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早期诊断效果及效能研究

2021-09-18滕颖赵令强

系统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多普勒检出率血流

滕颖,赵令强

1.昌乐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潍坊262400;2.昌乐县人民医院小儿科,山东潍坊262400

乳腺癌属于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或生育晚人群中,且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由于早期乳腺癌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导致临床诊疗难度较大。既往研究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响我国女性健康及生活[1-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病理组织检查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并视为“金标准”[3],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且患者检查前不宜使用激素治疗,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操作相对简单,能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血流,可指导临床治疗,但是临床对于该诊断方法的效能研究较少[4]。因此,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乳腺癌患者67例作为对象,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早期诊断效果及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乳腺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62岁,平均(51.49±4.64)岁;病程1~8个月,平 均(3.69±0.42)个月;病灶部位:左侧41例,右侧26例。该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②符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③肿瘤TNM分期为Ⅰ~Ⅱ期,且患者均无淋巴结浸润、转移。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者;②检查前行放化疗、生物免疫治疗者;③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组织检查确诊(金标准)。确诊前患者均拟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检查,具体方法如下:①钼靶X线检查[5]。检查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钼靶X线的相关原理、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采用全域数字化乳腺机,检查时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部位[6]。采用全自动曝光完成两侧乳腺斜位、轴位检查;对于疑似病灶或图像欠清晰患者,可对其进行适当放大,记录病灶的形态、数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②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采用Philip IU2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12 MHz。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同时,以乳头为中心,对乳腺不同的象限完成纵切、横切及多切面检查,对于发现病灶组织后,详细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回声、病灶和周围组织存在的关系;加强患者纵横比记录,并确定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肿大等。上述检查完毕后,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确定病灶内部的血流情况、血管形态,并根据Adler半定量法完成血流分级。

1.3 观察指标

将最终获得的图像经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干预,并由医院2名超声影像专业医生进行阅片。①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8];②诊断效能。绘制ROC曲线,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检出率比较

67例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59例,诊断符合率为88.06%;钼靶X线检查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为76.1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信号或血管征象异常及肿块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灶检出率低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检出率比较[n(%)]

2.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影像特点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59例乳腺癌患者中,肿块形态不规则51例,纵横比>1为43例,内部回声不均匀48例,13例患者伴有微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35例,包膜2例。彩色多普勒血流结果表明,54例患者肿块内部伴有动脉血流信号,且患者RI>0.7,平均血流峰值流速为20.4 cm/s。血流分级结果表明,0级5例,Ⅰ级3例,Ⅱ级49例,Ⅲ级2例,见图1。

图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影像特点

2.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结果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灵敏度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低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

表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图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患者中诊断ROC曲线

3 讨论

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9-11]。国内学者[12]以乳腺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组织检查确诊,确诊前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结果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1.95%、血流信号或血管征象异常率为59.89%及肿块检出率为92.96%高于钼靶X线(P<0.05);微小钙化灶检出率为17.79%低于钼靶X线(P<0.05)[12],与该研究结果相符。该研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2.37%、血流信号或血管征象异常率为66.10%及肿块检出率为93.22%高于钼靶X线(P<0.05);微小钙化灶检出率为22.03%低于钼靶X线(P<0.05),说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无创检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快速及准确等优点,且该方法不会受到肿瘤腺体大小的限制和影响,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特征与结构,亦可显示边缘特征和回声[1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主要的早期筛查方法,能实现术前的诊断、定位,能利用不同的组织界面在声阻抗方面存在的偏差,实现不同组织的区分、鉴别,亦可清晰地显示乳腺内部的回声、细微结构,了解病灶内部回声边界及与周围组织的血流关系[10-11]。国内学者以乳腺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组织检查确诊,确诊前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特异度,与该研究结果相符[12]。该研究中,ROC曲线结果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灵敏度高于钼靶X线(P<0.05);特异度低于钼靶X线(P<0.05),说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且临床诊断灵敏度较高,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多普勒检出率血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