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数字版权保护趋势探析

2021-09-10朱礼敏

传播与版权 2021年3期

朱礼敏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历史沿革与流媒体音乐版权保护现状,总结我国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版权保护的成就与不足,继而窥探我国数字版权保护趋势:继续健全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法规,深入推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地化。

[关键词]流媒体音乐;数字音乐产业;版权保护趋势

流媒体音乐是指利用流媒体技术,遵循严格的先后时序向使用者连续、实时传输的音乐。国内的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以及虾米音乐,国外的Apple Music,Amazon Music和Spotify都是知名的流媒體平台。在国内,流媒体音乐凭着去中心化、交互性、自由选择性和便携性等诸多优点成为如今年轻一代乐迷最主要的音乐获取和聆听方式[1]。当流媒体音乐凭借其庞大的受众市场慢慢成为当下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力时,其自诞生之初就牵涉的版权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过去十年,我国针对版权问题在立法、政策引导与版权保护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文章通过梳理流媒体音乐版权保护历史与现状,窥探我国整体数字版权保护的趋势。

一、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历史沿革

“流媒体”又被称为“流式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它是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存储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在我国,流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领域有着20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虽然流媒体音乐平台之间的竞争由无序转向有序的商业竞争,但是各平台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出现诸如垄断等不良的商业行为。

(一)从在线试听、电子下载到在线播放

在线试听是流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领域最早的尝试之一。早在20世纪末,就有网站初步应用新兴技术向公众提供在线试听服务,例如中文音乐星空网和九天音乐网。进入千禧年后,以Sogua、一听、酷狗、iTunes、QQ音乐、酷我音乐、虾米音乐、巨鲸音乐网等为代表的音乐网站及其应用在国内遍地开花,很多平台提供资源搜索、在线试听与电子下载服务。

在21世纪最初十年,全球音乐总收入不断下降,市场监管的缺失也导致在这一时期出现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各大平台竞相扩充曲库,其中不乏大量的盗版内容,极大地破坏了我国当时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直至2010年,随着流媒体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的音乐消费习惯由电子下载改为在线播放后,混乱的音乐市场才有所改善[2]。

(二)主流流媒体音乐平台版权之争

自2005年创立以来,QQ音乐得益于腾讯旗下社交软件积攒下的大量用户而发展壮大,其如今已有8亿的音乐注册用户。2016年,腾讯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CMC)达成合作关系,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合并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而网易云音乐,2013年上线后凭借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对音乐社区的打造,为自己建立了很好的受众基础。在这里,网易云的上线标志着腾讯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流媒体音乐平台的版权之争开始。

2015年6月,由国家版权局牵头的“剑网行动”,加强了对音乐网站的版权执法与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了未经许可传播音乐作品的盗版侵权行为,推动了音乐网站版权自律和相互授权,标志着我国音乐市场进入正版时代。

与此同时,腾讯QQ音乐在前期攒下了大量数字音乐的版权,独家代理了杰威尔、索尼、华纳等知名音乐品牌,曲库量级达1500万首。在当时“剑网行动”的影响下,腾讯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合作,QQ音乐将自己的部分歌曲版权授权给网易云音乐使用。此次授权合作促进了我国音乐产业版权的良性发展。

2017年,腾讯QQ音乐宣布终止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授权合作,导致当时网易云音乐中有很多歌曲无法正常播放。后来事件经由国家版权局出面调停,双方才恢复合作。2018年,由腾讯QQ音乐授权给网易云音乐的杰威尔音乐版权授权期满,腾讯QQ音乐对网易云音乐在当时即将期满而上架周杰伦歌曲专辑的做法,提出让其立即下架的要求,为此网易云被迫临时下架所有周杰伦歌曲,并退还平台用户所支付的相关款项。各流媒体音乐平台处于自身利益考量而进行的相互博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音乐版权保护的发展。

二、流媒体音乐版权保护现状

(一)流媒体音乐版权保护的成就

1.相关政策引导与法律规定开始完善

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完善数字流媒体方面的法律体系与政策引导上不断加强。继2015年“剑网行动”专项整治了国内音乐网站后,“剑网2020”专项行动指出:要开展视听作品版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对流媒体作品软硬件传播侵权盗版的行为。纵观历年“剑网行动”可见,我国相关部门对流媒体音乐版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护政策的引导也愈加完善,打击盗版与侵权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

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一方面加大了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赔偿金额由之前的“50万元以下”的上限修改成为“500元以上500万元以下”;另一方面对视听作品的著作权进行阐释,扩大了对作品的保护范围,对其他相关行业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2.平台版权保护措施逐步加强

流媒体音乐平台自身对曲库音乐版权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实行会员制、付费下载、研发专有文件格式。

