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研究

2021-09-13李戴阳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烹饪专业双主体

李戴阳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新型的人才培养手段,已经成为多数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给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国家所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对现存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以高职烹饪类专业为例,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机制;烹饪专业

我国自2014年以来不断下发各种文件以达到督促职业教育改革的效果,其中教育部门在2014年的8月份针对现代学徒制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这一文件,强化了该种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现代学徒制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改革,全面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素养,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在现代经济体系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将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挑选对象,由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意识和能力,因此大量学生面临着“就业即失业”的状况。为了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大院校均需要认识到当前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强化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效果。

1 现代学徒制兴起原因

现代学徒制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使用的、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或者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创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1]。现代学徒制是由政府负责引导,学校与企业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之上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在教师和学徒师傅共同教学之下培养高质量人才。

1.1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4点:①拥有高水平职业素质、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②掌握岗位工作实践技能和操作规范标准,对工作技能有详细了解;③掌握快速处理工作问题或者突发事故的技巧,拥有较强的工作应变能力;④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工匠精神,对自身职业和工作有新的认知,时刻坚守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培养出兼具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应变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2]。以烹饪类专业为例,人们以往对于烹饪类专业人才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厨师这一简单的层次,然而这一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对于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餐饮行业频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舆论影响。在进行烹饪类专业教学时,利用现代学徒制可以重视传承意识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得相关人才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始终将职业道德对自己进行约束。

1.2 缓解就业矛盾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才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但是由于市场饱和问题的影响,导致大批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就业困难成为社会上所重点关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利用岗位工作和校内学习两种方式进行交替式的学习,不仅交替学习环境,同时还会交替传授对象。不同学校交替的周期是不同的,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每周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部分学校则是每隔几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交替。交替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具体的工作流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起到缓解就业矛盾的效果。学生在熟悉工作流程后可以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难题,还可以为其他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对于长期缓解就业矛盾有着重要的影响[3]。

2 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研究——以高职烹饪类专业为例

2.1 加强双主体育人机制顶层设计

育人机制顶层设计的完善可以为后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和完善提供重要基础,能够提高烹饪类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发挥现代学徒制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中的作用。①学校应和企业针对高职烹饪类专业设置特定的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构,分别选择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机构内担任相关工作,如监督校企双主体育人效果、教改政策落实等,明确校企双方的具体职业。②需要在协同育人机构的指导下签定协议,签订人员除去学校和企业外还应包括家长和学生,确保双主体人员模式的有序应用。针对现代学徒制和烹饪类专业的教学特点设置相关的制度文件,如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利用完善的制度体系推进双主体育人机制的运行。

2.2 结合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

以往高职院校的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和基础课程,但却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壁垒,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例如,学校可以将学生在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将其设定为项目类课程,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可以与实践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学校可以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征来构建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3个部分,即英语、思政等基础类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有关技能的专业类课程以及适配社会人才需求类的学徒岗位课程[4]。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应设置拓展类课程,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学校应和合作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现代社会中烹饪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必备素质,联合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完善,并对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手段进行改进,保证课程体系的应用目标和方式均符合现代人才需求。如在中餐烹饪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设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中餐烹饪的理论知识,包括不同菜系要点、调料配比、食物禁忌和菜肴发展历史等。在第二学期的实践课程中由餐饮企业的师傅对学生进行中餐烹饪专项训练,从而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

2.3 打造双导师教学队伍

“双导师”队伍所指的是校内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学徒师傅,由两种教师共同对学生展开教学以及实训指导,在教授学生理论化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我国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职业教育始终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自己走进一线岗位,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而强化教学质量。在烹饪类专业教学中实施“双导师”教学模式,校内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学生讲述专业的理论知识,例如烹饪不同菜式的具体要点、食品营养知识等。企业师傅负责岗位技能指导,提高学生烹饪技能应用的熟练度,使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烹饪,或者锻炼学生自主进行宴席设计或者菜肴烹饪的能力。但企业师傅对学生的影响远不止于技能训练,企业师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专业的道德素养,身上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培养出“工匠型”技术人才。

2.4 构建双向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和企业可以构建双向的学习成果考核机制,综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可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下不单需要评价理论知识成绩,同时还需要考核其他方面的内容,并且还需学生分别完成学校和企业所提出的不同考核內容。校内课程考察包括笔试考核、答辩考核、学习任务考核,企业考核则偏向于实践能力的考核。负责考核学生能力的小组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需求进行总结,对比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向符合标准的学生发放证书[5]。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各种创意烹饪比赛活动,将活动成绩也纳入到教学评价机制中,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考核,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全过程教学评价。

3 结语

当前社会上对于烹饪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对于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拥有高超的烹饪技能,同时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职业道德,能够主动对烹饪技术进行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现代学徒制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双主体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构建高水平的双导师队伍,并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烹饪类专业的人才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聪,林叶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烹饪专业学生桂菜“传承意识”培养的探讨[J].轻工科技,2021,37(2):170-171.

[2]陈燕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烹饪专业“双导师”创新教学探索:以中式面点制作技艺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124-125.

[3]许磊.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分析: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20(12):163-164.

[4]刘瑞.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为例[J].现代食品,2019(19):45-46.

[5]黄骏.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为例[J].科技视界,2020(18):187-188.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烹饪专业双主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电力电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四“抓”入手,做好始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