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

2021-09-16李岩徐小燕袁伟忠常志宏周春才

科技资讯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课堂教学

李岩 徐小燕 袁伟忠 常志宏 周春才

摘  要:在专业课堂中开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每个专业课教师需要用心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以高分子专业必修课程《高分子化学》为例,提炼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认同和责任担当、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紧密结合,使知识传递、能力提高与价值塑造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分子化学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c)-0169-03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to Polymer Chemistry Course

LI Yan  XU Xiaoyan  YUAN Weizhong  CHANG Zhihong  ZHOU Chunca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eachers to study and study carefully in professional classroom. Taking polymer chemi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bstrac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and comb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scientific spir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patriotism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ints, so as to integrat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value building, thus, the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polymer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ation

近年来,上海市各高校不断对思政育人方式进行探索,并在课堂中不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2]。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部门、高校以及教师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专业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实施主体教师将“思政元素”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與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3]。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专业高分子方向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熟悉聚合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为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加工、改性及应用奠定基础。该文以高分子专业中专业必修课《高分子化学》为例开展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知识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门课的学习环节中,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1  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对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性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分开安排,没有重视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的教育,更加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指导。以《高分子化学》为例,课程教学的目标往往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传授,对课程传授的对象——学生的实际思想关注不够,在教学考核中没有体现对思政教育方面的引导,让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应当大力推进专业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大对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充分挖掘和拓展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4]。鼓励专业课教师承担课程思政教改课题,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制订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以及培养计划,并将专业课中是否融入思政环节作为教学考核评价的要素。采用专业课程听课及演讲比赛的形式,树立思政模范,带动并促进其他专业课走向思政教学。

1.2 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是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评价往往是以发表多少科研论文,获得多少科研项目为依据,造成专业课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授课当中。此外,专业课教师往往存在“专业敏感、政治钝感”的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要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承担教学工作的主体,老师在专业课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高度负责,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培养出新时代党和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分子专业人才[5]。

2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

2.1 有关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

由于学生是在大三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他们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乃至个人的发展规划,往往是憧憬而又模糊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热爱本专业,乃至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将我国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别要结合当前国内的实例对学生进行介绍,激励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让学生对这个专业及就业前景充满信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而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中,高分子材料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医用口罩和一次性防护服、防护目镜和面罩,到输液、注塑用品、药品包装材料,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的“物理隔膜,全封闭收集污水处理”建设方案及施工过程广泛使用多种高分子材料,在保证病患医护人员生命健康保障的同时,也将医院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用这些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在学习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同时,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远大志向,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政元素

高分子材料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先导性的产业,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结合该思政元素,在讲尼龙66的制备中可以结合单体己二腈来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己二腈的生产技术还掌控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尼龙66的生产企业只能外购该产品,致使生产利润微薄。我们国家也曾做过相应的努力,如辽阳曾经引进法国技术,但由于消耗高、流程长、利润低而停产,山东润兴虽然建设了丙烯腈电解法工艺,但是由于试车时发生了爆炸,至今仍未复产。国内己二腈生产技术还将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进而导致尼龙66甚至其他尼龙产品产业的发展还将严重受制于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我国多年来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一直存在不小的差距,高分子材料作为先导性的产业,做强做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首选[6]。

2.3 有关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政元素

中国的高分子研究起步于建国初期,当时国内一批高分子科学家分别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以及高分子加工等不同领域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为我国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科学家们的贡献是伟大的,更伟大的是他们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可以将他们的事迹融入到高分子化学的授课过程中。比如:在绪论中讲到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方式,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功能高分子中再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例,那么就可以介绍我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先生的爱国主义事迹。新中国成立,何炳林先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待遇,突破层层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在他的主持下成功地合成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离子交换树脂品种,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工厂,生产的产品核燃料铀为我国原子弹成功爆炸和原子能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和课本结合来弘扬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聚力量。

2.4 有关科学精神的思政元素

在高分子化学的授课过程当中,科学的“求真精神”也贯穿于各个章节当中。比如在介绍自由基聚合方法时,除了介绍传统的聚合方法,还引入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学习。ATRP创始人之一的王锦山博士克服实验室条件简陋的困难,亲自设计了反应流程,用手工制作的微反应器进行聚合,为ATRP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保证。然而,他的国外导师Matyjaszewski教授始终不肯接受王博士在第一篇论文中提出的ATRP机理,对自由基的存在也表示怀疑,王博士对此决不相让,与他据理力争不下10个回合。同时,由于Matyjaszewski教授在接到王博士第一篇ATRP通讯初稿前一直没有时间阅读ATRA文献,于是王博士复印了大约20多篇ATRA的文献供Matyjaszewski教授赴德国BASF开会期间阅读。实验上,他也不断地努力证明自由基聚合的属性。正是在王博士对科学的“求真”探索下,Matyjaszewski教授这才认同ATRP的提法和机理,并于1995年春ACS年会上特地强调ATRP这个概念是王博士提出的,使得ATRP方法成为当前高分子化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最热门、最前沿的方向之一。通过上述具体的实例告诉学生,要做好某个事情,必须要身体力行、具有敏锐的视觉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究精神。

2.5 有关环保意识的思政元素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会涉及到化工原料、化工试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而且会涉及到实验室小试、中试以及生产放大等工艺过程的实施。因此,在单体、溶剂、工艺路线、添加剂、生产设备等的确定和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同时全面考虑原材料的挥发性、输送过程贮存的稳定性、“三废”的处理和回收等[5]。比如:在讲到聚氨酯预聚体的应用时,我们提到了著名的“毒跑道”事件,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过量的有机溶剂、塑化剂,以及施工过程当中不良的操作。为此,陶氏化学开发了水性跑道技术,不含任何的有机溶剂,环保绿色无毒无味,适合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居民聚居的小区铺设。2017年这项技术获得了技术创新界的奥斯卡奖—— R&D 100的獎项。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引导学生重点关注高分子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提高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重视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3  结语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专业课教师既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主体,又是学生人格建成的灵魂工程师,如何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中,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分子学科发展得非常迅速,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专业教师不能单纯依靠书本,需要与时俱进,运用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思路去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思政要素,并紧密结合课堂内容,从正面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巩娜.课程思政在大学教育当中的应用——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8(10):157-159.

[2] 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8):28-29.

[4] 史兴岭,徐玲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去——以“新材料概论”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206-207.

[5] 贾曌.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8,47(21):167-168.

[6]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改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