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泥柿子壶”的创作体会

2021-09-23龚洁

江苏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鲜活

龚洁

摘  要  仿自然物象而成型的紫砂壶称之为“花货”,因源于自然物象,经过提炼概括,其形象大多生动自然,带有山野间清新、鲜活的野趣,以“柿”为形而设计制作的壶就属于这一类。

关键词  花货;清新;鲜活

习近平主席对文艺创作作过重要指示:“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迎接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齐白石为了画好和平鸽,就在家里养了许多鸽子,他整天看鸽子、喂鸽子,鸽子飞到哪里,他的眼光就跟到哪里。凭着仔细的观察,鸽子的形象在他的心中鲜活起来,他笔下的鸽子也非常有神采,比真鸽子还要可爱,这是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最生动的例子之一。

紫砂壶的创作也是如此,供春在金沙寺伴讀,观金沙寺僧制壶,又见到寺中银杏树的树瘿,造型独特的“供春壶”就在他手中信手而出。仿自然物象而成型的紫砂壶称之为“花货”,因源于自然物象,经过提炼概括,其形象大多生动自然,带有山野间清新、鲜活的野趣,以“柿”为形而设计制作的壶就属于这一类。“柿形壶”大多见于民国时期,著名女陶艺家邵宝琴制作有“扁柿壶”,壶呈扁圆形,并有四瓣筋纹,显示了“柿”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形态特征。一弯嘴、圈把、以柿蒂形为盖、以柿柄形为钮,是妙造自然的一件器型。“绿泥柿子壶”(见图1)借鉴“扁柿壶”的造型优点,壶体略高,也有四瓣筋纹,其凹进的筋纹较深,更显现了其造型“方中带圆”的特征。在凸起的面的中部也略有凹进,使面产生波动起伏的动感。书法行笔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体现了书法用笔有“屋漏痕”、“锥画沙”的意趣,体现了用笔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丰富了书法的观赏性。“绿泥柿子壶”线面的微妙变化也同样起到极具观赏价值的效果,杨永善在《陶瓷造型艺术》中谈到:“造型形态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在整个形态中占据的位置最大,最直接地诉诸于人的视觉,一经通过具体的材料表现出来,最能感染人,因为面能够充分表现工艺材料的属性特征,面的外形和起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决定着造型的外观效果”。把“绿泥柿子壶”与“扁柿壶”相比较,一是壶体略有增高,其壶形与柿形更为接近;二是筋纹加深,增加凹线的纵深感;三是在面上增加了起伏变化。这是由紫砂材质良好的可塑性,通过设计制作达到造型“最能感染人”的艺术效果。三弯嘴线型优雅,也有“一波三折”的造型特征;把的上端与壶体相接处可称之为“露接”,出现了耳把的断面,增加了变化,使造型更加生动;嘴、把上都有疤节的装饰,表现柿树的生长规律及历尽沧桑而仍生命旺盛的风姿;盖为嵌盖,可通转并准缝,盖上有用红泥装饰的四瓣如意纹,娇红翠围,如花盛放;壶钮为柿柄形,呈斜势,险中求稳,与如意纹动静相兼。

“柿”在江南地区普遍栽种,为大众喜爱的树种。柿秋后成熟由青变成黄色、橙色、红色,如小红灯笼挂满树间,一派丰收喜庆的景象。宋代诗人陆游《归云门》诗:“万里归来值岁丰,解装乡墅乐无穷。甑炊饱雨湖菱紫,篾络迎霜野柿红。” 这是生在战乱年间忧国忧民的诗人难得出现的欢乐心境,那是诗人回乡正值丰收年景,菱肥柿熟的欢庆画面。著名画家齐白石特别喜爱画柿,在他众多的画作中,他画两只柿寓意“好事成双”,画三只柿寓意“事事如意”,画四只、五只柿寓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把美好的寓意寄托在画中,这些都是因“柿”、“事”、“世”谐音而得到的吉庆寓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紫砂壶作为高雅的艺术品,不仅在于它的形,还在于它素雅多变的泥色。“绿泥柿子壶”选用的是段泥中的珍品——青灰段泥。在较准确地控制好窑温的情况下,青灰段泥烧成后呈现如“绿豆沙”状素雅的青色。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对青色十分推崇,《周礼》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何谓“五色”,即青、赤、黄、白、黑。刘熙曾在《释名》解析道:“青色为主,万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能书善画的宋徽宗对青色有所偏爱,他画的《瑞鹤图》用淡青色染出大片的天空,象征着长寿的群鹤翱翔其间,给人以一种宇宙无尽、生命永恒的美感。对于茶器他偏爱单色釉,喜欢温润内蕴的青瓷,认为青瓷最接近于美玉,有君子之风。尤其是汝窑的雨过天青色,更是徽宗在梦中也念念不忘的色彩。青色的素雅、宁静也充分体现在“绿泥柿子壶”上,青中透绿带来了春天的意趣,壶盖上如意纹的“太阳之色”更是寓意阳光普照、春光明媚,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投身紫砂艺术是一种兴趣,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感悟。法国绘画大师马蒂斯曾说过:“艺术家应该一辈子像孩子那样去观察世界。”也就是说孩子们的眼光单纯、纯洁,没有私心杂念。如果我们也用这样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更年轻,在创作中去掉不必要的约束,走出新的路子。

猜你喜欢

鲜活
浅谈如何让计算课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计算课鲜活起来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让初中数学课堂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用“鲜活”爱着自己
做“鲜活”的服务
让生态作文植根于“鲜活”的情境
让创新精神给物理课堂带来“鲜活”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