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2021-09-10董海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

董海静

摘要: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的主要开采方式是蒸汽吞吐,由于油藏地质原因,热采开发导致油井出砂、因出砂油井套变井逐年增多,给超稠油生产管理带来不便。本文对杜84块热采出砂井的出砂原因及出砂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目前油田采取各种防砂措施进行了效果评价,提出了下步热采井防砂治砂对策,对超稠油合理科学开采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吞吐;出砂;套变;防砂

前言

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自1997年大规模投入开发,开发层系为馆陶油层和兴隆台油层。主要采取蒸汽吞吐和SAGD两种开发方式。由于超稠油油藏埋藏浅,胶结疏松,随吞吐轮次增加,油井出砂、因出砂导致油井套变逐年增多,有效降低出砂井影响,对区块产量稳产有重要意义。

1地质概况

杜84块自1997正式开发建设,2000年进入全面蒸汽吞吐开发,2007达到产油量高峰。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蒸汽吞吐已步入中后期,区块目前采油速度2.5%,采出程度40%以上,综合含水85%。由于区块油藏埋藏浅,储层岩石结构疏松,压实程度与胶结程度低,在热采过程中极易出砂。同时超稠油由于粘度高、携砂能力强,油井普遍出砂。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加大以及油井“激动”生产也造成油井出砂,极大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截止目前研究区共有生产井2000多口,其中出砂井以上,累计出砂2000多井次,出砂井比率为70%左右[1-2]。

2超稠油热采井出砂规律

由于受油藏地质条件、开发阶段和注采参数的影响,热采井出砂规律具有不同的特点。

2.1砂卡出砂层位分布特征

油层埋藏浅,成岩作用弱,使油井易出砂;原油粘度大,携砂能力强,使油井易出砂。储层岩石结构也是油井出砂的关键性因素,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储层孔隙度高,渗透性好,但非均质性较强,随着吞吐周期的增高,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加剧。

兴隆台油层层间渗透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非均质性严重。这样多层合采井纵向上吸汽、产液能力差异较大,造成部分主力产层极容易超过临界采液强度,而使地层砂被剥落并携入井筒。统计兴隆台160口合采井中,出砂井比例65.7%,每采万吨油冲砂0.41方,远高于对应单采井。

2.2不同吞周期油井出砂特征

对于不同的砂岩组和不同区块,相同吞吐轮次的油井,在产液量、出砂率方面是不同的,对相同层位的邻近油井进行了统计分析:总体上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出砂比例由高到低;低轮次出砂井冲出砂量少且粒径细,以细粉砂为主,高轮次出砂以中细砂为主。

超稠油油井在低轮吞吐时携出的是比较松散的细粒充填砂(平均粒径0.1~0.2mm),出砂比例较大但冲出砂量是较少的,这种充填砂经过几次的反复冲洗后大部分被排出,这使得油层孔隙增大,渗透率增加,注汽压力下降也比较快;而到了中高轮次吞吐时,注汽、采液强度增加幅度并不大,但是冲砂量较多,砂样粒径较大,出砂比例快速上升。但油井进入高轮后动用程度越来越低,地层亏空严重、地下存水增多,这样相对较稳固的骨架砂逐渐被采出,出砂平稳后对油井正常生产影响较小。

2.3油井出砂与地层亏空、地下存水的关系

充满地层孔隙中的流体支撑着上覆岩层的压力,随着油井的采出程度的不断增加,地层压力逐步降低,上覆岩层的压力增加了对地层颗粒及胶结物的应力。杜84块超稠油油层本身胶结强度不高,经过长期开采,地层亏空逐渐增大,增大的应力使岩石胶结物发生变形,甚至造成孔隙坍塌,致使油井出砂。杜84块超稠油储层以泥质胶结为主,地下存水容易破坏储层胶结物,而使油井变的易出砂。

