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怎样“导论”

2021-09-22张昆

博览群书 2021年9期
关键词:导论教育界教育

张昆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环境,信息弥漫在我们置身的全部空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信息的不可或缺。没有信息,犹如没有空气,人们将因为窒息而失去生命。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传播的世界,也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信息的生活。因此,在今天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竞相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成为了显学,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亦成为了热门专业。

我很幸运,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在我还不了解新闻、对新闻教育毫无认识的情况下,被一种强大的引力拖进了迅猛发展的新闻教育洪流。1984年7月,我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直接留校,参与新闻系的筹建。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就跟在老教师的后面学习。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播事业突飞猛进,产生了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但是整个新闻教育界,对于教育规律、培养模式、教育过程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政治底线,还有能够鲜明感受到的人才需求的拉动。就像当时的经济改革,新闻教育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成熟的理论指导,而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探索中追寻正确的路径。但是凭着我们坚定的信仰、对教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硬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发展道路。

从那时起到今天,近40年我一直在新闻教育界耕耘。我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在这里我得到精神导师的引领。首先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刘道玉校长的教诲。刘道玉就任校长时,我还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从他的改革经历,深深领会了“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随后我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又得到了何梓华教授的指点。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10年,何梓华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担负了整个中国新闻教育界领袖的角色,他的教育理念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实践,深深地启发了我这个学生。对我的影响最直接的,是我在武汉大学工作时的三个领导:吴高福、樊凡和罗以澄教授,他们是我尊敬的师长,也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我就是跟在他们的后面,亦步亦趋,学习怎么讲课、怎么研究、怎么做教研室主任、怎么抓教学、怎么建设学科。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与其他教授最大的不同,在于我既是教师,又是院系管理者,同时还扮演着学界第三方的角色。我作为一个教师历经了由助教、讲师,到副教授、教授职称的升迁;经历了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岗位的变化;从珞珈山到喻家山,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到华中科技大学,在教学及院系管理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在卸下院长两年后,去年末又接受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的职务。开始时,我只是一个纯粹的高校青年教师,后来陆续扮演了一系列的社会角色,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这些不同的身份,让我在三十多年间领略到新闻教育界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精彩。

正是因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我在新闻教育工作中,与一般教师有着不同的多样化体验。对于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发生的种种问题、种种事件,一般老师的观察和处理,可能只是一个角度、一种思维,在我这里则可能是多种视角、多重维度,对相关问题理解的深度广度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曾经独撰、编写、主编了不少书,包括教材、专著、文集、蓝皮书、年鉴等,这些书或者是因为教学需要,或者是学術兴趣,或者是相关部门委托的课题研究;无论是个人独著,还是团队合作,都是我的教学和学术生涯某一阶段,或者在某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这本《新闻传播教育导论》则不然,它是我30多年新闻教育生涯的结晶。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这本书却耗费了我几乎半个人生宝贵的年华。

在这本《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之前,我曾经在2012年、2017年分别出版了两本以新闻教育为主题的论文集《新闻教育改革论》《三思新闻教育》。这两本文集中收录了二三十年间我发表的关于新闻教育的论文、报告,还有一些讲话、致辞等。因为是文集,尽管在内容组织上,注意了分门别类,但是在总体上没有讲求知识的内在逻辑,没有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不同范畴之间的内涵与外延的厘清。这两本书虽然也受到教育界的好评,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我看来这些作品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时之作,教育界迫切需要的是在更高层面上理论总结,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建构,在此基础山才能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全盘规划。所以我一直想在深思的基础上,写一本《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我尝试着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解读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何在、怎样理解新、闻教育的使命、为谁而教、谁来教育、教育谁、怎么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的真谛何在、如何建设课程与教材、如何理解教育的过程及环节、怎样把握教育环境、教育政策、如何评估教育效果、教育改革的意涵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等等。自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萦怀在我的脑际。过去我们可以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中摸着石头过河,今天的社会环境和传媒生态,比过去更复杂、更纠结,没有深刻的理论认识,没有清晰的精神导引,新闻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很困难的。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意识油然而生。“小子何敢让焉!”我深知自己才轻德薄,但是我独特的经历,我在教学、管理及社会服务方面的体验、感悟和积累,使得我有条件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形而上的系统化的思考;同时,不少教育界前辈和同仁们也热情地鼓励,期待我能够把自己参与的、见证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伟大实践,进行整体性的理论总结。这一切在我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职务后,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我自以为,这本《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与同类著作相比,有三个重要特点,体现了在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发展。

第一,基于对现实新闻传播教育系统的分析解剖,和新闻教育历史源流的梳理,提出了新闻教育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建构了比较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此前高校研究者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是十分的关注,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属于宏观叙事,高开高打,谈发展趋势、整体特色、教育模式及改革战略策略的很多,重复的内容很多,推陈出新的很少;对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甚少涉及,对经验、现象描述的较多,整个研究似乎漂浮在空中,不接地气,不仅欠缺实践意义,其学理价值也有待提升。我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从新闻教育的本质与使命出发,在把握新闻传播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新闻教育系统诸多要素的基础上,確立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概念和范畴,比较完整地建构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框架。

第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见解。如教育的本质与使命,我结合时代变迁提出了新解:“新闻传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交往实践”,而其使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新闻教育的使命首先表现为职业传媒人的培养,其次是社会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再次是普通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过去人们很少研究课程问题、教材问题,而这正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环节;院长主任是运作新闻传播教育的主导力量,过去基本上没有人研究新闻院系的院长主任;至于学院文化,被视为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础,过去也很少人涉及新闻学院的文化建设问题。这些重要的环节或要素,成了拙著探讨的核心内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基于我自己的教育理念、新闻教育理论的建构,对于当下的新闻教育实践,尤其是院系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特别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我曾经在两所985高校担任实职院长,现又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特聘院长,二十多年的院系管理的经验,这样的实践经历,国内新闻教育界并不多见。理论来源于实践,对策建议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经历了实践的证明。这些对策建议上承中央精神,下联院系教学工作实际,别出心裁,容易操作,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彰显了在新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是基于我三十多年的新闻教育实践,对于新闻教育系统、新闻教育过程的全环节、全要素的动态的全新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建构了新闻教育的理论体系。我希望这种教育理论会有助于我们揭示复杂的新闻教育现象,进而系统地阐释新闻教育的基本规律。面对转型期新闻教育界存在的种种难题,我也试图根据这一理念,提出了求解的方法和路径。希望由此改变过去一直以来存在的被动和盲目,帮助新闻教育界实现从盲目到自觉的转化。在这个沸腾的新时代,以更加敏锐的自觉性和前瞻思维,高屋建瓴,引领新闻传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主任、主编。)

猜你喜欢

导论教育界教育
数据科学导论课程设计与实践
A Study of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树立高中生健康消费观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