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绘画的转译与衍生探析

2021-09-13罗玉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再生动画

罗玉鑫

摘要:中国古典绘画是我国的国粹,不仅能表现我国文化精髓,更能让我们认识与了解古代风俗、历史、政治等。在现今跨界的视阈之下,通过对文化观念的整合与输出,用动画的方式将古典绘画艺术重新演绎,或将其与工业、商业等跨界融合,创作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潮流。以中国古典绘画的转译与衍生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之于当代的价值与意义。古典绘画艺术所蕴含的多元价值如何被整合与发掘,如何通过动画与艺术衍生品等方式再次被输出,使受众以此为契机与古典绘画艺术直接互动与对话值得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绘画;动画;艺术衍生品;转译;再生

中国古典绘画是我国的国粹,不仅能表现我国文化精髓,更能让我们认识与了解古代风俗、历史、政治等。在跨界的视阈之下,通过对文化观念的整合与输出,用动画的方式将古典绘画艺术重新演绎,或将其与工业、商业等跨界融合,创作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潮流。古典艺术平民化、生活化的发展理念渗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用动画、艺术衍生品等方式将中国古典绘画重新演绎,就是用现代人的视角来欣赏与了解中国古典艺术,从而体验传统文化与人文内涵。

一、文化观念的整合

(一)人文内容

中国古典绘画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在对古典绘画的研读中可以了解古人以相融性、和谐性处理审美范畴,善于表达清澈柔美、平和祥宁的审美意境,将宇宙生命的精神意蕴融化在所表现的物象之上,具有感悟人生、净化心灵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相对于西方绘画注重客观还原眼睛所见的事物,中国古人则用主观的观照方式去创作其内心所理解的具有主观意象的绘画作品。中国古典绘画注重体现民族心理特征,体现历史、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国古典美学观注重天人合一与气韵生动,观念与精神表达相互融合,认为美在精神上能超越并最终获取自由,所以创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所绘物象之中,以求情感上的升华。

(二)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绘画的表现语言主要是线条、颜色、经营位置等,习惯把形体、结构、空间转化为线条,着重于线条的变化,同时通过具象或抽象的符号表达情感。随着古典艺术的内涵被发掘及社会文化功能的被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或符号元素日益成为现代风尚与设计研究的热门题材。而中国古典绘画视觉元素的基础是凝结着中华民族傳统文化精神,并体现着民族特色的符号、风俗或文化内核。

二、文化观念的输出

(一)转译

近年来,出现了对中国古典绘画改编的动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转译的一种方式,动画除了继承了绘画本身的艺术语言外,所传达的已不仅是原本的艺术神韵,还有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典绘画的动画创作遵循时代审美变迁的规律,反映着当下社会的主流观念。它以丰富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三维形式诠释二维的平面艺术,对情景进行虚拟性的还原或动态的延伸,让观者对古代的物品、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有更真切的体会,使其更有代入感与丰富的联想空间。因此对古典绘画作品的动画改编不局限于动画短片或电影,在广告、教育等领域也广为应用。

中国古典绘画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还是以象表意,融意为境,注重情感与意境的抒发,从而用动画的形式转译中国古典绘画时,容易出现误读。因此进行动画创作前必须注意对原作的充分解读,辨析出绘画作品中的意蕴所在。动画与绘画各自都有其特色与艺术的渊源,动画运用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如音乐、镜头、光线、动态来传达故事与情趣,营造氛围。但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动画转译中,要正确演绎原作所表现的历史、人文与风俗,不能盲目使用动画效果而使原作面目全非。动画是观众在观赏古典绘画时潜意识的幻想与意境的还原。除此之外,优秀的动画改编作品在充分烘托原作所营造的意境时还在转译中有意识地强调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使得动画作品更有文化性与生命力。

2010年,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原型而制作的动画作品——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尖端投影技术,将原作放大30倍,用12台高清投影机投射在长128米、高6.5米的曲线形屏幕上。同时展区采用仿宋建筑风格,与动画相辅相成展现出宋代社会的农业、运输、商贸、科技、建筑、文化、民风民俗等一系列信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成功转译了生动形象的历史文化景象,围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崇德向善、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的转译。