近些年,各大流媒体音乐平台都开始采取会员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会员分为两种:黑胶VIP和音乐包。乐迷只需要每月花费十几元钱就可以畅享会员曲库,实现免费下载,拥有无损音质。黑胶VIP还有专属的鲸云特效。同时QQ音乐、酷狗音乐以及酷我音乐也都有VIP权益。会员制的实行既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平台音乐的版权保护。与此同时,音乐平台还推出单曲或专辑付费下载功能。这一举措既有利于音乐版权的保护,又扩大了消费者对音乐消费可选择的范围。

此外,流媒体音乐平台也研发了自己专有的文件格式。如QQ音乐下载的歌曲格式一般为qmc0、qmc3、qmcflac等,网易云音乐下载的格式为ncm,酷狗音乐下载的格式为kgm。上述这些音乐文件格式不同于一般的mp3、mp4和wav格式。以网易云音乐的音乐文件格式为例,在网易云音乐下载的所有音频都采用了ncm格式。这些下载的歌曲也只能在网易云音乐平台播放,不支持在其他音乐平台播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盗版侵权。

(二)流媒体音乐版权面临的挑战

1.UGC模式下的版权风险

Web2.0时代的浪潮为互联网交流带来了新格局,网站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代替了内容生产者的单向传播[3]。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目前,很多平台都引入了这种能带给用户良好体验的新兴模式,但从版权角度来说,各大流媒体音乐平台的UGC模块是版权问题的多发之地。用户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将其他多媒体作品中的音频提取出来并上传到平台,或者对演唱会或其他正版音乐作品进行录音后上传,这就会产生侵权盗版行为。同时,这种模式也增加了盗版音乐作品跨平台、跨媒介传播的风险。

2.版权保护技术与盗版行为的博弈

在版权保护技术发展的同时,盗版方式技术也层出不穷。以网易云音乐为例,虽然网易云音乐下载格式为ncm,不支持在其他平台播放,但是目前存在很多软件和平台支持格式转换,可以把专有格式转换成mp3或mp4格式,在网络进行传输。同时,互联网上存在的很多云盘搜索引擎,其海量资源内容既存在有免费内容也有付费内容,所涉及的音频作品版权也亟须保护。

三、我国数字版权保护发展趋势

(一)继续健全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法规

1.相关法律法规日臻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1990年颁布至今经历了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始于2001年,该次修订是为了满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2010年,为履行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的需要,我国的著作权法迎来了第二次修订。该次修订主要是完善著作权法配套的法律法规。2020年的著作权法修订,是我国第三次修订,对比前两次修订,这次修订的时代背景是文化传媒产业与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意义。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跨媒介文化传播越来越普遍。这在助推我国文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版权保护在立法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表演及广播获得报酬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将“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修订为“视听作品”,完善了受保护作品的形式;在“复制权”里增加“数字化方式”,这加强了对作品网络空间的管控。此外,其他相继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善,为数字版权保驾护航。

2.与国际接轨程度逐步提高

在这次著作权法修订中,我国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立法经验,并向国际惯例逐步靠拢。在未来,我国版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程度会不断提高,通过学习英美等发达国家对数字版权保护的丰富经验,在国际合作中善于利用国际公约,加强同各国的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改善我国版权保护的现状[4]。

(二)继续推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革新

媒介融合时代,对数字版权保护机制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进版权保护技术革新是明智之举[5]。

1.版权保护层面

区块链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数字水印技术、数字加密技术、信息管理新构架(IRM)是几种常见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DRM技术为例,人们熟悉的Key 2 Audio、CSS/AACS和Always-Online DRM等比较出名的DRM技术,在开发初期其对数字版权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也减少了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但也面临被破解的风险。DR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加大了用户使用的难度,降低了用户使用感受[6]。因此,版权保护技术的革新是一项持久的任务,也是日后需要重视与努力的方向。

2.网络监管层面

如今,涉及数字版权盗版的作品主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因此,加强网络监管,截断盗版作品流通渠道也是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必须考虑的。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数字版权领域中云盘、应用平台UGC模块、搜索引擎等的监管。

四、结语

目前,国家对流媒体音乐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其版权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强。流媒体音乐产业作为数字产业的组成部分,其在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流媒体音乐领域数字版权发展进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流媒体音乐版权监管从无序到有序,亦可窥探我国整个数字版权保护领域正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雅雯.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的美国法实践和启示—以《音乐现代化法案》为中心[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2]谭琳.探索全球在地化背景下中国流媒体公司发展策略[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8.

[3]袁佳怡.我国UGC平台版权侵权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4]夏俊彪.论我国版权保护与国际接轨[J].江西社会科学,1999(05):3-5.

[5]刘玲武.融媒体时代版权保护机制困境及其与区块链的耦合发展研究[J].出版与印刷,2020(04):1-8.

[6]李琼,贾乐乐.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浅析—以QQ音乐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9(0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