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的效果

2021-09-13曲宗旭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钩藤灯盏症候

曲宗旭

山东省青岛监狱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眩晕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老年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痛等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患者一般不存在意识障碍。导致眩晕发生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硬化、颈椎病及高血压等。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西药治疗,然而通过西药治疗以后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年来,在眩晕治疗中逐渐开始应用中药疗法,通过治疗可以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眩晕患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人。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33±8.51)岁;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21±7.7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运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在25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50mg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一天治疗1次,一个疗程为1周,持续治疗2个疗程。

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观察组,主要中药组成包括15g牛膝、15g桑寄生、9g橘红、15g杜仲、15g茯苓、9g黄芩、15g益母草、15g天麻、10g石决明、9g栀子、15g白术、15g钩藤、9g半夏、6g甘草。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对上述中药成分适当加减。使用清水煎煮,取400ml药液口服应用,一天服用1剂,一天2次,分早晚各1次,每次200ml。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项目 对比治疗效果、中医症候单项积分情况。其中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的评定标准。

1.4疗效评价标准[3]通过颅脑多普勒检查发现没有异常情况,消除症状时为治愈;通过颅脑多普勒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较轻微,改善临床症状时为好转;上述标准均未达到时为无效。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n(%)]

2.2中医症候单项积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单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中医症候单项积分分)

3 讨 论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导致眩晕发生的致病因素主要为年龄较大、情志失调,使患者的肾脏亏虚,导致肝肾亏损,从而有眩晕症状出现。或因脾运失调、痰浊中阻,引起眩晕症状[4]。

灯盏乙素是灯盏花素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来源于灯盏花,能够发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以使微循环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增加心脑组织的血流量和氧含量,从而有效缓解眩晕症状。但是,运用灯盏花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诸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作用主要为通络祛瘀,其中天麻的功效为熄风平肝;茯苓能够燥湿化痰;白术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能够使免疫力提高。联合用药可发挥健脾燥湿、利水化痰的显著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前庭神经功能[5]。天麻钩藤饮的主要作用为补益肝肾、平肝熄风、清热燥湿。方中天麻、钩藤的作用为镇静、降压、扩张血管,能够使血流速度提高,使血管阻力明显降低;石决明的作用为镇静、清热燥湿;黄芩可以清热、泻火、解毒。上述两种中药方剂联合应用,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平肝熄风、化痰燥湿即为治标,滋水涵木、育阴潜阳即为治本。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口苦等副作用出现,其为正常现象,随着治疗的结束,上述不良反应会随之消失,因此该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6]。

本文通过探究眩晕患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较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单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眩晕患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当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猜你喜欢

钩藤灯盏症候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黑暗中的灯盏
华钩藤研究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