张驰轮毂年产铝合金轮毂高达50万件,产品规格型号达到1000多种,取得了100多项专利。公司90%以上的产品出口,客户遍布全球,已批量向美国、欧洲、澳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配套宝马、奔驰、本田、丰田、奥迪等知名品牌汽车。

“全世界的轮毂经销商,没有我拿不下的客户!”张海霞的话里透出“王者”风范。谈及自信背后的原因,她坦言:“轮型占先、质量至上、服务超群。”

改装轮毂犹如时装,时尚才能赢得市场。张驰轮毂如今在世界创办十多家研发机构,全都建于轮毂文化深厚的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不仅能够吸收轮毂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丰厚营养,还能快速设计出时尚的轮型来打动消费者。近3年来,企业每年设计的轮型高达150多款,一款新轮型30天就能上市,引领着国际轮毂时尚的潮流。

作为CAW(铝车轮质量协会)十大理事单位之一,张驰轮毂还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思路,积极参与中国铝轮毂质量标准的制定,把优势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的QC(质量控制)系统更是设置100多个监测点,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产品质量标准超过国际标准。每只轮毂“全检”,使得品牌迅速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

在积极寻找广泛市场的同时,企业还在内部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张海霞邀请专业管理团队对企业进行“TS16949”体系的规范实施和现场“8S”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严格规范企业管理,使“人、机、物、法、环”管理五要素更高效地运作。通过这些努力,着力提升了张驰轮毂的外部形象,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服务水平。企业以一流的服务使客户折服。“一年下来,50万轮毂卖出去,投诉不超过5起。”张海霞自豪地说。

当然,张海霞也不是每一单生意都冲着赚钱去,有时遇到汇率变化,签好的单子要赔钱,她也二话不说履约。正是由于这种诚信,才让企业品牌有了一批铁杆客户,有时候他们甚至主动给张海霞涨价。

2016年5月,张驰轮毂投资200万美元,在美国加州成立了一家名为Vary International的轮毂分公司,专门负责公司轮毂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不久,企业又果断投入2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本土轮毂品牌“STR RACING”,在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出镜的一大半轮毂产品正是出自于这个牌子。这证明“张驰轮毂”的品牌已经成功跻身国际行业顶尖地位。

从2017年开始,随着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轮毂市场风生水起,开始向国外进军,高端轮毂品牌迎来了发展井喷期。火热的市场需求,不仅再次印证了张海霞的判断之精准,更让品牌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笃行致远  让每一个点连成线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张海霞用勤恳的品格、坚定的信念为这家企业定下了“调性”——活泼、精致,有创造力,有凝聚力。这家“小而美”的企业,仅有200多名员工,每年却可以创造出几亿元的营收,背后包含了张海霞的诸多思考。

“一个企业,你这么想,我那么想,思想不统一,那就发展不起来。”这是张海霞创业多年的经验之谈。每一次进军新领域,她都会进行“思想解放大讨论”,并在企业思想上确立了“二破”“二立”,即:打破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旧观念,树立开拓进取、敢冒风险、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发展意识;打破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观念,树立不进则退、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思想。

“企业发展虽说比的是技术、产品、服务,这些东西后面体现的是思想、理念、价值观。”张海霞说,“张驰轮毂要走出去,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正因如此,在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制造业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张驰轮毂却保持着平稳增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势头。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尤其在民营企业,要留住高端人才更是难上加难。驾驭这样一支精锐团队,张海霞靠的不仅是人格魅力,还有制度和激励政策。她在公司定了一个规矩,公司将10%利润分享给员工,骨干收入每年增长,与国家的GDP和CPI挂钩,也就是说,工资以每年7%的幅度增长。公司还细分核算单位,推行内部核算制度,工资与产量、质量挂钩,成本节约了,当月还有20%~30%的奖励。基于此,公司员工从当初的6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员工基本保持稳定,骨干零流失。

如今,事业有成的张海霞不忘倡导社会公德、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她通过泰州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高港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的身份,经常捐助支持高港区的各项公益事业。公司安排周边贫困妇女100多人就业,她们人均年收入7万余元。企业家与社会责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创业者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2021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车辆轮毂改装“解除了封印”,张海霞从那时便开始谋划布一个更大的局——计划投入1亿元建立产品检测中心,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参与制定轮毂制造的国家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从国内到国外,再从国外回归国内,张海霞一如既往,始終向全世界轮毂市场传递着一种理念,一种关于艺术、速度、控制力和冒险精神的中国“质”造式理念。

猜你喜欢

轮毂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弹性轮毂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漫步
彪悍脚力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