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儿童友好的城市绿心
——以固安中央公园为例

2021-09-15黄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绿心中央公园水池

黄亮

易兰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094

1 城市绿心

1.1 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故名位于所在区域城镇的中心,对区域具有核心作用的综合性公园。

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继1843年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英国伯肯海德公园后,设计于1858年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它的建设“开拓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先河,标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轫,同时它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1]由奥姆斯特德(Frederiok law Olmsted)和沃克斯(Calvert Vaux)设计并于1873年建成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纽约近代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中,人口涌入、交通拥堵、城市扩张,空气污染、公共空间狭小等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当人们迫切渴望城市环境得到改善时,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将自然引入城市,建设过程中引进和栽植包括590种灌木和815种常年生耐寒植物和高山植物,总计栽植植物物种超过1400种,还至少发现了275种鸟类,[2]成为这个大都市的绿洲和绿肺,被称为世界第一个现代的城市“绿心”,[3]至今依然为市民提供6000多棵树木、9000张长椅、93km的步行道。[4]奥姆斯特德的规划设计希望能够让许多的产业工人们没有经济条件时在中央公园里能够感受到乡村渡假、怀特山上消遣一样的夏季舒畅感受。[2]纽约中央公园为大众服务,它的建设标志着美国的现代景观成为了普通公众可参与的身心愉悦的空间[1]。

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美的城市公园运动,对现代公园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世界各国与中国近年都有城市更新与新兴城市兴建中央公园,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起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已建和规划的中央公园超过100个[6]。

1.2 中央公园中的儿童空间

纽约中央公园因城市与产业发展而生,为大众提供服务,也为儿童提供了一方空间。 20世纪初公园中将球类活动场限为儿童使用;1927年公园有了第一个专属儿童的游乐场;其后10年公园引入了18个以沥青覆面,有秋千、跷跷板、滑梯、沙池、洒水器等设施的儿童活动场;1966年在原有儿童活动场上首个以混凝土、花岗岩、木材和水为材料的冒险游戏场出现,80年代符合安全标准的组合型游戏设备取代了它; 至今公园中最多发展到拥有21个儿童游戏场。纽约中央公园中的儿童空间以儿童游戏场为主,随城市和公园的更新而更迭和延续,因安全和管理考虑其儿童游戏活动场地几乎以围栏护栏等封闭方式与公园其他区域分隔,成为公园中较为独立的空间所在[7]。

各国及我国城市中陆续建设的中央公园以其生态效益为要,服务城市与居民,在众多的公园规划设计中儿童游戏场所空间是公园中的必备要素,只是大多是规划思考中的一小部分,其儿童空间以一个或几个点的形式存在于园中,少有将儿童的需求全面进行响应的案例。

2 儿童友好

自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以来儿童权利不断被国际社会予以重视。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运动,以建设尊重关爱儿童、适宜儿童发展的城市,[8]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儿童友好型城市方案致力于改善可促进儿童权利的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特征,包括公园、游乐空间和儿童服务。[9]其愿景是让儿童:“享有自身权利,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研究与成果还不是很多。城市中央公园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公共绿色空间、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也将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一环,固安中央公园获得了2018英国国家景观奖(BALI)的国际奖,或许可为城市更新与新兴城镇的儿童友好建设提供借鉴。

3 儿童友好的城市绿心——固安中央公园

固安中央公园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北部产业新城中心,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是固安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发展区,大广高速出入口的城市门户区,是占地约20.5万m2的城市级综合公园。固安中央公园的设计与建设秉持华夏幸福以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建设目标,以人为本[10],是固安新型城镇化建设、京南宜居宜业微中心的重要工程。

易兰规划设计院设计团队于2016年9月进行规划设计,公园于2017年底向市民开放,至今近3年多的时间获得了广大市民与儿童的好评与喜爱。儿童是社会中重要的成员,也是弱势群体,对儿童的重视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进步与文明。

