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全国数学中考“隐圆”问题探究

2021-09-10梁志坚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共圆最值中考

梁志坚

一、问题的提出

圆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模块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圆的考查形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中给出圆,以圆为背景命制试题;另一种是题设中没有圆,但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构造圆,利用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们称第二种为“隐圆”问题。

二、问题的研究

(一)“隐圆”问题类型

类型一. 四点共圆型

初中阶段常见的四点共圆模型有:

1.根据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共圆(如图1);

2.共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如图2);

3.对角互补的四边形顶点共圆(如图3);

4.同一线段同侧所对角相等,角的顶点与线段两个端点共圆(如图4)。

类型二. 路径(轨迹)为圆(弧)型

动点问题是全国数学中考命题的热点,其命题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1. 任务型动点:由双动点与图中的一至二个定点组成的图形,满足条件:(1)构造成特殊三角形或四边形;(2)与图中已有三角形全等或相似;(3)图形的周长或面积成一定比例关系或是获取最值;(4)构成一定度数的角;

2. 图形在进行平移、轴对称、旋转这三种基本几何变换过程中,图形中某一特殊点(常为中点)的路径问题,或是与这一点相关的第一类问题. 而这一特殊点的路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直线型(线段),二是圆(弧)型。

(二)“隐圆”问题解题方法研究

2020年全国数学中考与“隐圆”有关的试题,考查的核心数学思想是转化,考查的热点问题是求最值. 最值问题又分为二类:一是求线段长的最值;二是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鉴于四点共圆问题前面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所以本环节侧重阐述最值问题、倍角(半角)问题、定角对定弦问题。

1. 最值问题:

圆中最值问题,有个最核心的“元”模型——“一箭穿心”,如图9:

“寻模型——现隐圆——明路径——解最值”,是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过程. 另外,特别强调的是,在圆中取弦的中点,与圆心构造成三角形的中位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作辅助线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高中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也经常用到。

2. 倍角与半角问题

在一些二次函数综合题中,会出现“不定角”问题. “不定”,是指角的位置不明确,解题时,有时需要通过构造圆,利用圆周角的性质,来进行角的转化。

根据倍角或半角关系,构造“隐圆”,是中考“隐圆”问题中难度最大的一类,需要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尤其是数学尖子生培训过程中,经常渗透这种转化的思想与方法。

3. 定角对定弦问题

“定角对定弦”问题有显性且确定的模型,其本质如下:

(1)若△ABC的边AB确定,∠C的大小确定,则点C为△ABC外接圆上(不与A、B重合)一动点,△ABC的形状并不确定,如下圖:

(2)“定角对定弦问题”,通常是求路径长,当我们明白(1)中的实质之后,就很容易辨识问题的本质并快速找到解决方法:先确定△ABC外接圆,再求半径,最后求路径长(弧长)。

(三)“隐圆”问题教学导向

中考试题是教学的导向标. “隐圆”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何教学导向呢?

1.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真正的学科素养,不应只是一些文本的知识,应是内化为学生意识中的一种涵养与关键能力. “隐圆”问题,是学生较深入掌握圆的知识后,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灵活运用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教师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这类问题的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辩证的看待“问题模型”

近几年,关于数学问题的模型,各类杂志、自媒体、网络平台均有较大力度的宣讲,有些甚至归纳出上百个模型. 目前,在全国较大的一些数学教师研究群里,对问题模型教学也有较大的争议,不少教育专家反对过多的模型教学,认为这样会拘束学生的思维发展。笔者认为,问题模型教学契合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建模思想”,对学生较快掌握某一模块或专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多,否则学生会淹没在模型中迷失方向;二是不能死记模型,必须让学生真正明白模型的来源、原理. 下面以“隐圆”最值问题的“元”模型为例,阐述模型如何讲透数学道理。

PA为什么最短?PB为什么最长?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楚这个道理:

如图10,点C为⊙O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重合),在△POC中,OC+CP>OP,即OC+CP>OA+AP,因为OA=OC,所以CP>AP. 同样可证明PB>PC。

3.加强单元复习中的专题教学,重视内容设计的“生长性”

复习不是知识、方法的简单重复,而是自主建构、不断知新、不断生长的过程。专题复习聚焦核心内容、核心思想方法,它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生长性. 所谓生长性,由元问题出发,基于基础与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生长新的数学知识、方法、思维、经验。

(2)结构性.专题复习主要关注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内在联结,或通过知识联结载体,或通过某一思想方法联结载体。

(3)层次性.专题复习主题明显,思维要求较高,目标定位不清晰会导致“专、深、难”,中等生与学困生不能接受. 因此在内容设计时,要体现高立意、低起点,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思维动力,增长思维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巧用点线命题凸显素养考查[J].中学数学参考,2019.4中.54-56.

[2]姜晓翔.初中数学命题方法之延续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2019.6.39-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戴娟.微专题在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苏州),2018.11.23-25.

[5]钱云祥.源自教材基于课堂剑指素养[J].中学数学杂志(曲阜),2019.8.54-55.

广州市番禺区毓贤学校 广东 广州 511430

猜你喜欢

共圆最值中考
这三道题很难吗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例谈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法
例谈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法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例谈高考中的“四点共圆”问题
同写中国字共圆中国梦
“圆锥曲线上四点共圆充要条件”的统一证明及简单拓展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