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纹样在职业装中的设计应用

2021-09-23陆洪兴

西部皮革 2021年17期
关键词:衣身职业装款式

陆洪兴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引言

中国传统纹样,又名中国传统图案,指的是由中国历朝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纹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人民对不同文化特质的认同,中国传统纹样因其独特的东方审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纹样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彰显独特艺术风格,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服装设计时,传统纹样设计这一元素已被更多的设计师所重视。但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纹样的过程中没有推陈出新,只是把其生搬硬套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显得格格不入;再者,任何优秀纹样如果想变得生动鲜活和易于传播都需要更多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毋庸置疑,服装设计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中的一员恰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接口[1]。

职业装是一系列职业工作服的统称,主要表示的是部分特殊职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穿的可以体现出职业特征或者是满足职业需要的服装,具有标识性、防护性、艺术性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2]。职业装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企业文化和赛事礼仪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职业装在我国的普及时间较短,加上我国服装设计起步较晚、职业装设计从业者较少等原因,致使该板块相对其它时尚板块发展更加缓慢,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服装款式造型单一、图案设计僵化和图案数量匮乏的弊病。

在当今设计强国的强劲步履下,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纹样应用到程式单一的职业装中势必会拓宽职业装的款式外延,进而提升其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纹样和职业装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设计师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通过对传统纹样构成形式进行多角度分析,结合部分优秀设计案例和设计变形手法,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1 中国传统纹样特征分析

1.1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

中国传统纹样种类繁多,按照绘画风格技术、长度和大小都可对其进行归类,但这些不同的分类角度总有些以偏概全,或者不能准确阐述其特征。考虑到上述问题和我国传统社会的纹样保存条件,我们可根据纹样所附着的材料对其进行归类。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传统纹样归纳。

表1 中国传统纹样分类及特征

1.2 中国传统纹样的构成形式

中国传统纹样构成形式丰富多样,但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第一类:独立纹样型。这种纹样自己构成一个整体画面,所以纹样本身可具象可抽象。

第二类:外置边框型。这种纹样外部多有一个特定的轮廓图形,内部纹样与外部图形两者相互协调和规范。外部轮廓可闭合也可分开,内部纹样在构成形式上可采用对称、旋律、平衡、统一等形式美法则。

第三类:装饰性边角纹样。这种纹样多出现在边框的周边位置,并且多以条带形式出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纹样内容可以和主体不相同,但是在色彩上多和主体颜色相同,或者相包含。这类纹样多有吉祥寓意。

第四类:组合型连续纹样。这类纹样构成形式丰富多样,但又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整体纹样中多采用几个不同的要素,要素之间寓意大多相似。排列方向为横向、纵向、斜向或者组合型进行排列。排列方式多为水平或者垂直铺开式、散点呼应式、波纹式、回转式和折线式[3]。

2 传统纹样在职业装中的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纹样和职业装两种要素同属于文化艺术语言,两者都包含了产品造型、色彩以及人的分要素,有着诸多共通特征。

2.1 职业装的款式选择和中国传统纹样的匹配

2.1.1 职业装的款式选择和基础纹样的匹配

中国传统纹样在职业装中的运用首先要考虑到职业装的款式选择与传统纹样之间的匹配关系。职业装有着特定的穿着场合和地点,这些场合基本都具有严肃与正式的特征,场景和工作标识性比较强,与休闲服装风格迥异。因为职业装的这些特殊属性,导致大众对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定式,致使设计师在款式设计时不能够天马行空地随意创作。职业装的款式设计通常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征,设计师只能在基础经典款式中寻找突破点。款式设计的过程与纹样选择的过程并不孤立,因为两者同时要符合一个特定的穿着场合,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主题。款式和纹样的设计过程要相互协调,但通常情况下优先根据设计主题和场景确定服装款式,在款式敲定的过程中确定基础纹样。

在职业装中匹配纹样时要考虑到基础纹样的艺术特征,构成形式和纹样的寓意。比如,青铜纹样中的饕餮纹通常会给人刚毅勇猛的感觉,这种纹样不易在服装主体部位纵向或者斜向排列。饕餮纹在女士职业装中不易大面积使用,但是小面积在袖口或者底摆处的运用往往起到阴阳平衡效果。

