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驱动下的机电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09-22倪国庆时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院校

倪国庆 时敏

[摘           要]  论述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创新驱动下的机电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为最大限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    键   词]  创新驱动;机电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40-02

在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双创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扩大双创教育的范围,逐步建立起“全链条”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探究创新驱动下的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途径。

一、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当前的制造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传统制造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转型升级,而生产方式也逐步按照大规模的流水线标准朝着小批量的作坊式生产发展,这样通过充分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孵化平台,严格依托国家所制定的创业政策,有效降低了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业门槛。因此,通过强化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能够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二)双创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不断提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通过对机电类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利用技术、商业等带动创业,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质量。通常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倡导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相互交融,有效突破了传统机电专业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被动式培养模式的束缚,快速打破机电类专业学科的思维限制,这样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不会局限于本专业领域,从而能够有效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范围,最大限度扩大高职学生的就业数量。

(三)双创教育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不断升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创新型的企业需要更多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其中,以往机电类的企业岗位常常局限于大规模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部分企业片面重视员工的单一技术水平培养,尤其是机电制造类的企业,生产方式逐步向小规模、个性化作坊转变,对员工的技术迁移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而双创教育正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二、机电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彼此独立、不统一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让创新创业教育结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机电类专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着重强调机电类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以此来带动创业。但当前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尚未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始终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片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部分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所展开的,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两张皮”的现象。

(二)双创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创业教育碎片化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创业课程,而是一门系统化的学科教育,所以为了切实保证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来向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思政教育和行政人员共同担任,授课时也只是将创新思维和技术转化等关键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和不系统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基于创新驱动视域下的机电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基于创新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一)强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教育的独角戏,而职业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产教融合的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常机电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为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机电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生产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始终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原则,强化校企双方深入合作,统筹整合产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共同创建双创教育课程,这样便能够建立起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基于创新驱动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坚持以双创通识课程内容作为基础环节,并严格依托各个部门的专业特色的双创专业课程作为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环节,积极开设创业项目的双创实践课程,逐步建立起三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一级双创教育平台主要针对通识类的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二级专业则主要是针对技术应用所设立的创新创业模块,其由校企合作建設,统筹结合本专业和相关企业的创新需求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以此来引领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方向;三级专业则是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所对应的双创孵化平台。通常针对创新创业项目所开展的实践训练来增强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在三级课程中,第一级主要指高职在校生所开设的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第二级则主要是依托相关企业所开设的面向本系的专业技术创新、科技创业等课程,其专业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创业的重要基础和方向,而技术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便能够有效转化机电类专业的创新成果;第三级则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创业意愿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与校企合作项目对接,优化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专项训练环节,积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院校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