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路径探索

2021-09-14戴宾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渝西川南双城

戴宾

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建什么、试验什么、怎样共建,是面临的新课题。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要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通过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带动成渝地区南翼跨越发展。由此可见,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被赋予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发展的重大使命,是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径。

明确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指向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参与的主体更多,涉及范围更广,融合发展任务更重。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指向和要求是强调推进川南地区、渝西地区跨行政区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明晰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的内涵。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属于区域融合发展的范畴,需要推动既空间毗邻而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川南地区、渝西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融为一体,协同发展,尤其需要突出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生态和体制机制的融合。

推进川南渝西产业融合。川南渝西是成渝地区近代工业的兴起地之一,成渝铁路、内昆铁路的建设使川南渝西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的现代工业走廊,其产业既有相似性,也有互补性,因而具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南渝西要突出在制造业、旅游业和农业等方面的优势,联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共建产业链和供应链;要推进川南渝西一二三产业跨行政区的深度融合发展,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促进产业渗透、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范围、提升产业效率。

推动川南渝西交通融合。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历来是串接川南渝西的重要交通干线,渝昆、雅乐自渝等高铁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川南渝西的交通连接。川南渝西需要共同提升区域路网密度,突出跨行政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互联互通,打通毗邻地区的断头路、瓶颈路,形成多向、快捷的交通连接。

推动川南渝西公共服务融合。川南渝西共处四川盆地南缘,自然地理条件相似,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生活习俗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更有条件推进跨行政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开展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推进公共安全风险的联防联控。

推动川南渝西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融合。川南渝西同处长江上游川江段,在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方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推动川南渝西共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沿江生态廊道建设中率先垂范;要加强川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联合调度,建立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

推动川南渝西体制机制融合。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跨行政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利于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共保同治的体制机制。

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试什么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市场主体联动机制,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协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需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统领,以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为核心,聚焦“三探索、一协同、两联合”的试验要求,细化试验区建设的任务。

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机制。一是要明确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中,哪些重大政策需要协同。从融合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来看,尤其需要突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协同。二是要探索如何实现跨行政区的政策协同,建立健全重大政策的协同机制,包括重大政策的联合制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商机制、重大改革试点政策的共同享受、重大政策的联合实施等。

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协作机制。一是要研究和明确哪些重点领域需要建立机制。结合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指向和融合发展的内容来看,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应当成为建立协作机制的重点领域。二是要建立健全区域整体发展的协作机制,包括探索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协商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和区际利益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市场主体联动机制。一是要探索建立跨行政区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机制,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融资渠道。二是要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的国企与民企联动,鼓励支持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兼并重组。三是要探索跨行政区民企之间的联动机制,尤其是推动龙头民企之间的联动,进一步提升民企的市场竞争力。

协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国家在沿海省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鼓励企业转移到中西部来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南渝西需要围绕协同建设跨行政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协同争取国家制定差异化承接产业引导目录和转移项目库,推动布局“一区多片”的产业转移集中承接地,探索“总部+基地”“一区多园”“飞地园区”等模式,共建跨区域产业园区。

联合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包括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 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主通道。川南渝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的主要经过地和重要连接地,需要共同推进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和叙永至毕节铁路建设,强化铁路、公路的有效衔接,联合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

联合打造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川南渝西联合打造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对于推动川南渝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川南渝西需要协同加强区域内内河、铁路和公路物流节点建设,完善內外物流通道,协同共建西南物流联盟,共同出资组建物流集团,使其成为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南向开放的重要物流枢纽。(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责编/范吴瑕)

猜你喜欢

渝西川南双城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渝西的星空布满隐喻(二章)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渝西的星空布满隐喻(二章)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
浓墨重彩勾勒渝西美好未来
渝西农村中学民俗体育课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