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期防治桉树尺蠖幼虫的效果比较

2021-09-12林和再蔡守平何学友曾丽琼宋海天吴庆全

防护林科技 2021年1期

林和再 蔡守平 何学友 曾丽琼 宋海天 吴庆全

摘要: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生产上普遍存在着防治滞后的现象。本文通过比较发生的不同时期开展防治的效果,为确定防治适期提供科学依据。在桉树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使用500g/畝的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5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在危害中期使用500g/亩的药剂进行防治,5d虫口减退率为95.3%;在危害后期使用1000g/亩的药剂进行防治,5d后虫口减退率为83.9%,显著比危害早期和危害中期开展防治的低。同时,危害早期和中期防治,第2代幼虫也不产生危害;而危害后期防治的,第2代幼虫仍有轻度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在危害中期以前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生产上防治应该予以提倡和推广。

关键词:防治适期;危害早期;虫口减退率;持续控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Eucalyptus geometrid is the most serious defoliator in Eucalyptus forests i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people always take control method too late in forestry production. By comparing the control effects in different occurrence periods of Eucalyptus geometrid, for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period to control.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Eucalyptus geometrid larvae in the early stage (May 2), the middle stage (May 13) and the later stage (May 3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decline rate was 97.5% after 5 days when 500g/ mu pesticide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first generation geometrid larvae. When 500g/ mu pesticide was used for control in the middle occurrence stage, the reduction rate of insect population in 5 days was 95.3%. When 1000g/ mu pesticide was used for control in the later occurrence stage, the reduction rate of insect population was 83.9% after 5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early and medium-term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did not cause damage when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 of control were taken out, while which still had slight damage in the later stage of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 treatment was taken out before the middle occurrence stag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ntrol effect and reducing the los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so control mode should be promoted and popularized.

Keywords:appropriate period of control; early stage of damage; reduction rate of insect population; continuous control

桉树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因具有耐瘠薄、生长快、产量高、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在我国南方广西、福建、广东等地区被大面积种植[1]。然而,随着桉树大面积纯林的营造,害虫发生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桉树尺蠖类食叶害虫,常常在一些区域连片爆发成灾,可在短时间内将整片桉树林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大量失叶,对桉树生物量和材积生长产生严重影响[2-3]。在福建省漳浦县,桉树尺蠖以油桐鹰尺蠖Bistonsuppressaria(Guenée)为主(也称油桐尺蠖,本文以桉树尺蠖通称),有时也有盘鹰尺蠖(也称木橑尺蠖)Bistonpanterinaria、尘尺蛾Hypomecispunctinalis等混合发生[2, 4, 5]。林和再对漳浦县桉树尺蠖发生情况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发现桉树尺蠖在漳浦1年发生3代,其中第1代幼虫发生时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期35天左右;第2代幼虫发生时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3代幼虫发生在9月上旬至9月下旬[4];往往以第一代幼虫危害较为严重,因此第1代害虫的防治非常关键。目前,生产上桉树尺蠖防治往往存在滞后的现象,即一般只有到害虫产生明显危害症状后才采取措施,而轻视发生早期的防治,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即使防治也已经造成了较大损失;同时,防治滞后易导致农药过量施用和害虫连续发生的情况。因此,本文拟通过比较不同发生时期防治效果的差异,为防治适期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漳浦县长桥镇潭阳村东方场,该片林分为桉树纯林,2015年营造,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树高6~12m,郁闭度0.8。桉树尺蠖常发区域,基本每年都有危害。

1.2 供试药剂

药剂采用武汉安得森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三代“森绿”产品,成分为2%阿维菌素+苏云金桿菌,剂型为粉剂。林间试验喷粉药械为MD8026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

1.3 林间防治试验

林间防治试验于2020年5月进行,防治桉树尺蠖第1代幼虫。将试验林分划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间隔50m以上,分3个时期分别进行防治,其中5月2日在东方场09-030小班进行,此时为尺蠖低龄幼虫期,虫龄以1~2龄幼虫为主;5月13日在东方场09-050小班防治,防治虫龄为中龄幼虫,以3~4龄幼虫为主;5月30日在东方场09-080小班防治,防治虫龄为大龄幼虫,以5龄以上幼虫为主,此时林间危害较为严重,林间失叶量较大。不同防治时期具体信息见表1。

1.4 防治效果调查

林间虫口密度调查采用样枝法,即在林地按“Z”字形选取样株,并在样株上剪取长度为50cm的标准样枝,统计样枝上的虫口数量。防治前统计各个防治试验区的虫口密度,并统计失叶情况;分别于防治后2d和5d调查林间虫口密度。每次调查不低于30个样枝。2020年7月中旬调查各个防治试验区的第2代尺蠖幼虫虫口密度及失叶情况。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虫口数量-防治后虫口数量)/防治前虫口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施药对桉树尺蠖的防治效果