2.1.2 中国传统纹样的二次设计

当基础纹样确定以后,可采用直接运用的方法把传统纹样应用在服装中,但更多的时候往往会采取简化细节处理、图案抽象设计再现和夸张等手法。这些手法不是要彻底去除传统纹样当中的造型、寓意和神韵等,而是要结合职业装的穿着场合和地点,在吸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演绎[4]。比如2021 年东京奥运会中国队礼仪服“开门红”系列服装设计。该服装中的原始图案源自故宫明朝洪武年间“釉里红缠枝牡丹碗”。牡丹在中国人心目中寓意吉祥富贵,是一种常见的花卉。该款职业装中的最终牡丹图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简化和归纳,把原来图案中的花蕊简化为几何图形,晕染手法变为实色填充,图形由扁平的花朵型变为圆形,被赋予了新的视觉效果。纹样配色为典型标识色彩——中国红,与外套红色进行呼应,使单纯的职业套装中拥有了新的文化故事。原始图案中的牡丹枝叶采用局部图案重构的方式,沿领口弧线进行等比缩放。当运动员穿上红色外套时,领口恰好漏出白底的红色图案,打破上衣全体红色的沉闷效果。这种图案在重构时结合了服装三要素之一的款式要素,体现出了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作为装饰细节的纽扣,其纹样取材于战国时期的瓦当纹样。该瓦当纹样中的牡丹造型不同于衣身中的牡丹,因为整体廓形比较简约,所以图案在运用时采用了直接照搬的方式,但是色彩变成了故宫配色中的明黄色。纽扣纹样在生产时采用立体浮雕的效果,使最终效果看起来简洁大气。

2.2 职业装的面料选择和中国传统纹样的工艺匹配

中国传统纹样在完成自身二次设计以后需要考虑服装面料和纹样自身的工艺手法。这种工艺手法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纹样在衣身主身中的使用工艺,其二是纹样在衣身边缘及其细节位置的装饰工艺。

2.2.1 中国传统纹样在衣身中的使用工艺

纹样在衣身中的使用工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电脑刺绣工艺,即把纹样设定好以后直接刺绣在服装裁片上。这类工艺会产生一定的立体效果,丰富纹样与服装之间的层次。但是通常报价偏高,不易制作在轻薄的克重较小的面料上。第二类是数码印花工艺,即把设计好的纹样通过数码印花机喷绘在白色服装裁片上。这种工艺成色效果比较鲜艳,制作成本比较低,但是面料多选化纤面料,如果棉类混纺面料,含棉量必须低于15%,否则影响图案成色。例如,2021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的出场服都是采用了这种数码印花工艺;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蓝色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也采用的是这种工艺。

2.2.2 中国传统纹样在衣身边缘及其细节的装饰工艺

纹样在衣身边缘及其细节的装饰工艺主要有“镶、嵌、滚”三大缝制工艺和“盘、雕、镂”三大立体改造工艺,这与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工艺一脉相承。中国传统纹样在职业装衣身边缘使用时多采用规整的几何纹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职业装本身的严肃性,不规则的印花图案在做边饰细节时会破坏整体的服装风格,打乱整体节奏。

3 结语

中华文明经历了漫漫五千年的洗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纹样文化。通过分析可知,将中国传统纹样应用在职业装设计中,首先要深入了解传统纹样的分类、构成形式和每个纹样的象征意义。其次要了解职业装这种特殊类型服装的典型特征。中国传统纹样在职业装设计中必须遵从纹样与服装款式和面料相匹配的原则,经历一个理解、吸收到再创作的过程,这样才能将职业装属性与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表达,为职业装的再设计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衣身职业装款式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女装连身型翻驳领的纸样设计研究
CHIC定制与职业装展:从穿不起“高定”到“私人裁缝店”
商务职业装与时尚职业装款式和版型的差异
Dream Bag
女西装翻驳领造型与衣身的结构关系研究
新文化原型衣身浮余量消除与衣身平衡
合体两片袖绱袖工艺的模板设计
最火的单品款式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