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隐士略论

2021-09-10周泓宁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古代隐士中国

周泓宁

摘要:隐士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衍生出的隐士文化,体现了中国士大夫向往自由,追求天人合一,不为名利世俗所累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士这个现象之所以值得注意,正是因为“士”在这个社会上发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隐士的在历史上的作用,既要对他高尚污的节操予以赞扬,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对隐士的消极避世和某些利用“终南捷径”来当作当官的敲门砖的假隐士予以批判。

关键词:隐士;古代;中国

一、何谓隐士

“隐士”中的“隐”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释为“蔽”,就是隐蔽,躲藏起来的意思,隐士意为隐蔽的士大夫。他们居住在山林草野或是城市之中,不追逐功名利禄,不愿在朝廷为官,而是追求在山林之中的自然旷达、天人合一的逍遥境界。

“士”是古代传统贵族阶层中地位最低的一个阶层,在《礼记王制》中,将“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下士与庶人相衔接,主持着各部门的基层事务。到了春秋后期,凡是有一德一艺的人都可以称作“士”,分为学士、策士、术士、食客四大类。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时代,“士”经历了一个转折性的阶段,他们突破了社会身份、封建关系的束缚,以维护追求“道”的精神自任,用更高的精神“道”来批判社会、抗礼王侯。

“隐士”有多种称谓,史书中也纷纷为其立传。“逸民”、“隐逸”、“高逸”、“遗逸”、“高士”、“真隐”,这些都是历代史书典籍中用来称呼“隐士”的名称。隐士是士大夫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士”一词,最早见于《荀子》的《正论篇》,“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慧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西晋时期的著名隐士皇甫谧在《高士传序》中认为早在尧舜禹时期就出现了隐士,“洪崖先生创高见于上皇之代,许由、善卷不降节于唐虞之朝。”[1]洪崖先生便是黄帝时期的乐官,仙号洪崖,除此之外还有尧时的隐士被衣、王倪、齧缺、许由、子州支父、壤父以及,舜时的高士善卷、石户之农、蒲衣子,但皇甫谧记载的最早隐士的依据很多都是来自《庄子》中的记载,带有许多神话色彩。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对“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逸”[2]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而是为伯夷叔齐列传,将它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隐士。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士”才从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特的“士阶层”,在士阶层形成以前,应该是不能算作隐士的。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的“士”人,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否则和在深山里砍柴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含贞素养,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3]除此之外还需要较大的名气,否则其他人无法知道他“隐”。他们是有才能、有学问、有机会出仕,但是却选择归隐不仕的人。

二、“隐士”的思想来源

儒道两家的思想是隐逸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儒家提出“适时而隐”,以天下是否“有道”作为进退的标准。道家思想则强调“适性而隐”讲求无为,以“性”作为出入世的标准,不能让自己的天性受到束缚。

儒家虽然一直强调“积极入世”,但同时也未曾否定“出世”。“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4],孔子认为的“隐”是有条件的“隐”是在危邦、乱邦、政治失去了秩序的情况下隐居起来,隐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单纯的“避世”而是为了“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4]。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仕隐”理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5]。孟子认为君子求仕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荣华富贵,而是要贯彻自己的治国理念,要坚守道义,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便可隐身遁世。

庄子的哲学思想士隐逸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将绝对的精神自由放在首位,主张解除一切对个体的束缚尤其是功名利禄的羁绊。在《大宗师》里,庄子将生与死等齐,超越了世俗的生死境界。在《庄子》的《列御寇》中,庄周将死之际,他反对弟子们厚葬他,他要把天地作为下葬的棺椁,将日月、星辰作为装饰物,将自然界的万物当作葬品,并且认为这样的葬具是世间最好的陪葬品。在《庄子》中除了隐士形象之外,还有《逍遥游》中的“神人”形象。在《大宗师》中的“真人”形象。《庄子》一书,对后世的隐士思想影响巨大,成为他们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儒表法里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使得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之间的对立。儒家文化无法达成的失意,法家思想的压抑迫使他们找寻一个喘气的机会。而道家思想就是适应这种巨大落差的生存方式。