3.1 代际融合的城市开放空间:国内首创大型涉水广场

公园西侧入口处国内首创的2400m2水镜广场,位于固安城市的对外窗口区域,也是公园与城市耦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原本广场地下大型停车场的设置使地面的设计受限,设计师在此设计了拥有长73.2m、宽24.6m、面积1800m2镜面水池的水镜广场,水池边缘的石材倾斜产生无边缘的效果、使水池与广场成为一体。平日或冬日时水镜广场是大型的开阔场地,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可以在这里遛弯、遛娃、晒太阳、聚汇、交流交往以及路过;夏日来临水池开启注水后广场水池呈现出大大的浅约3cm的静静水面为夏日带来清凉,水池的线性沟缝满足水体溢排从而有效实现镜面水景的形成与效果;到炎夏时净面水池中喷出不同高低的水柱,有时变为水雾,它不仅是成人们欣赏纳凉的景致,同时它吸引来众多儿童不亦乐乎地在其中踩水、踏水、趟水、踢水、压水、淋水、游水、看水、奔跑、跳跃,这里便成为了激发儿童自由探索徜徉的水天地。水池内设备采用低压电和漏电保护来保障儿童涉水游戏的安全,同时浅水无边缘的设计塑造了空间的无障碍性也避免了儿童跌碰的隐患。[10]儿童有喜水亲水的天性,而水却是北方城市中缺少的自然景观元素,设计以节约有效且安全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大大的可沉浸的水的自由世界。有时成人也会被带入其中,回味一下儿时的快乐。

图1、图2、图3 代际融合的城市开放空间:水镜广场[11]

图4 水镜广场镜面水池儿童戏水

3.2 儿童专属的活动运动空间

公园为儿童规划设计了较大开敞区域的专属空间,这片场地包括了一个儿童活动场和一个儿童极限运动场。

儿童活动场是平日里来固安中央公园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规划以新颖趣味的设计为儿童提供最钟爱的游戏设施:白沙坑池、树屋滑梯、攀爬绳网、网盘秋千、钻爬地形、互动游戏等等,在游戏场玩耍的儿童须有父母的陪同,活动场还设有提示牌提醒儿童与家长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这里是儿童玩耍最密集的地方。

儿童极限运动场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它鼓励儿童尝试略带有冒险性质的运动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有机会去尝试、体验与磨砺自身体能、勇气、意志从而挑战自我的机会。场地以地形塑造高低起落变化的空间,儿童可以以轮滑、单板、自行车亦或奔跑等方式来利用地形进行挑战和锻炼,整个场地以塑胶铺地预防保护孩子的撞击伤害,不同高低深浅的地形提供了不同的难度等级,让儿童选择适于自己挑战的合适难度,虽然早期阶段可以看到在极限运动场内的儿童少于儿童活动场玩耍的孩子,且场内的孩子大多的方式是行走或乖乖地坐在低地的低处,或是低龄幼儿被父母带领着散步,家长与孩童对安全与冒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得到不断的开拓,这里的冒险挑战已做好准备,它就在那里,等待着孩子们勇敢地去体会。

图5 儿童活动场[11]

3.3 生态为底的儿童自然教育

固安中央公园作为固安新城的城市绿心,在生态观指导下设计促进所在区域良性、可持续地发展。[4]采用低影响的开发建设模式,其进行的生态修复面积达15公顷,包括1公顷开敞草坪、0.48公顷自然湖泊和大片大片茂密的植被,公园软硬比达9:1,[10]构成全园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绿地与生态网络系统的组成,固安中央公园为地域的动植物提供了生长栖息迁徙的自然空间,也维护着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公园为儿童设置了在自然中认识自然的3万m2科普植物园,同时在小径中沿湖边、水系行进常常能够看到许多小动物的出没,这是固安中央公园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心为孩子们提供的可贵的亲近、接近从而认识自然界动植物的家门口的自然课堂。儿童在自然中成长不仅拓宽其认知,同时带来身心的和谐与愉悦。

3.4 开敞空间儿童化再利用的空间可能

中央公园东部的市民广场为市民提供交流集会的开敞大空间,在适应儿童需求下,这里被布设了以电音光影为主题的大型游乐设施,也成为了深受儿童和家人喜爱的空间,如百米七彩滑梯、光影秋千、碰碰车等。公园为周边市民与职员设计了环全园的慢跑健步道以引领健康绿色的生活风尚,在这一健康休闲运动设施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科普内容标识,增加了儿童与家长一起漫步运动时的趣味性。

图6 儿童自然教育的生态环境(作者拍摄) 图7 道路科普标识(作者拍摄)

4 结束语

中央公园在诞生之时就以城市中心绿色的自然空间使城市得以健康发展,为大众市民及产业工人提供平等的休闲游憩地,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在对人性化、对儿童权利更加关注注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心,其面向儿童友好的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助力。

作为城市的绿心,整个公园是城市的,同时也是儿童的。

猜你喜欢

绿心中央公园水池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小区的水池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重庆中央公园售楼处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林间的“绿心”
水池里共有几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