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新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1-09-10唐铭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唐铭苠

摘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措施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突出。因此,做好科学规划,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培养是当下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文章讨论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意识

新冠疫情的发生以及持续发酵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进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不单是自身发展的问题,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基于此,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措施,以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基于此,文章立足新时代,从后疫情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市场需求缩减,招聘渠道受到制约

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加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对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企业经营困难,岗位缩减。疫情的发展对国内企业造成了重创。一方面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企业生存链体系受到重创。在开放环境下,稳定的生产链条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原料购进、生产、销售等环节交流不足,并提升了产业供应链的运营风险。而处于底端的中小企业受到了重创,严重者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基于此,企业利用缩招、裁员等方式来应对疫情的风险,由此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二、企业招聘渠道障碍。随着复工复产的陆续开展,企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传统企业招聘形式受到阻碍,并造成了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失衡。加之部分单位没有掌握用人规律,以“学历”为准招聘人才,最终让普通高校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高校工作滞后,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压力

受疫情的影响,高校工作职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加之高校内部的忽视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以网络为依托推动就业信息,指导力不足。疫情下的就业指导存在滞后性,很多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社交软件推送就业信息,缺乏针对性指导和专业化管理,进而导致就业生无法准确判别信息,因此出现了选择的盲目性。二、模式固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一来受到疫情的影响,高校重实践的现象更加明显,部分高校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采取了减少学生外出实践的环节,进而弱化了学生的实践力和职场适应力。二来高校没有对疫情下的教学做出有效调整,并出现了教学和市场错位的现象,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压力[1]。

(三)高校学生自身能力薄弱,加剧了就业压力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自身能力薄弱是加劇他们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一、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方面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学生能力薄弱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惰性的滋生,缺乏就业意识,进而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压力。二、就业渠道的创新,引发了学生的心理变化。为了应对疫情,各级政府、企业单位加强了人员流动的管控措施,开展了网络招聘。这一措施的开展让企业失去了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学生造成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学生缺乏网络面试经验,在面试中出现了紧张等心理,并形成了就业期望与求职碰壁的心理落差,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二、后疫情时代新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一)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后疫情时代下,高校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的就业。一、创新模式,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要明确当下的就业形式,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高校要基于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构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上,扩大实用性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保证学生生命健康的基础上,平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空间,提升学生实践力与职场适应力。总之,在后疫情时代,高校要做好全面规划,采取不同方法做好调查,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健全课程体系,以实现专业课程和市场需求的接轨。二、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首先高校要明确“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核心工作,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采取传统的线下指导,更要巧用互联网创新线上就业指导,做到集体指导和个别教育的结合。其次,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做好前期的调查,以准确把控学生需求,合理推送就业信息。最后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通过三方的合作,通过开展线下讲座、线上指导的活动,助力学生成功就业。

(二)学生要明确健康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

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在于学生自身。基于此,学生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拓宽和完善自己,以积极应对疫情下带来的影响。一、加强学习,勤于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面对疫情的就业严峻形势,学生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做好本专业学习,同时也要勇敢的走出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以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二、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就业准备。身为大学生要理性看待疫情带来的就业严峻问题,端正态度,克服惰性心理,不断强化自身的就业意识,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另外,大学生还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明确职业发展规划。三、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以丰富自身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2]。

结束语:

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利与弊,高校要积极转变自身理念,大学生要积极应对本次挑战,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为大学生就业做出相应措施,力图通过多方合力让大学生更好的应对毕业,以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赵天明.黄月明.刘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20(11):40-44.

[2]郑赛男. 张大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权益意识培育探析[J].现代交际,2018(019):108-109.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
论后疫情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文艺界委员建言“后疫情时代”创作(关注两会)
下好“后疫情时代”的“先手棋”(观察家)
“后疫情时代”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及金融支持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