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生物“拍案惊奇”

2021-09-18邓涛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鸭嘴龙古生物学家远古

邓涛

据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化石的人,另一种是不认识化石的人。因为一旦认识化石,必定会成为喜欢化石的人。

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看见了琥珀中的昆虫化石,喜欢得不得了,专门写了一首诗《咏琥珀》:“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北宋科学家沈括,奉命到北方边防视察,路过太行山麓,看到螺蚌化石,在《梦溪笔谈》中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解释,显然是对化石着了迷。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跟随英国剑桥大学的地质学教授薛知微去英国威尔士北部考察。薛知微是英国当时极负盛名的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之一。在他的指导下,达尔文从此喜欢上了化石。后来,达尔文对南美洲古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启发了他对生物绝灭现象以及物种可变性的正确理解。他在《物种起源》的绪论中写道:“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环航世界时,我曾在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使我深为震动。”

这样的震动仍在继续!古生物学家利用一具鸭嘴龙化石,借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重建肿瘤及周围血管的三维图像,确诊了这头鸭嘴龙患有以吸烟为主要因素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这说明这种病至少从白垩纪时期就出现了,但恐龙总不会抽烟吧?所以古生物学研究还能为一些病找到更多未知的病因。

古生物学家还发现恐龙也会得骨髓炎、猛犸象的骸骨也会有人类典型的病变。每天亲近大自然的恐龙难道也有颈椎病?

近日,中国的古生物学家对世界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研究让人惊奇不已:这种重达24吨的庞然大物,在2650万年前可以在青藏高原的南北两侧之间自由地穿梭迁徙。

通过化石,我们不仅可以认识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还可以依据化石对地层进行划分,确定地质年代。就拿翼龙来说,古生物学家们已经知道,这类会飞的爬行动物生存于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末期。因此,含翼龙化石的地层必定属于中生代无疑。而翼龙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每一种都有其更具体的生存时代,因此可以据此把地层年代划分得更精细。

不同化石所适宜的气候环境背景,可以通过将今论古的方法重建,同时也能够以远古生物对过去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式,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就像海百合,它不是百合花而是一种动物,但它的存在能够指示当时的沉积物是产生在海洋中的。底栖的海百合和漂浮的海百合,又能指示近岸和远洋的不同环境,从而指导古地理的再造工作。

化石真是大自然神奇的饋赠,是远古生物留给我们的珍贵遗物。所以,怎么会不人见人爱呢?古生物学王国还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奇新发现?让我们将它们一一唤醒,跟随古生物学家们的脚步,一起走进奇妙的远古生物王国!

猜你喜欢

鸭嘴龙古生物学家远古
恐龙河谷:鸭嘴龙迁徙记(下)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两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鸭嘴龙奇遇记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梦回远古
古生物学家星星狐
远古厉险游
梦回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