2.4汽窜容易造成油井出砂

杜84块直井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网,平均吞吐轮次都在10轮次以上,水平井平均吞吐轮次为8轮,该区块内水平井均为井间加密开采。区块采出程度较高和水平段动用不均,油藏低压及井间汽窜频繁成为油井高轮吞吐的主要矛盾之一,油井汽窜使得油井生产压差激增,产液量上升,高压汽窜流体对生产井井眼附近的砂岩骨架产生强烈的冲刷作用,从而造成油井出砂。研究区域出砂井中,出砂前发生明显汽窜的油井占85%。随着油井汽窜次數的增多,油井出砂比例升高,出砂量增多,汽窜次数达到5次以上时,油井出砂比例在80%以上。

3超稠油油井出砂防治对策

3.1分选注措施提高油井动用程度

杜84块兴隆台油层属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和近源三角洲沉积,受沉积相带影响,平面上由于河道摆动频繁,相变快,导致纵向上各砂体层内、层间渗透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非均质性严重。长井段合采井在吞吐过程中,因油层非均质性及蒸汽的重力差异导致射孔段内动用不均,使主力产层过早出砂。利用四参数和产液剖面分析可知,曙一区兴隆台油层的纵向上动用程度为60%左右,动用好的厚度占总厚度的40%,动用中等的占20%。应用分层选注装置,该措施的合采井比未上措施的合采井的出砂比率低5-10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措施后油层得到了均衡动用,油井采液强度低于临界采液强度,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油井出砂。

3.2运用防砂泵、防砂筛管有效防砂

从不同吞吐周期油井出砂特点知,低轮油井出砂为充填砂,具有出砂粒径小,出砂量少的特点,这中砂粒的排出有利于改善油层的渗透率,对后期提高油井产能有一定作用。但是井筒内这种细小的充填砂砂粒在流体的搅动作用下不易沉降,它会顺井筒进入抽油泵内。这时就会造成油井砂卡。防砂泵或沉砂泵防砂卡效果明显,卡泵率较普泵下降50%,检泵周期延长30天左右,躺井时间减少了,这样即增加了油井生产时率又充分利用了蒸汽的热能,周期产油量增加了。对于部分出砂极其严重油井,下入激光割缝防砂筛管可以有效防砂。

3.3实施组合式注汽降低油井出砂比例

组合式注汽就是集中多台注汽锅炉,以射孔层位对应且频繁汽窜的井组为单元集中注汽,利用注汽压力相互封堵汽窜通道,从而减少了汽窜的发生。这种防窜方式即集中的建立了井组的温场、压力场,又提高了油层波及热体积及其动用程度。研究区自2005年开始规模实施组合式注汽,并在实践中优化井组划分,井间汽窜比例控制在33%左右,近年油井出砂比例下降14.9个百分点。

3.4运用化学固砂措施有效防治油井高轮出砂

超稠油注汽吞吐进入高轮后,油井采出程度高,地下亏空严重,地下存水增多、汽窜频繁等,这些高轮低效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油井高轮出砂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联合利用新型措施来有效防治油井出砂的新举措。

生产实践中证明化学药剂固砂对油井高轮出砂有较好的效果,其原理是固砂剂水解生成醇,醇自身聚合成树脂并与地层砂粒表面相结合,使砂粒之间相交接,达到固砂的目的。在研究区内共共实施100余口井,其中可对井次80井次,固砂平均有效率80%。同时试验固砂与调剖、三元、XYG联合应用,共实施联合新型措施80井次,其中可对比60井次,固砂有效率75%,出砂强度大幅下降。

结论

(1)杜84块油藏属特高孔、高渗油藏,胶结疏松,原油粘度高。油藏因素及开发方式决定油井易出砂。

(2)杜84块块油井出砂主要与油藏地质特征、开发阶段、地层亏空、地下存水、汽窜、开发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采取一定措施,如应用沉砂泵、药剂固砂、机械防砂、改善油井动用情况、抑制井间汽窜等,可有效预防超稠油油井出砂。

参考文献

[1]侯国儒.杜84块馆陶组油层SAGD高产井影响因素和调整对策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02).163-164

[2]田野.影响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