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风热毒蕴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9-15谢海燕刘东平杨林荣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异维八味胶丸

谢海燕,刘东平,杨林荣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 药剂科,安徽 安庆 246001)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皮肤良性赘生物,常发于颜面、手臂等部位,影响美观,由于其治疗困难,易复发,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2]。目前现代医学对扁平疣主要采取冷冻、激光以及腐蚀性药物等局部治疗,但治疗后普遍会出现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3-4]。探讨扁平疣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皮肤科关注的难题。近年来,中医药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扁平疣,并将该病归属于“扁瘊”“枯筋箭”的范畴,认为扁平疣的发病与热毒蕴结搏于肌肤密切相关,强调采取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为主的治疗原则[5-6]。清热八味丸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炽热、血热、脏腑热以及肺热咳嗽等症[7]。本研究旨在探讨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对扁平疣风热毒蕴证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石化医院就诊的扁平疣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15例;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34.09 ± 4.14)岁;病程1.7~4.4个月,平均(3.01 ± 0.39)个月。对照组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0~39岁,平均(33.97 ± 4.06)岁;病程1.5~4.6个月,平均(3.05 ± 0.38)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治疗期间依从性良好,均无病例脱落。本研究获得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石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 1 两组扁平疣风热毒蕴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in flat warts cases with wind-heat toxin accumulation in two groups(±s)

表 1 两组扁平疣风热毒蕴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in flat warts cases with wind-heat toxin accumulation in two groups(±s)

组别 n 男性别/例女 年龄/岁 病程/月观察组 41 26 15 34.09 ± 4.14 3.01 ± 0.39对照组 41 28 13 33.97 ± 4.06 3.05 ± 0.38 χ2/t 0.217 0.133 0.470 P 0.641 0.447 0.320

1.2 诊断标准

扁平疣诊断参见《中国临床皮肤病学》[8]中相关标准:a. 常骤然出现,皮损为针头、米粒至绿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b. 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褐色或正常肤色,数目较多,散在分布,可因搔抓沿表皮剥蚀处形成新的损害;c. 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偶有瘙痒感,有时可自行消退,亦可复发。风热毒蕴证诊断参见《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中相关标准,淡红或淡褐色扁平丘疹,微痒或不痒,多见于颜面部,可与粉刺并存,病程短;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扁平疣风热毒蕴证诊断标准;②年龄超过20岁者;③入组前1个月内未给予其它治疗;④无面部过敏史;⑤非瘢痕体质;⑥近4周未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者;⑦对本次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准备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②对本治疗方案药物过敏者;③伴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④存在其它类型皮肤病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异维A酸胶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930210,规格:10 mg*20粒/盒),每次10 mg,每日2次,于餐后吞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清热八味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20050116,规格:0.2 g × 60丸)口服,每次8粒,每日2次。

疗程: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

1.6 观察指标

(1)皮损评分 评价指标包括皮损数目(无、1~10个、11~20个、≥21个)、大小(0 mm、<2 mm 、2~5 mm、>5 mm)、厚度(0 mm、<0.5 mm、0.5~1 mm、>1 mm)、颜色(无、浅褐色、褐色、深褐色)、瘙痒(无、偶尔瘙痒、瘙痒可以忍受、瘙痒难忍受重度瘙痒),上述指标均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对应记分0、1、2、3分。皮损评分的星宇数目评分、大小评分、颜色评分、厚度评分、瘙痒评分之和[8-9]。

(2)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 评价指标有痒痛、尴尬、购物及家庭劳动、衣物、社交与娱乐、运动、工作及学习、私人关系、性生活、治疗,上述指标都按照无、轻度、明显、非常明显,对应记分0、1、2、3分,总分值0~30分[10]。

(3)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4)血清IL-2和IFN-γ水平 晨起在患者空腹状况时取静脉血,以3 000 r/min室温离心10 min,冷藏血清待测,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述指标。

1.7 临床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中扁瘊疗效标准拟定标准。痊愈:皮损消退率≥90%;显效:皮损消退率为60%~89%;好转:皮损消退率为20%~59%;无效:皮损消退率低于20%。皮损消退率等于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之差除以治疗前皮损评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

1.8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与百分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和DLQI评分比较