不同时期施药的防治效果见表2。在幼虫危害早期使用500g/亩的药剂进行防治,2d后虫口减退率为76.7%,5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防治效果效果十分显著。在危害中期使用500g/亩的药剂进行防治,2d的虫口减退率为68.7%,显著比危害早期进行防治的低,5d虫口减退率为95.3%,与5月2日防治的差异不显著。在危害后期使用1000g/亩的药剂进行防治,2d、5d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2.7%、83.9%,均比危害早期防治和危害中期防治的低,差异显著。

2.2 不同时期施药对桉树尺蠖危害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药对桉树尺蠖危害的影响见表3。危害早期,因虫龄小,尚未造成明显的失叶情况,使用500g/亩药剂进行防治后,虫口密度被迅速控制,后期也没有失叶情况的发生。危害中期,防治时幼虫已造成了轻度失叶,防治后虫口密度被抑制,后期危害没有加重。危害后期,虫龄大多在5龄以上,幼虫食量剧增,导致林间已严重失叶,防治时虽然使用了1000g/亩的药剂,虫口减退率仍不如危害早期和中期,防治效果不太理想;通过观察第2代幼虫虫口量和危害情况,危害后期防治的区域平均仍有2.6头/枝,远超出早期和中期防治,且第2代幼虫在林间依然造成了轻度失叶的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桉树尺蠖是目前桉树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对桉树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尺蠖不同发生时期(虫龄)的取食量差异非常大,朱俊庆测定油桐尺蠖幼虫龄期及取食量时发现,1~2龄幼虫取食量仅占取食总量的0.52%,3~4龄幼虫占3.9%,而5~6龄幼虫的取食量占取食总量的95.68%[6],王问学等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他们研究5~6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总食量的89.21%[7],郑凌生的研究结果是5~6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总食量的87.36%[8]。由此可见,桉树尺蠖幼虫食量随着虫龄的增加呈现急剧增加,尤其是5~6龄幼虫,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总取食量的85%以上。邹华南研究发现,桉树受尺蠖中度和重度危害,单株木材材积损失率分别为36~44%和66~75%[3]。我们在林间观察,当发现桉树林分有明显的被害症状时,往往虫龄都在4龄以上,而目前林农常常是在这个时期才有防治的意愿,但此时防治其实已经明显滞后,害虫危害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通过不同时期对桉树尺蠖进行防治发现,在尺蠖危害早期和中期用500g/亩的药量进行防治,5d后防治效果均可达95%以上,且防治后,桉树林分受害程度(失叶)为不受害或者轻度受害,第2代幼虫虫口数量极低,也不出现危害的情况。而在尺蠖危害后期防治,害虫已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林分失叶严重,虽然用1000g/亩的药量进行防治,5d后虫口减退率也仅为83.9%,且第2代仍有尺蠖轻度危害。说明防治越早效果越好,越能减轻损失。因此,在桉树尺蠖的防治中,要改变以往的防治观念,摒弃“看到危害再防治”的心理,有效监测桉树林分的虫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研究认为当虫口密度超过6头/标准枝,就应该及时防治[3];我们认为,需要提高早期防治的意识,早期防治不仅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更能避免或减少损失;如果能将尺蠖防治像施肥、劈草一样纳入桉树林分的常规管理,则更有利于减轻尺蠖带来的危害。

虫龄越大,对农药的敏感性越低。王泽华等(2014)等研究发现甜菜夜蛾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加,其对农药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其幼虫体内的一些抗药性相关酶随着虫龄的增加而提高[9];刘劲军等研究甜菜夜蛾幼虫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10]。因此,防治时期越迟,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往往采取加大药剂施用量,这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也不符合害虫治理的理念[11,12]。因此,在害虫危害早期防治,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防治也可以选择一些生物药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替代化学农药,不仅可以防治害虫,还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祁述雄. 中国桉树.第2版 [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奚福生, 罗基同, 李贵玉. 中国桉树病虫害及害虫天敌[M].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邹华南. 油桐尺蠖危害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的影响[J]. 生物灾害科学, 2015, 35(1):35-38.

[4]林和再.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3):115-117.

[5]JIANG N, Xue D Y, Han H X. A review of Biston Leach, 1815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Ennominae)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J]. ZooKeys, 2011, 139: 45-96.

[6]朱俊庆. 油桐尺蠖幼虫龄期及取食量的测定[J]. 中国茶叶, 1988, (3):36.

[7]王问学, 杨维球, 武新学. 油桐尺蠖幼虫龄期识别及食量测定[J]. 昆虫知识, 1982, (4):21-22.

[8]郑凌生. 桉树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10,37(3):74-77.

[9] 王泽华, 石宝才, 康总江, 等. 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1):185-193.

[10] 刘劲军, 蒋杰贤, 游兰韶. 不同虫龄甜菜夜蛾幼虫实验种群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0(1):40-42.

[11]李茹,赵桂东,周玉梅,熊战之.当前使用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 2004,(6): 10-11.

[12]郝保平,于志勇.当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7, 35(1):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