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22武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导向计算机

武瑞

[摘           要]  中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面对新时代下的中国,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行新的改革。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策略这一话题,首先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际意义,又通过对当下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科学的教学策略改革建议,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84-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已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教育涉及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现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其中,计算机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计算机教学中的部分问题依旧未能完全解决,依旧对中职教育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中职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创新的实际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而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1]。

(一)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同时满足学生的职业要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既是对社会负责,又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中职教育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任务,积极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在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重视就业能力和相关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前做好准备。就业率是衡量中职学校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就业为导向可以提升学校的学生就业率,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社会任务,有利于中职教育学校的自身发展[2]。

(二)以就业为导向更适合培养学生真正需要的能力

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职业优势,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要想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其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以教学为导向就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作为以实践为主的特殊课程,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就变得更加有意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为步入社会提供充分的自信和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社会的要求

就业的本质就是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创造出价值,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需要他们以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工作服务。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实践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工作上限,想法再好,如果没有将其融入实践,创造出真实的东西,那么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十分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3]。

三、对当前中职教育主要问题的讨论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职教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各种资源的提供也较为合理,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就目前来看,依旧有部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对当前较为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部分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还不明确

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进行高、精、尖技术工作的人员还是占总体人口很小的比例,我国目前占比最大的企业类型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因此在技能职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依旧十分巨大,而中职教育的目标应该适应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的具体特点,重点进行高实践能力学生的培养。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许多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依旧是比较模糊的,一般会以工作成果,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培養方向,而这种培养目标并不符合现实的中国国情,并且不能有很好的教育成果,到最后就会使学生既没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又没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学校完不成社会任务,学生得不到有关的职业培养,这样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生涯。宽泛的教育目标带来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发生中职学生就业危机,在社会上缺少了实践能力这一最重要的竞争力,由此来看,真正把握好中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十分有必要的[4]。

(二)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

由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成本远低于实践教育成本,因此部分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都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这样的课程设计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科学的认识深度,但对学生的就业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尤其是计算机这种实践能力占主导的专业,就更需要更合理的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现代对人才的需求有所偏离。理论研究相对实践锻炼可能较为枯燥,过多的理论课程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极大影响学科学习的效果。我们要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被更深刻地理解。总之,当前部分院校的课程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该使课程设计更适合时代的要求,更适合个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导向计算机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犬只导向炮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