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敲诈勒索是古老的罪行,在网络小作文频出的时代更具破坏性

2021-09-16陆倩

南方周末 2021-09-16
关键词:破坏性犯罪行为勒索

陆倩

敲诈勒索这古老的恶行,在现代网络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具破坏性。快打钱,倒计时,三二一……什么你脖子硬,拒绝“钱有多少打多少”?那我就发网络小作文咯,让你一日之内“社死”

1825年,一本自传在英国的高层社交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写这本自传的,是 Harriette Wilson,英国摄政王时代最著名的交际花。这个当时40岁的美人,从15岁出道起,就轮流做过多位英国贵族的情妇,甚至包括鼎鼎大名的首相将军威灵顿公爵。

这样一位女士,年轻貌美时当然有着丰厚的收入,但是当她逐渐年老色衰的时候,这些情人就慢慢离她而去,以往的海誓山盟都泡了汤。于是当她决定写自传的时候,她给她的老情人们都写了信,暗示索要“封口费”。很多贵族政要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都满足了她这实际上的勒索,但也有不买账的。威灵顿公爵就拒绝了,他尽管深受冒犯,但决定保持自己的尊严,回复了Harriette:“Publish, and be damned!”(出版吧,然后被诅咒)这句话,后来就成了这本自传的书名。从书中也可以猜出,某些老情人付了封口费,那么他们的篇章就比较平和或者根本不出场;而没有付封口费的人,比如墨尔本子爵,就被曝善妒且常常付诸暴力。

Harriette Wilson这种敲诈勒索行为,最早在古罗马法典中就已经被列出。英语中,有两种罪行对应敲诈勒索,一种是blackmail,一种是extortion。两种行为都牵涉到用威胁的手段要求被害人满足物质或者非物质的不合理要求。主要的区别在于extortion的威胁常常是暴力的,就是威胁要发生的行为本身也是犯罪行为,比如身体伤害或者财物伤害。不过这个区别也并不代表 ex-tortion就比blackmail的程度更严重,毕竟对有些人来说,宁可被打断腿,也许也不愿被曝光某些隐私。归根结底,两种敲诈勒索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

在英国法中要证明敲诈勒索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犯罪行为和犯罪意识。这里的犯罪行为有三个部分:1.敲诈者必须提出了要求(demand),可以是要求被害人的财物,也可以是要求被害人实施某种行为;这种提出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2.这种要求是没有根据的(unwarranted),就是说不像合同交换那样有条件有基础,而是无理索要;3.要求是带着威胁(menace)提出的。在犯罪意识上,敲诈勒索可以是为了给予敲诈者实惠,也可以是给第三方实惠,甚至可以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纯粹就是为了让受害人产生损失。

无论在哪个社会,敲诈勒索都差不多,这些都是普世易懂的概念。但在实际证明中,menace即威胁、要挟的证明,普遍是一个难点。带着调侃的语气威胁,对方没听懂算不算威胁? 暗示自己知道对方的隐私但是并没有说破,甚至对方都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这算不算威胁?如果这个威胁者只是个纸老虎,实际上根本实施不了对受害人的伤害,这威胁还作不作数?

这些方面的判断,一贯遵循英国法客观主观双线分析的传统,即首先要求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陪审团成员处于受害人的位置,是否会觉得这是一种威胁;然后要代入受害人本身的心理条件和性格背景,比如是不是特别敏感特别胆小怕事等等,来进行更深一步的主观分析。同样一句威胁的话,在威灵顿公爵身上没有起作用,但也许另一个贵族就马上给了Harriette封口费,这两个不同的结果,不改变敲诈勒索行为的本质和程度。

另外被控告勒索者的要求是不是有基础(unwarranted)也是一个复杂的点。如果勒索者的确认为这些要求是合理的呢? 如果勒索者真心相信除了威胁没有办法得到这些“合理”的事物,比如被威胁者欠了债老是不还钱,那么什么样的追索程度才是合理的呢? Harriette就认为,这些老情人之前是许诺要给她一定财物的,恰恰是因为这些贵族分手后毁约了她没有其他办法,才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的。事实上不少牵涉到威胁的案例中,威胁者一开始是有正当理由提出要求的,但在具体执行时,方法和程度却都偏离了合理性。这些偏离是不得已的吗? 双方是否都有部分责任呢? 这些个体的分析,也要留给陪审团来辩论。

近年来欧美很多吸睛的案件,不少都牵涉到名人的手机或者电脑被黑,私密照片被盗,从而成为被胁迫者。比如Tom Cruise的结婚照片被盗,勒索者要价高达一百三十万美元。但更多的隐患存在于电子时代的日常快速信息交换中,比如在英国尤其引起关注的是青少年在网上交友时流传出的私密照片,有专门的犯罪集团就以此来胁迫这些青少年进行非法活动,甚至逼迫少女卖淫等。

敲诈勒索这古老的恶行,在现代网络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具破坏性。快打钱,倒计时,三二一……什么你脖子硬,拒绝“钱有多少打多少”? 那我就发网络小作文咯,让你一日之内“社死”。至于料,全真固然好用,但真中“适度”掺假或模糊时间线、颠倒黑白,煽动、裹挟舆论的效果或更好。

(作者系法律学者)

猜你喜欢

破坏性犯罪行为勒索
情绪勒索:警惕以爱之名的伤害
遭遇勒索
勒索
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
创业新闻: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
网络传播失范行为概念与具体情境适用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学习调查要“四会”
贪污罪的心理诱因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