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

2021-09-22蓝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导向课程体系

蓝婷

[摘           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以工作与知识融合为理念进行课程开发。研究认为,通过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得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反馈,在考核与评价的基础上,推动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发展。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应从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价入手,对学生反馈、收获、学生行动、工作绩效进行全面测量与评价,从而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发展,实现职教专业教学的特色。

[关    键   词]  工作过程;专业课程;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44-02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与普通院校的课程设计存在雷同,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体系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造成知识模块化的问题明显,很难与实际工作产生紧密联系。针对这一弊端,教育部等联合多部门启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求,即“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强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机会,让学生在工作情境操作中获得带有经验性质的知识。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一、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理论概述

(一)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目标

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与同伴的沟通、配合、写作等能力,最终成长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根据工作来组织知识,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课程之中,组织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对专业和岗位的认知,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内容

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以职业教育中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为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监测与转换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企业供电”“电气CAD”等多门课程构成。根据工作过程相关理论,电控专业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借鉴工作流程和项目任务,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以此为教学载体实施课程教学。

(三)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实施方法

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最鲜明的特点是: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所的认知,包括技能、知识、要求、挑战性、危险性甚至掌握权等。学生必须在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工作场所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什么以及获得什么。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得到在这些机构中应有的工作经验,应该明白工作场所是人类创造的,而且是可以为人类包括他们自己和他人来改变的。这一理论为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論基础。

1.以工作过程为起点,打破传统课程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程围绕学科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容易忽视工作实践,造成知识与工作脱节。课程体系越完善,则有可能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越少。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则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工作为起点,按照螺旋上升的模式来提高工作过程的难度,从而组织课程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以行动为导向,凸显职教类型特色

职业教育首先要满足学生所担任的工作岗位需求,为其今后的职业行动打好基础。所以,课程体系的逻辑是方便展开行动,依据工作岗位的任务设置课程体系,促进学习主体自己行动,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关键环节。电控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为发电机运行检修人员、变电站运行检修人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人员等,学生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都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维护有完整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工作岗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设计

(一)设计的目标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基于课程体系的特色来建立评价系统,将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纳入其中,对课程教与学进行全面的评价,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充分发挥评价的反向推动作用。在结构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项目任务、制订方案、计划实施、效果获取、评价反馈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推动教师和学生将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的教学贯彻落实,在工作过程知识与技能教学中构建起知识结构体系。

(二)设计的原则

1.完整性原则

任何工作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明确项目、搜集信息,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发布成果,都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反馈与评价,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形成完整的工作程序评价系统。每个程序通过评价,在各个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贯彻,深入学习。

2.综合性原则

工作过程这一系统既涉及职业技术方面,又涉及组织、管理方面,因此具有综合性特征。学生的工作过程评价需要秉持“做中学”的理念,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协作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全面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培养具备综合性的特点,也更适合真实的工作过程。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导向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