2012年艺术家杨春耗时三年,以《芙蓉锦鸡图》、《红蓼水禽图》、《杨柳乳雀图》、《果熟来禽图》、《碧桃图》(扇面)等多幅宋朝经典院画为原型,一共绘制了10093幅工笔画之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出一部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这部动画短片虽然不到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古乐和工笔画,但画面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瞬间变得生机盎然。在短片最后一幕,枪声响过,画面出现黑洞,几片羽毛飘落,鸟的毁灭也是画的毁灭,一种遗憾和惆怅生起,这是对当下生态的反思和人文的叩问。《美丽的森林》动画短片不仅让古画里的鸟儿飞出了千百年前文人的笔墨,还飞出了国门,成功通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初选。

以现代视角来说,动画转译可以将古典绘画中隐喻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加以诠释与拓展,可以将其中所蕴含的意韵与文化内核发掘并演绎出来,并将其中的传统思想与现代理念结合,达到古今文化的融合与再生。

(二)衍生

创意商品、定制商品、博物馆商品等在博物馆系统零售的艺术商品通称为艺术衍生品[1]。艺术衍生品是指通过提取并直接运用艺术作品的独特象征性符号,然后结合创意理念与工业加工,在体现艺术作品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使艺术与产品有机结合,转化为可供大众消费收藏的艺术商品。中国古典艺术的衍生品是当代社会大众感知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传承的现实方式。

区别于简单的复制品,艺术衍生品必须将趣味性与创意性寄寓其中,在衍生过程中产生新的灵魂。这要求设计师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语言重新解读,对其中的文化内核进行分解、归纳、提炼,并在保留和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载体表达传统,因此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注入现代灵魂和创意的衍生品。

近年来极具创意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层出不穷,以故宫博物院的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为例——“朝珠式耳机”、“故宫淘气猫”、“容嬷嬷针线盒”、“故宫×毛戈平”系列彩妆等,焕发出浓厚的文化底蕴,且极具生命力。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艺术效果,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凸显了藏品的故事性、传承性,更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需求。为此,故宫博物院文创系列创作人员积极探索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再生性,最终推动艺术衍生品活力、传播力的提升,实现物质文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发行一款“朕知道了”的胶带纸,该胶带纸上印着康熙皇帝批改奏折时的字体“朕知道了”,以黄、白、红三色为主,既彰显了霸气,也给使用者营造了一种趣味性、鲜活性的体验,不仅有使用价值,同时可以让人们追思历史。博物馆根据各自的馆藏作品进行再创造,如生产和销售相关的艺术衍生品,能够更好地将藏品和藏品背后的故事活化,并直观诠释给欣赏者,从而加强古典艺术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性。艺术衍生品其实就是博物馆,乃至国家形象的一张立体而生动的名片,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延伸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转译与衍生的当代价值

(一)艺术性与功能性结合

将原本独立存在的古典绘画艺术作品与动画媒介、工业产品相结合,能催生出艺术衍生品。而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形象的转译与再传播的载体,需要具备观赏性的同时,最终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以实现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之上,对古典艺术的艺术性有所保留。而艺术衍生品同时具备艺术性与功能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够帮助人们提升生活品质。

(二)传统文化价值的延伸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而古典艺术作品作为凝聚在物质实体的一种文化象征,能够折射古人的情感与经验。古典艺术作品通过跨界转译发展成为创新的艺术衍生品,其原本的艺术文化价值得到了保留,是艺术文化形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与传统文化没有连接的艺术衍生品是不存在的,寄寓于物质上的文化内涵外化成喜闻乐见的物质形式,才能调动人的情感,激发人内心的共鸣。如果艺术衍生品能成为重新认识传统的媒介,那么这样的衍生品便具有灵魂,其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广义的空间和时间上也都将更具有活力,并不断延伸与持续。

四、结语

在当今多元领域相互交融的时代,媒介映射了文化风向,所以跨界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无论是作为一种商业手段,还是作为協助古典艺术转译与衍生的实现方法与途径,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古典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而使大众能够以普通的消费方式感知原本具有一定距离感的古典艺术。

当然,在对中国古典绘画的转译与衍生中,要注意古典绘画意象的表现与民族文化及精神的传达,这既是对古典美学精神内涵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动画转译与艺术衍生表现形式的一种新探索。对中国古典绘画进行转译与衍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展示。这种现代化演绎并不是对古典艺术做单纯技术上的转换,而是传统精神与现代语境的融会贯通,不仅包括表现技巧与形式,其中还渗透了现代意识,最终实现现代精神倡导统一于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文化精神又呼应现代理念。

参考文献:

[1]西沐.全球格局中我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6):63-67.

猜你喜欢

再生动画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追寻“红色”足迹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