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耕体验中寻找乡土味道

2021-09-10丁云

现代苏州 2021年13期
关键词:烧肉手串草鞋

丁云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归自然。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和美社区,近期就邀请家长带着孩子,跟着土生土长的“老苏州”,开启一场独特的“农耕”生活体验之旅。

“下田”唱山歌穿草鞋,农家智慧经真不少

“夏季农活最紧张,割麦打场又插秧,追肥除虫栽山芋,护苗除草忙耕耘……”活动第一站便是在和美社区的山歌室邂逅白洋湾山歌传承人顾凤珍。她一身传统素衣布衫,唱着轻快婉转的山歌,完全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她告诉小朋友们,自己哼唱的是《四季田忙歌》,“以前干农活没有机械设备,大家在田地里劳动耕作时,干累了就喊两嗓子唱唱‘田歌’,舒缓一下身心。”胡当当小朋友的妈妈说:“山歌不仅告诉了小朋友以前农耕时候的情景,还让小孩子体会苦中作乐的重要性,这样的课堂非常有意义。”

接着,今年75岁的“老苏州”曹文英带领大家制作旧时白洋湾地区家家户户都会编织的草鞋。一边介绍着编织草鞋的材料有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工序要经敲草、搓绳、編底、编绑、编链和锁口等多道步骤,一边就做起了示范。小朋友们也跟着搓起稻草,搓好后打结,边拧边编……任衍吉小朋友的妈妈在一旁看着说:“难得看他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编草鞋。现在也看不见哪里有编织草鞋的,这儿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编完草鞋,立在墙边展示的各种农具又引发了小朋友们的好奇。“这个像猪八戒钉耙一样的竹耙是什么呀?”李昊宸小朋友问起。曹文英就告诉他们,那是“耙”的一种,叫圆盘耙,“以前我们用它来平地和除草。”农地里松土、除草等会用到各种不同的农具,都是人们在劳作中不断制作改良出来,配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潘璟萱小朋友当即表示,这些看似平常的工具里原来藏着农民伯伯无穷的智慧。

小口品茶大口吃肉,农忙也要吃饱喝好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每年五六月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苏州也保留着制作青梅酒、青梅茶的习俗。青梅茶以青梅、山楂、冰糖为底料,按比例搭配绿茶烹煮,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煮梅”。曹文英介绍:“青梅直接入口非常酸涩,我们一般煮过之后再食用。”

看着水壶中的梅子随着沸腾的水翻滚,小朋友们已两颊生津。品尝提前备好的冰镇青梅茶后,一下子就爱上了青梅茶的酸甜爽口。“我喝完一杯后,马上就不觉得热了,回去我也要做给妈妈喝。”郑王嘉琦小朋友特意又向曹文英请教了一遍如何制作青梅茶,爸爸在一旁看着笑道:“他妈妈知道了一定很开心,即使不在身边,孩子也想着要把好东西与她分享。”

插秧时节,稻农们还要吃一道传统的菜花头干烧肉。旧时,农民们因为在田地里从事高强度的劳作,会在家里常备粽子、腊肉等“硬菜”补充体力,而菜花头干烧肉最受欢迎。曹文英解释,天热农活多,人就很容易疲惫,要多吃点好的补充能量。当社区工作人员将正“咕咕咕”冒着热气的菜花头干烧肉端出来时,小朋友们两眼放光直吞口水。郑如屹小朋友边吃边喊:“吃饱了才好干活,我现在能吃两碗米饭!”

“三花”嗅花香串手串,循着小调重温当日质朴

白洋湾“三花”有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苏州人把它们编成手串戴在身上,香气持久不散。从前的白洋湾人几乎家家有“花房”种植“三花”,花开时节,就摘下串成手串上街贩卖补贴家用。

曹文英在金阊新城体育公园里给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述白洋湾地区的“三花”种植历史,手把手地教大家编织茉莉花手串和白兰花手串。去田里采花,帮父母编织手串,是她儿时最开心的事情。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每年到此时,她都会教村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编织手串,去街上售卖,这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做花串须非常小心仔细,细铁丝穿过茉莉花管底部经花蕊出来时,娇嫩的花瓣一碰就掉,因而不能碰到花瓣。边学边做,小朋友和家长们感受着花儿的芳香,认真做着手活,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做完手串,曹文英便端着一篓花串,跑到路边模拟当年场景,“卖花哎,卖花哎,阿要买白兰花、茉莉花……”叫卖歌一起,家长与孩子们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

制手串、编草鞋、识农具,了解苏州尤其白洋湾地区的民俗文化;喝一杯青梅茶、吃一口菜花头干烧肉,清凉和满足感扑面而来;听一曲白洋湾山歌,仿佛感受到了辛勤的耕耘和秋收的喜悦。芒种时节的农耕体验课堂圆满落幕,家长和孩子们意犹未尽:“希望社区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两代人都有非常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烧肉手串草鞋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什么样的文玩佛珠手串值得收藏
“巨鞋”
文玩手串有怕
爷爷的草鞋
电熨斗烤肉派对
一日就是一生
一日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