经治疗后,皮损和DLQI各组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皮损评分和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皮损评分DLQI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皮损和DLQI评分比较(分,±s)Tab.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skin injury and DLQI in two groups(scores,±s)

表2 两组皮损和DLQI评分比较(分,±s)Tab.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skin injury and DLQI in two groups(scores,±s)

项目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d ± sd t配对 P皮评损分 观对察 照组 组44 11 99..23 56± ±11..85 58 45..17 02± ±00..68 33 53..16 54± ±00..64 71 11 73..13 96 50 00..00 00 00 t 0.293 10.230 12.309 P 0.385 0.000 0.000 D评L分Q I观对察 照组 组44 11 11 77..89 46± ±33..84 71 58..20 57± ±01..70 33 1 2 9..58 99± ±11..63 24 21 07..36 58 22 00..00 00 00 t 0.148 14.626 8.223 P 0.882 0.000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的63.41%(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Tab.3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in two groups [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唇干裂、脱屑等情况,通过局部抹涂橄榄油均缓解。观察组中1例血脂轻度升高;对照组中2例光敏反应,2例血脂轻度升高。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增加(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IL-2与IFN-γ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比较(ng/mL,±s)Tab. 4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in two groups(ng/mL,±s)

表4 两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比较(ng/mL,±s)Tab. 4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in two groups(ng/mL,±s)

项目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d ± sd t配对 P IL-2 观察组 41 2.43 ± 0.40 4.11 ± 0.49 1.68 ± 0.25 17.6830.000对照组 41 2.52 ± 0.43 3.08 ± 0.41 0.65 ± 0.08 6.7600.000 t 0.981 10.323 25.126 P 0.330 0.000 0.000 IFN-γ 观察组 41 26.66 ± 4.5137.80 ± 6.0111.14 ± 1.53 9.380 0.000对照组 41 26.87 ± 4.2631.70 ± 4.87 4.83 ± 0.56 4.721 0.000 t 0.217 5.049 24.799 P 0.829 0.000 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扁平疣仍缺乏公认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在治疗上采取破坏疣体、促进局部皮肤生长、刺激免疫反应为主要措施[12]。异维A酸胶丸通过结合维A酸受体,调节表皮细胞的增生、分化,促进杀伤细胞增殖,也可调节细胞免疫增殖,广泛用于扁平疣的治疗中,疗效确切[13]。本次研究在对照组患者中给予异维A酸胶丸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与以往报道相一致。

中医学认为扁平疣病因病机多因肺卫不足、腠理不固以及气血不和等,外感风热毒邪乘虚侵入,并蕴结于肌肤,郁滞不散而引发本病[6],中医临床治强调采取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之治法。清热八味丸由檀香、石膏、红花、苦地丁、瞿麦、胡黄连、麦冬、人工牛黄组成,其中石膏清热泻火;苦地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瞿麦可利尿通淋、破血通经,使热毒从小便而解;胡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人工牛黄清心、凉肝、解毒;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热毒之邪侵犯人体、耗伤正气、炼灼津液,故以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檀香理气和胃。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皮损评分和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风热毒蕴证的疗效较好,较单用异维A酸胶丸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原因在于清热八味丸的辨证施治,中药副作用较小。至于异维A酸胶丸在治疗过程中引起口唇干裂、脱屑、血脂轻度升高、光敏反应等的原因仍不清楚,而清热八味丸能有效降低异维A酸胶丸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其解毒功能有关。

扁平疣的发生及病情迁延不愈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研究显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从而诱发扁平疣。当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时体内细胞因子失衡,如:IL-2、IFN-γ降低,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重要因素之一[15-16]。通过药物干预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有效促进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Th1细胞分泌IFN-γ、IL-2,对病毒起到更强的杀伤作用[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清热八味丸组成药物中人工牛黄、黄连、红花、麦冬均能显著提高机体的CD4+T细胞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可能通过提高扁平疣患者的免疫功能[19-22],从而促进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增强机体的病毒杀伤效果,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4 结论

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风热毒蕴证的效果明显,皮损评分、DLQI评分均出现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说明清热八味丸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风热毒蕴证具有良好疗效。

猜你喜欢

异维八味胶丸
永安“八味汤”临床验案分析
清血八味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
胶丸侠
胶丸侠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胶丸侠
胶丸侠
肉豆蔻八味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脏的保护作用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