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对老年心血管内科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9-13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饮食常规生活

刘 帅

高青县人民医院,山东 高青 256300

老年患者自理能力较低、特别是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受到疾病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常常睡眠不佳,造成记忆力衰退、精神状态差,睡眠质量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1]。舒适护理将患者作为重要的关注对象,将患者的主观感受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应用于实际的护理中,疗效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接收的160例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各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区间为60~80(68.2±6.3)岁。疾病类型:18例心律不齐、15例高血压、13例心脏病、7例心功能障碍、3例心力衰竭、4例冠心病。两组基础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对后续组间比较不构成影响。本次研究曾呈报给本院伦理研究委员会并获得一致同意。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结合病情实施CHD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性的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将常规护理模式与舒适护理相结合,常规护理内容同常规组,舒适护理内容包括:1)环境方面:保持干净整洁、温馨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严格病房探访制度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时间和休息质量,对病房进行定期换气通风和杀毒消菌工作。2)饮食方面:患者的饮食规划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喜好来设计、饮食选择上秉承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为主的原则,避免使用辛辣、甜腻、高脂、高盐的食品,对饮食时间和饮食的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睡前适量饮奶对睡眠质量差的情况进行缓解。3)心理方面:护理人员要通过积极的护患沟通来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积极的干预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成功案例的介绍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生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身体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特别是存在心力衰竭情况的患者,要适当控制运动量,不要让患者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通过将床头抬高,采取舒适的体位等措施来提高身体舒适度,进而提升睡眠质量。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根据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等7各方面。分值与睡眠质量呈反比。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SF-36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心理健康、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共功能、情感功能、精力、躯体疼痛、总体健康8各方面。

2 结 果

2.1两组睡眠质量比较(见表1)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χ2=8.830,P<0.05)。

表1 两组患者PSQI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于优于常规组(χ2=8.506,p<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3护理满意度 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77/80)与常规组的75.0%(59/80)相比明显较高(χ2=15.882,P<0.05)。

3 讨 论

舒适护理将患者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从病房环境、饮食、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给予全面的护理和照顾,能够更好的维护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状况,提高睡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质量[2]。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用语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对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生理等方面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χ2=8.830,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χ2=8.506,p<0.05),与常规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χ2=15.882,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将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联合应用于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饮食常规生活
常规之外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何为清淡饮食
生活感悟
别受限于常规
健康饮食
无厘头生活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