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2021-09-13向建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室性胺碘酮

向建军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人民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之中属于一种常见病,此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过于劳累或是饮食缺失规律性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而室性心律失常则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典型并发症,会致使患者产生心室颤动的情况,容易造成患者死亡。胺碘酮在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之中,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运用,而利多卡因在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疾病时也具备着一定的效果。对此,本文主要研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27例,年龄53~76岁,平均(68.57±2.0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30例,年龄50~75岁,平均(66.23±1.97)岁。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基础性治疗,主要涵盖提高肌血液供应、以及平衡电解质等方面的治疗内容[1]。以上述治疗方式为基础,对照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实施治疗:利多卡因(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986),以静注方式实施治疗,初始剂量为1mg/kg,而后则为0.5mg/kg,但为患者注射的总量不可大于3.5mg/kg,滴注速度为30μg/(kg·min),注射时间:1d。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9 4)实施静注治疗,初始注射剂量为150mg,而后将速度设置为每分钟1mg,注射时间为6个小时,之后将用量减掉一半[2]。若患者心率处在稳定状态,那么则需停止为其注射。在患者进行静滴时,应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电图,若发现患者心率小于每分钟50次,那么就应适当降低注射用量,或停止为患者进行注射。

2 结 果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

3 讨 论

重症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之中的常见病之一,此疾病主要源自心律紊乱,涵盖室性颤动,室性早搏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中老年群体为此疾病的高发群体[3]。有许多学者均认为,针对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疾病务必要实施及时准确的诊断,判断和了解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这样则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能够彰显出显著的临床意义。而在当前的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则通常应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实施干预,所运用的药物则主要涵盖胺碘酮、以及利多卡因等,其中利多卡因不但可使得肌细胞钾离子向外流,也能够对于钠离子的内流产生一定的阻止作用,进而产生调控心肌细胞的效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应用利多卡因实施治疗的过程之中,却会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不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身上,对于其他患者并非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4]。并且,在此药物浓度加大之后,还有不少患者均会产生呕吐,呼吸抑制,恶心等相关的不良反应,利多卡因也难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用药,需进行长期性静注,如此则会致使发生心室停搏等方面的消极问题。可见,在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若想积极应对此限制性,那么还应主动探析其他的治疗方式,以期实现对于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性治疗。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其利于解除折返激动,能够对于钠离子内流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降低房室结以及窦房结,胺碘酮的半衰期还较长,药效持续时间较久,能够延长心室传导,防范心脏产生过激反应,因而能够对于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

总之,在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之后,则能够发现应用胺碘酮更能够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之中更建议应用胺碘酮实施治疗。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室性胺碘酮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