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宛城区2020年小麦生产情况浅析

2021-09-17任晓东

新农民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小麦

任晓东

摘要:宛城区是粮食生产大区,抓好小麦生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2020年宛城小麦生产特点,结合气候因素和采取的措施,对全区小麦生产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关键词:宛城区;小麦;生产分析

2020年宛城区小麦生产遭遇了拔节抽穗期低温冻害和条锈病早发重发等不利条件影响,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粮食生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项春季麦田生产技术和减灾防灾技术措施,确保了全县粮食生产大局稳定。为认真总结全年小麦生产经验,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小麦生产工作,现梳理分析2020年度小麦生产生产情况,供参考。

1  2020年小麦生产情况

2020年我区小麦种植面积3.6万hm2,较上年增加

0.067万hm2,平均单产达到456.61kg,比去年增1.93kg,增幅0.43%;总产达到2.47亿kg,总产比去年减少0.06亿kg,增幅2.33%。据调查,一类田占48.3%,二类田占47.1%,三类田占4.6%。成产三因素是:平均667m2成穗44.77万,每穗30.89粒,千粒重38.64g。与去年相比:667m2穗数增1.04万,增幅2.37%,穗粒数增0.47粒,增幅1.55%,千粒重减1.03g,降幅2.6%。

2  生产特点

一、二类田占比显著提高,三类田比例下降;条锈病、纹枯病、茎腐病偏重发生,赤霉病轻于常年;气候因素成为影响今年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

2.1  品种多样化

在种植结构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搭配种植。半冬性品种以郑麦0943、郑麦119、西农979、许科316、内农科201、泛麦8、洛麦26等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是以郑麦9023 、兰考198、宛麦19、先麦12、先麦8 号等品种为主。

2.2  适期播种

2019年9月下旬~10月初,天气晴好,腾茬整地工作开展迅速。10月4日的降水,确保了小麦适期足墒播种,全区麦播工作于10月底基本结束,播期集中、出苗整齐。

2.3  大播量现象略有减轻

随着近两年宣传力度的加大,农民群众尤其是种粮大户认识到大播量的危害,大播量现象较前两年有所减轻,但30斤左右的播量仍然比较普遍。

2.4  生育期提前,群體偏大,病虫草害中度偏重发生

由于暖冬气候的影响,越冬期温度偏高且墒情适宜,造成全区麦田群体偏大。进入春季,光、温、水条件充足,小麦长势较好,生育期较常年提前7~10d。小麦条锈病、茎腐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等田间病虫害偏重发生,尤其是条锈病和茎腐病重于往年。赤霉病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且4月中下旬在小麦扬花期降水较少,当前属轻发生。由于冬前化除比例偏小,麦田杂草中度发生,恶性杂草野燕麦、节节麦仍有发生。

2.5  拔节孕穗期冻害影响明显

2月15日~16日的寒流造成部分旺长田和播种偏早的弱春性品种出现叶尖发黄现象,个别田块甚至出现了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干枯、死亡的现象;3月26日~27日第二轮大幅降温,对小麦幼穗生长再次产生影响。小花败育情况比较普遍,且以弱春性品种更为严重,穗粒数较去年略有减少。

2.6  灌浆期干旱

4月中旬以来气温逐步升高且无有效降水,瓦店、黄台岗、金华、溧河四个乡镇旱情较重,红泥湾、高庙、茶庵、汉冢四个乡镇旱情相对较轻。尤其是5月1日~4日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30℃,个别缺墒严重田块出现旗叶干枯、植株早衰情况,使籽粒灌浆受到影响。

3  气候影响

由于暖冬气候的影响,越冬期温度偏高且墒情适宜,造成全区麦田群体偏大。进入春季,光、温、水条件充足,小麦长势较好,生育期较常年提前7~10d。2月中旬和3月下旬的两次低温冻害对幼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4月中旬以来气温逐步升高且降水远低于常年同期,旱情较重;尤其是5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干旱及中旬的干热风天气,造成全区大部分麦田出现植株早衰,灌浆期缩短,收获期较常年提前5~10d。

4  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领导重视

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再加上暖冬、早春冻害和灌浆期干旱等不利气候因素,今年小麦的管理难度远高于常年。为最大限度消除不利影响,保障夏粮安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今年小麦生育特点对症下药,做到了工作早部署、防控早开展,有力的保障了全区小麦生产。

4.2  加大培训

一是通过现场会、手机短信、微信群、网络媒体等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20余次;二是印发技术材料,上半年共印发技术材料、宣传彩页等上万份,发布《农技推广》、《病虫情报》、《墒情简报》等技术简讯30余篇,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能够及时送达群众手中。

5  存在问题

一是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群众无所适从。二是播种量大。大播量一直是我区群众的传统陋习,一般在15kg左右,容易造成田间郁闭、个体发育差、病虫害滋生严重,且存在后期早衰倒伏隐患。三是整地质量差。连续的旋耕和小拖拉机浅耕面积逐年增加,造成耕层变浅;加上镇压不到位,使表层土壤暄而不实,不仅跑风漏墒严重,而且土壤失墒较快,会加快农田旱情发展。

6  今后建议

一是以“三大农技行动”、“科技扶贫”等活动开展为载体,服务好新型种粮大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提高夏粮生产的效益。二是积极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走绿色发展道路,稳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搞好小麦绿色高产创建工作,以点代面,促进全区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彬.沈丘县2019~2020年度小麦生产形式分析[J].河南农业,2020,558(34):46-47.

猜你喜欢

小麦
没有风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米和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兄弟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