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生物安全教育对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2021-09-17陈桂敏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管理

陈桂敏

摘  要: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健康,关系到实验室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在分析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促进实验室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关键词:生物安全教育  生物学实验室  管理  实验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5(c)-0151-03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biosafety 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Chen Guimi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223300  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laboratory is related to the smooth progress of experi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health of laboratory personnel, the safety of laboratory property and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on problems of biologica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biologica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cluding safety education,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effectively prevent safety accidents, promote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and create a saf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Key Words: Biosafety education; Biology laboratory;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生物實验室是生物等相关领域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场所。由于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加,参与科学研究的人数不断增加,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项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目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实验室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高、工作条件复杂、安全控制困难等特点,除了上述实验室的共同特点外,生物实验室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生物实验室的高温高压设备、精密仪器、易燃易爆化学品与普通实验室相比更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生物实验室由于科研项目的多样性、实验条件的复杂性和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存在许多不确定、多变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实验期间和之后产生的废物可能造成的未知危害,可能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2  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

2.1 实验环境

有害微生物、致癌物及有机、无机化学试剂常用于生物实验,这些元素必须在特定的应用区域进行测试,以避免污染整个实验室[1-2]。如微生物实验室生活区、洁净区、无菌区等必须严格隔离,无菌区必须与培养区完全分离[3-4]。此外,检测设备准备区、取样区、样品存储区和污染物处理区应严格划定,通风管道中必须使用甲醛和溴化水,使用EB生物试剂时,必须有特殊EB使用范围区域和无EB范围区域,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2.2 实验顺序

实验室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地方,良好的实验顺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5-6]。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严禁携带无关物品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烹饪。在实验室内,要特别注意保护,比如进入实验室时需要穿实验服,长发的实验人员需要绑起来做实验。在实验之前,预习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材料、方法和过程,不要制造噪音,以免干扰他人,影响实验的进展,造成实验室混乱,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垃圾,打扫教室,洗手离开。

2.3 实验材料

一般来说,实验室动物和微生物是在生物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部分实验动物可能因购买渠道或未经检验检疫而含有病原体,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必须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实验动物必须进行检验检疫,防止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4 垃圾处理

(1)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处理。细菌、真菌等物质必须妥善处理,通常在处理前进行高压灭菌,培养物及部分废弃物应存放在密闭容器内,固定存放位置。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培养物必须在121℃下灭菌30min,被污染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必须用专用消毒袋清洗。

(2)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例如,重金属、氰化物、溴化乙锭(EB)和二乙基焦碳酸酯(DEPC)是生物实验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使用后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实验室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院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这会导致试剂的混淆和仪器的错用,使生物实验室的整体安全风险升高。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需求,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行十分重要。

3.2 实验室缺乏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忽视安全培训

目前,对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和投资逐渐增加,对实验室的相关设备进行了更新,但往往存在仪器缺乏维护的现象。同时,在一些实验室中,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不能详细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的操作规则,不了解实验室相关制度,不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能了解病原微生物、致癌化学品、有毒试剂等有害物质的危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要加强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培训,确保相关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项目。

3.3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积极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在管理中,发现很多常用的仪器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维护,相关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不注重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方式不规范,缺乏相应的维护能力,缺乏良好的操作习惯,且对提供的操作规范不够重视,导致错误操作仪器设备、随意取放试剂等乱象,造成了目前公共实验室管理困难的局面。

4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建设、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

4.1 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实验室仪器有很大关系,只有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保证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因此在设备采购过程中,要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确保电气系统、废水排放、通风系统、烟雾和火灾报警系统正常。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相关灭火设备的购买,并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相关标识设置,保证做好应急措施。与其他实验室相比,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更为复杂和有害。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生化试剂过渡室存放过期药物,为了减少随机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废弃物和过期试剂应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和分类,统一处理。

4.2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建立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实验室操作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只有加强人员管理,实验室才能长久、稳步、快速地发展,更有创造性。微生物实验室的感染往往都是人为错误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问题,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风险,且清楚如果发生生物安全风险时应该采取的基本应对措施。

4.3 明确人员的职责,仪器设备专业人员

随着发展的需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操作不当和保养不及时导致仪器损坏,因此,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上责任人,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仪器旁边应放置该设备的介绍、操作过程和重要注意事项等。在使用仪器之前,研究人员必须注意仪器的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分室负责人汇报。

4.4 加强安全教育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管理者和实验人员都要注意安全培训,防止小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应每年进行2次以上安全知识学习和实践,通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学习和模拟实践,从而逐步提高实验人员应对突发危险、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的能力和意识。实验室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实验人员完成实验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除了对实验人员的预防意识进行培训外,还需对实验人员在实验工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进行安全培训,以确保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一是要对相关实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确保实验人员能够对相关设备的操作及其使用有足够的了解,同时保证相关实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二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将安全意识融入到科研工作中,有效保证相关人员能够遵守相关规则。三是对于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从个人做起,因此要有效监督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

4.5 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不同学科实验室人员的情况和组成是不同的,在实验室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實验室的管理模式应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控制实验管理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根据不同的实验方向,可以设立多个实验室管理小组,明确每个管理小组的权利和责任,实行人人负责制,避免多重管理和推卸责任。

4.6 完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保证生物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行的前提,相关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生物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完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如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的实时文档,包括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等,以方便后续的检查、维修和维护,同时也消除了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完善实验室门禁制度,实验室应配备门禁卡,外来人员需要登记才能进入,确保实验室人员流动在可控范围内,降低安全风险;完善危险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易燃易爆试剂、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和药品储存等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制定详细的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具有腐蚀性、致癌性和刺激性等。因此,建立一套处理生化废液的管理体系,对废弃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微生物进行灭活和消毒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为了完善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应在实验室中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监督实验室主任的任命,并制定实验室的一般工作程序。由此可见,各级生物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例如,专人负责废物回收和水、电、安全隐患的处理,监督和禁止任何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活动,负责危险药品的采购和科研项目的风险评估,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安全工作,多层次、全面的管理责任到个人,降低了生物实验室的潜在风险,确保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

5  结语

实验室的安全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危险化学品、致癌物质、微生物及高危高压设备等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和发展理念,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创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珏,刘雪蕾,孟世勇.生物实验教学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9):289-293.

[2] 张爽,曲凯歌,石乐民,等.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87.

[3] 彭华松,刘闯,谢亚萍,等.高校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微生物学通报,2019,46(6): 1549-1554.

[4] 卫芳,王艳婷,赵静雪,等.微生物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14):28-29.

[5] 李鹏辉,张宗兴,徐新喜.生物安全实验室初级防护设备和废弃物处理设备现状及发展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5):59-65.

[6] 宋琪,丁陈君,陈方,等.国际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1,43(2):169-181.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