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

2021-09-13张益国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新时代

张益国

摘   要: 通过阐述协同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契合性,论述协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从树立高校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协同配合、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协同创新

2019年的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关于学校政治和思想的重要讲座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主要表达了对中小学教师的敬意,并引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思想。在此之后,习近平同志深入落实此思想,在各种不同的高校会议、教育会议和学校思想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当代高校的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有效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言论的主要思想,学习其重要的理论论述,不断改革创新,开创我国政治思想教育的新局面。

一、协同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性

“协同”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1年的《协同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指系统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协作或同步形成的协调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在研究之中将协同理论与创新理论结合,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新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研究员彼得·格洛提出。协同创新是指在网络的帮助下,具有自我激励能力的人进行工作理念和工作信息及工作状况等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愿景[1](156-157)。总之,协同创新是整合所有创新要素,实现所有创新资源在整个系统中的无障碍流动。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现实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分散,各种教育资源和要素不能有效整合,教育主体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合作,高校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亟待加强高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与创新,将“协同创新”理论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意识。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对于高校而言,最重要的是正确的行动指导,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发表过的言论,即“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96-101)。目前,一些高校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较差,学校党委团委和思政课专职教师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职工在工作中较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个党委团委干部、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关系不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较薄弱,很难形成教育合力,将“协同创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利于牢固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程。

(二)有利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复杂艰巨的教育任务,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教育要素实现有效衔接,彼此之间密切联系,不断优化整合形成教育合力。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内部各个要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存在彼此孤立的现象。“协同创新”具有结构的整合性,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可以针对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做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安排部署,有效协调整合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教育资源。

(三)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特有的话语体系,也有专业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但是高校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并不只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因为各个学科之间具有内在联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应该主动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但各学科教师往往忽视教学中的共同点,协同效果不太好。目前一些思政课专职教师教学方式仍然落后于时代发展,采取集中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趣味性不足,导致大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各种外部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方式。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困境

历年来我国党和各级中央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严格按照党的指挥,不断推进和革新校园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整体的政治思想工作取得不菲成绩。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各国之间流动,丰富了社会的整体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更新发展,各种新情况随之而来,且出现了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

目前,我国政治教育思想大多數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理想化”设计,“填鸭式”的纯理论灌输成为教学的破译要方式。“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3](53-55),理想化地教育学生,忽视现代社会对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需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抽象,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结合较少,缺乏说服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一些学生在生活中不会运用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当代大学生实际思想现状联系不够密切,缺乏针对性。最后是教育内容陈旧,未做到与时俱进,缺乏时效性,在教师讲述思想政治时过陈旧,不能举一些社会时事和新颖例子,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阻碍。对于一些高校而言,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并没有具有意义的实质性内容,出现了当代学者对政治思想不够重视的现象。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是政治教育整体不规律的主要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整體性和有效衔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这四个要素之间密切配合,实现优化整合,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要素仍处于彼此孤立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与大学生实际思想现状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环境[4]。

(三)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现象。

目前高校建立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的作用不足,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作用发挥不够,存在学校党委工作与行政工作分离、学生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分离的现象。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是客观导致,另一方面是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的。从客观的角度思量这些问题,一些高校没有充足的经费经营政治思想教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需求[5]。从另一方面考虑,在对高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并不能实现理论知识与时间活动的互相结合和转化,出现了当代大学生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的现象。若从教育者本身来看,则可能存在认知不足的行为,有一些思想教育工作者虽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可能无法准确把握工作的重心。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协同创新的工作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现实和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首先要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现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教学形式和方法要贴合学生实际,多分析解答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时政热点问题,教学内容的讲授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多采取一些典型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和学生积极互动,增强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

(二)坚持思想政治要素协同配合,促进工作方式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需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和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合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所有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发挥力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但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各自为政现象。为此,加强高校全员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设至关重要,学校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主动担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在工作中要善于分享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借鉴学习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有效工作经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2.丰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科学性和时代性,高瞻远瞩,立足长远,不断丰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为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培根筑基,既要宣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新时代大学生从思想上反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喜欢案例式教学,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更具针对性,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增强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机制。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需要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强有力保障。高校要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师生两个群体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委、部门、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校级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主要由党委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共同承担。其次,只有干部有正确的执行力,制度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因此,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修养,丰富政治阅历,加强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

2.加强高校全员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设

高校要努力建构全员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积极加强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不断完善学校思政课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一支数量充盈、素质本领过硬、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力量。要完善教师考核晋升和评价机制,把思政课教师纳入学校引进各类教育工作人才项目之中,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学校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可以视情况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斜。

参考文献:

[1]曹青.基于新媒体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传媒论坛,2020,3(24):156-157.

[2]曹荣瑞.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落实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20(12):96-101.

[3]王家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脉络和价值意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J].北京教育(高教),2020(12):53-55.

[4]刘希良.坚持系统观念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N].长沙晚报,2020-12-09(006).

[5]朱海林,王琦.媒体融合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1):1-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新时代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