三、隐士出现的原因

1、“士”阶层的出现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使得原來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传播。“士”在西周时只是作为贵族的最低一级,贵族政治的衰微使得一部分贵族失去了贵族的身份而沦落为士阶层,同时一部分平民获得知识技艺,上升为“士”。“隐士”也是“士”的一部分,所以“隐士”的出现应当在“士”阶层出现之后。

2、不当时命

庄子在《缮性》篇中写道,“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6]古代的隐士并不是他们想要隐藏自己的才能,而是不当时命,这是他们的存身之道。“不当时命”便是点出了士人隐居的重要原因。中国历史上隐士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后汉书》中的《蔡邕传》携家属逃入深山,与鲍氏、卓茂等不仕新室[5]这样的隐士还有许多,如卓茂、孔休等人。他们忠于刘氏天下,对王莽篡权有极大愤慨,所以选择隐居不仕。东汉末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党锢之祸,政治环境恶劣,隐居者盖不可胜数,东汉时期是隐士出现的一大高潮时期。明末清初,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许多汉族士大夫选择隐居不仕以此显示对明王朝的中心,借以抵抗清政府,如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明末清初是隐士出现的一大高峰。

3、士人地位的提高

秦统一后构建了帝国的政治框架,建立了官僚政治体系,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西汉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士人有了合法的通道进行做官。“士”在国家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隐士群体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隐士是作为一种掌握统治的真理的特殊人才,他们的出现既表示当时的政治环境可能非常黑暗,同时在他们手中也掌握着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所以历代王朝对隐士都非常礼遇,有“举逸士”这样招揽人才的方式。东汉时期,汉光武帝采取了积极的人才政策,鼓励隐士参与政治,大倡名节,嘉奖不仕王莽政权的隐士,东汉皇帝崇尚儒学,兴办太学,会群儒于白虎观,东汉末期的太学生占据洛阳居民的十分之一,可见想见当时的士人规模之大。东汉的士人也形成了自己庞大的文化风尚,他们崇尚清谈,褒贬时政、品评人物。不仅如此,出现了许多“不应辟举”的现象,当时留有史载的有韦著、杨厚、周燮、法真、申屠蟠等名士。除了“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之”[6]通过不应辟举使得自己更有利入世之外,这些人往往也希望通过不应辟举得到更高的社会评价和心理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选择隐居不仕所得到的名声超过王朝的官位。同时,统治者也能从中获利,宋代范仲淹曾评论汉光武帝刘秀与严子陵之间的故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7]双方都从中获利,变成了一场政治作秀。

隐士在唐朝也大量出现,唐代帝王不仅下诏大量征召隐士,而且有隐士征召的科目,清人徐松《登科考记》中记载了高宗显庆四年的“养志丘园嘉遁之风戴远科”,中宗景龙二年的“藏器晦迹科”、玄宗天宝四年的“高蹈不仕科”、德宗贞元十一年的“隐居丘园不求闻达科”、穆宗长庆二年的“山人科”等。隐士本就是与入仕相矛盾的,现在竟然专门设科作为正式的入仕途径,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假意归隐的隐士出现。

“假隐士”他们并未有真正归隐的心,只是将归隐当作沽名钓誉的手段,当作求仕的敲门砖。最为著名的便是唐代的卢藏用在考中进士后,去终南山隐居,后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8]

隐士以其高尚的节操,不羁的品格,淡然超脱的处世态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是数千年来人们在浊世中翻滚,寻求自由的精神依托。在无法治国齐家平天下时,士人纷纷归隐山林,用一种消极的方式保全自身。同时也有因为忠君爱国而隐退的,纷纷隐居不仕以显示对于前朝的忠心耿耿。李白在其诗《笑歌行》中“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这些隐士的精神让人折服,但他们于事无益,更不用说那些“假隐士”了。

参考文献:

[1]皇甫谧.高士传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

[2]司马迁.史记.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635

[3]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579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94、200

[5]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304

猜你喜欢

古代隐士中国
50 years of social distancing experience雪山隐士的50年隔离生活
隐士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