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21-09-22林冰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艺术

林冰冰

[摘           要]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力,舞蹈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体现的是时代的特征。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不同时代的舞蹈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我们应坚持“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被广泛提及,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秉持有所取舍、继往开来的传承理念,并在已有的文化上创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关    键   词]  舞蹈艺术;文化创新;中国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62-02

中国舞是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个“泛称”,有着我国民族特性,是对民族舞蹈的再创造,因此,中国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操。中国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理应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赋予其新时代的生命力,使中国舞成为我国艺术文化中一颗永葆辉煌灿烂的明珠。艺术融于文化,而舞蹈又归于艺术,其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创新所驱,也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要变革。立足当下,教育之行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信息时代,教育革新势在必行,文化大背景下,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刻不容缓。

一、融合现代化元素,赋予中国舞时代气息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舞蹈艺术不断吸纳新鲜事物融合时代元素,使自身的发展趋势愈加多样化。事物的发展绝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以曲折上升的趋势不断前进,舞蹈艺术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应充分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化元素,将传统中国舞的柔美和既定的大框架与现代中国舞的夸张大胆、抽象意境化的表现形式有效结合,并借助现代化信息力量,赋予中国舞时代气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拓宽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舞的融合渠道,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中国舞的表现力、体悟中国舞中蕴含的绝美之中华绝韵,使其用舞蹈艺术语言传达文化的瑰丽,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助力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在进行古典舞表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古典舞中的标志性动作保留下来,并在整套舞蹈动作中添加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如现代的道具、现代服饰元素等,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舞蹈变得美轮美奂,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互动和学习。但教师也应抓住古典舞的灵魂对学生进行教学,像对舞蹈中动作的编排,应在把握其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如在动作与动作的衔接之处可配合现代化舞美和道具,以达到流畅的衔接和壮美的效果,如此,既不会对传统舞蹈动作造成不适当的变形,又能在原有动作的呈现上做出改良,提高舞蹈的技巧性和观赏性。换言之,就是在对舞蹈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切忌本末倒置,不能只追求舞蹈的创新而忽视了民族特色的体现。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生活化教学进行中国舞教学的拓展,通过搜集不同地域的特色舞蹈,帮助学生了解同一类型舞蹈所具有的多元性,使其可以在舞蹈创造以及形式的表达中借鉴他人优秀的舞蹈技巧,融合更多现代艺术元素和表达形式,在实践中做好传承,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发扬文化,让中国舞这一舞蹈艺术走进大众视野,打开舞蹈艺术的新大门。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讨论与学习中改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标志之一,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舞蹈进行创新。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也是转变教育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想在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做好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舞蹈艺术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众多的挑战和机遇,至于如何把握和转换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对于舞蹈艺术,尤其是中国舞的传承而言,最关键的不仅在于舞蹈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质,包括固定的舞蹈动作、队形编排等,更应注重舞蹈语言背后所要传达的情感。事实上,每一支舞蹈的背后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饱含情感,这是情怀,亦是传承之内核,而每一段舞蹈的演变又都伴随着创新与改良,是谋求更好的舞蹈呈现所做出的良性改变。因此,教师在中国舞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传承与创新,用信息化手段保留中国舞之传统韵律,同时不断学习改良舞蹈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到丰富的舞蹈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汉族民间舞的教学时,由于汉族民间舞的受众较广,如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等,学生对此了解得比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就汉族民间舞中多种风格的舞蹈动作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的处理,与学生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思考舞蹈动作的同时,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升。课前,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互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布置和答疑解惑,从而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学生则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和信息平台的互动,为课堂学习做好前期准备;课中,教师可以借助收集到的大量舞蹈艺术资料与素材,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师生共同研究与分析,不断打磨舞蹈的动作;课后,教师可以将示范的舞蹈视频和学生创编的舞蹈视频上传到平台上,多聆听他人的意见与想法,让学生对舞蹈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使民族民间舞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也为人的拓展学习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途径。中国舞的学习不仅是一门课程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感受,是对舞蹈深度解读后的自然肢体表达,融合信息技术后,这一表达的可能性将变得更加无限。因此,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当今舞蹈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对中国舞进行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艺术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爆笑街头艺术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