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先秦儒家诚信思想

2021-09-10高庆

今古文创 2021年1期
关键词:儒家论语层面

【摘要】 诚信不仅是个人得以立身的根基,也是国家立国之本,家庭中的“孝”以“敬”为先,“敬”与“诚”又分不开。在社会层面中,“信”不仅包含于“仁”中,同时以“仁”作为标准去衡量,“诚信”不仅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人无信则不立,国不信则无本,以诚待人,以真心实意行孝敬之礼,把诚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为政府对民众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 诚信;孝;仁;治国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60-0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而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历史积淀下来的,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文明,更是一个国家精神、智慧的象征。灿烂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坚定自身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同时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而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更是民族的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诚信”一词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其内涵与儒家思想更是有着莫大的联系。“信”是儒家“五常”中的道德范畴之一,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诚信思想不仅体现在《论语》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个人层面上,也体现在“孝以敬为先”的家庭层面上,同时还体现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中的道德层面上,以及体现在“民无信不立”的治国之要上。

一、人无信不立

“诚”与“信”所指的都是言行真实之义,若曾许诺,则定言出必行,守信践诺,若言行不一,不能践诺,就是失信,失信于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孔子曾经在《论语·为政下》中这样告诫弟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中“輗”和“軏”指的是在古代车中连接车辕和车横的关键部件,如果没有这个关键部件车子再好也无用,孔子以此来说明“诚信”的作用。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了诚信真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论语·学而上》中也说到“诚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反省自己三次,为人做事忠诚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传授知识做到温习了吗?”《论语集释》中这样解释:“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在这里,尽心尽力去做事就是忠诚,不说谎话空话大话就是实,说实话做实事就是诚信。

从以上内容里面,可以看到“诚信”对于个人的作用,在个人层面中,“诚信”作为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要做到言语诚实,也要做到言行一致,说实话办实事,这就是诚信。

二、孝以敬为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也被称为是“孝”文化,“孝”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提倡“孝以敬为先”,而“敬”与“诚”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礼记·大学》里讲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中正心指的是心要端正不存邪念,诚意指的是意必真诚而不自欺,只有意真诚、心纯正,自我道德完善,才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这里看到“诚”就是指真心真诚,而在儒家“孝”思想里也可以看到真心实意的“诚”。

《论语·为政上》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①孔子在与樊迟的对话中就谈到孝,在孟懿子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无违”,樊迟进一步问什么是无违,孔子的回答中贯穿着一个“礼”字,不管父母在世还是过世,对他们的礼是从始至终的。“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②还有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在集注里面就说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最害怕孩子生病,而对父母的孝是担心父母生病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子游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与子游的对话中也对孝进行了解释,孝只是能喂养父母吗?犬马都可以养,但是如果对父母没有了恭敬顺从,那可养犬马有什么分别?这里重点提到了“敬”,这个敬指的是对父母的恭敬。还有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色难。”这里可以看到,用饮食、劳务来供养父母,这不算难事,但是能够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这就难得了。从孔子的回答“无违”、事之以“礼”“唯其疾之忧”“孝以敬为先”“色难”中可以看到,不管是“礼”“忧”还是“色难”都贯穿着一个“敬”字,“孝”不是单纯的物质赡养,而应该以“敬”为前提,应该是恭敬、真心实意的,是孝子内心对父母的挚爱之情,内外一致,从行为中也体现出对父母诚挚的敬意,真心实意的“诚”所表现出来的“敬”,这才是孝。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看到,“诚”贯穿于家庭层面中,与“孝”有着天然联系,“孝以敬为先”对父母的孝不是单纯提供物质赡养,而更应该做到“敬”,以“敬”为前提,“敬”又是作为子女内心真心实意所发出的,并体现在行为中,从这个层面来看“敬”与“诚”又分不开。

三、“仁”与“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的“五常”,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孔子提出“仁、义、礼”,把“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构成四端之心,董仲舒加入了“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中“仁”与“信”又有着一致性,“仁”作为普遍的道德原则,而“信”作为具体的道德规范。一方面,“信”包含于“仁”中,“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纽带,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义理”,而以“义理”为主导也就是“信”的行为要与仁义同在,要依仁义而行。另一個方面,“信”作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应该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仁”作为标准去衡量,“仁、义、礼、智”都要依赖“信”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信”是维护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是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忠实、践行,“信”又是“仁、义、礼、智”的前提。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原则,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诚信,就会陷入相互猜忌的境地,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四、民无信不立

在《论语》中也提出了,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前提,对于国家来说,诚信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立国之本,为政之基。《论语·学而上》中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治理国家有五个关键点,分别为“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朱熹称“治国之要,在此五者”。在这其中就提到“诚信”的作用,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不仅要做到对于国事的谨慎小心,同时对人民还应该做到诚信,这样才能够让人民对国家有信心,假如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国家和政府没有信心,这个国家也就危在旦夕了。

关于“诚信”是立国之本,《论语·颜渊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④集注里面这样解释,“言仓廪实而武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与我,不离叛也。言食足而信孚,则无兵而守固矣。民无食虽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从最后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到诚信对于国家的作用,虽然人民没有食物必然会死,但是人总是有一死,若没有了诚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还不如死了为安。只有君王对民众做到了诚信,而且是宁死不丢掉对于民众的诚信,这样民众才能宁死不失信于君王从而做到不背叛君王。

从中可以看到,“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对于国家来说,“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执政之要。如果政府没有了诚信,对于法律条文朝令夕改,那就等同没有法律。同样如果政府没有公平可言,没有诚信作为基础,就会失去民心,国家就会失去赖以支持的力量,灭亡是迟早的事。

從以上四个方面对儒家“诚信”思想的理解中,可以看到,诚信不仅是个人得以立身的根基,也是国家立国之本,家庭中的行“孝”以“敬”为先,“敬”与“诚”又分不开。在社会层面中,“信”不仅包含于“仁”中,同时以“仁”作为标准去衡量,“诚信”不仅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人无信则不立,国不信则无本,以诚待人,以真心实意行孝敬之礼,把诚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为政府对民众的基本准则,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根本。

注释:

①②③程树德:《论语集释(一)》,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04页,第105-106页,第28页。

④程树德:《论语集释(三)》,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079-1081页。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3]熊文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研究——以《论语》为基础[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4]邓立.儒家伦理“仁义礼智信”关系维度新探[D].贵阳:贵州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高庆,女,汉族,云南临沧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儒家论语层面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