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18王朝春

系统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析仪红细胞白血病

王朝春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山东济宁272011

白血病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具有高发病及复发率,且致死率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该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及病情危重的特点,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威胁其生命健康[1-2]。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环境等改变,引起白血病危险因素日益增多,使得白血病发病率也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3]。据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临床早期诊断出白血病并给予有效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检验急慢性白血病方法较多,多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临床操作比较高效,具极高诊断准确度,能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相关依据[4-5]。该研究对2019年7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0例与同期选择接受健康体检者40名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急慢性白血病40例患者设研究组,均符合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准。研究组40例,男20例,女20例;最小14岁,最大67岁,平均(38.34±4.21)岁;其中慢性白血病21例,急性白血病19例。同期选择接受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21名;最小15岁,最大68岁,平均(38.71±4.08)岁。排除标准:存在肝肾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缺失者;存在其他血液疾病者;其他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者。该次研究获得医疗伦理学会批准和同意,患者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当日清晨检查,抽取空腹静脉血液2 mL,将其放入ED-TA-K2的真空抗凝管中,匀速缓慢摇匀,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在2 h内完成全部检验。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水平;对比慢性组和急性组的红细胞、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等指标;对比两组诊断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6],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红蛋白(32.75±7.61)g/L、红细胞(3.31±1.20)×1012/L、血小板(101.18±13.83)×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60.94±4.52)fl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s)

?

2.2 研究组中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与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指标均比慢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研究组血液分析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白血病在血液内科中是一种发病率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相关研究发现,其发病因素可能与化学、遗传、放射等具相关性。白血病临床主要表示是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伴存胸骨压痛感及淋巴结肿胀等表现[7]。白血病征象为骨髓白血病细胞发生聚集、繁殖,浸润到其他脏器和组织,到达血液后,进而出现异常临床症状和体征[8]。近些年,由于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导致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呈持续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临床上,白血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其中急性白血病在早期已停止分化,病程发展较迅速,且白血病细胞较幼稚,临床显示白血病患者病程不足1年;慢性白血病患者其白血病细胞分化较成熟,病程时间长,可为多年[9]。在临床中白血病分型较多,缺乏典型临床特征,故临床在诊断时,需准确判断,避免出现误诊及漏诊现象,影响患者的预后[10]。目前,血液分析仪是检验白血病常用仪器,因白血病的患者其白血病细胞大量在骨髓、造血系统中繁殖,因此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白血病具有积极意义,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1]。为探讨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应用价值,该研究对该院收治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0例与同期选择接受健康体检者40名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该研究显示,研究组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 (32.75±7.61)g/L、红细胞(3.31±1.20)×1012/L、血小板(101.18±13.83)×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60.94±4.52)fl,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白细胞(22.15±9.87)×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60.18±4.20)fl、血小板(50.22±10.19)×109/L均比慢性组低(P<0.05),结果与孙聪[12]研究结果[急性患者白细胞(90.24±0.95)×109/L、血小板(50.18±10.26)×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60.22±4.19)fl均比慢性患者低(P<0.05)]相符。表明用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其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提供临床诊治相关依据。分析考虑原因可能是血液分析仪应用于临床中血液检验,能有效反应血液相关指标水平以反馈血液状况[13]。人体内红细胞常见,能进行氧气及触媒的释放,若红细胞与正常人相比减少许多,这说明了其血液的释氧能力下降,如果红细胞增多说明了其血浆的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血管栓塞现象。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为凝血,当血小板数上升表示有慢性白血病,或存在原发血小板增多症,当血小板数降低为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属于非均质,为不同形态及功能相关混合细胞总称,若患病可通过检测白细胞的总数来判断疾病。平均红细胞体积的主要功能为提高红细胞供养能力,血红蛋白计数一旦增多则会引起骨髓性白血病。受环境、样本等因素,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分析仪检验对费用影响,待临床补充分析。

综上所述,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分析仪检验,其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分析仪红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SYSMEX XN-5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及性能评价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