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门口的“大医院”

2021-09-10刘晓娜

今日重庆 2021年4期
关键词:光华卫生院手术室

刘晓娜

如果要在中益乡选出一处最具现代感、科技感的地方,那去年8月投用的乡卫生院新楼当之无愧:原有的普通DR设备升级成了一体化放射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进行了升级,黑白超声换成了彩超……

同时,乡卫生院还有了一间标准化门诊手术室,中益乡的患者再也不用为骨折、皮下脂肪瘤等小手术往县医院跑。而远程诊疗更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城里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新版”的中益乡卫生院,正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为山乡群众的健康构筑有力保障。

远程医疗救命Telemedicine Saves Lives

乡政府旁,有一幢灰砖外墙的时尚建筑,若不是门上的大字,单凭外观会让人以为是一座艺术馆。这就是去年8月投用的乡卫生院新楼。

与旧的卫生院相比,新院区不光颜值提升,更增加了内涵。病床增加到50张,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配备齐全,还专门建设了中医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诊疗设备更是得到更新换代。“随着就医条件改善,许多村民更愿意就近就医,省去了去县城的路途奔波。”中益乡卫生院副院长刘新江说,尤其是通过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石柱县人民医院实现远程诊疗,使得乡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和应急能力得到加强。

刘新江告诉我们,去年9月,患有慢性肺病的村民代成伟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我们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联系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医生,双方会诊后得出初步诊断,他可能是食用野生笋子中毒。”刘新江说,乡卫生院做了细菌培养却没能找出毒素。紧急情况下,乡卫生院新增的救护车派上用场,很快将代成伟送到石柱县人民医院急救。

后来,代成伟在县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两周才康复出院。“如果没有远程会诊作出的迅速判断,没有应急抢救系统的迅速响应,后果不堪设想。”刘新江说,尤其是救护车上装有远程指导系统和抢救系统,无疑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吃下“定心丸”。

蹲点的“导师”“Tutors” Are Waiting in Readiness

如果说科技力量给了患者“定心丸”,那么新建的标准化外科手术室则带给山乡极大的便利。与手术室相“配套”的,是由南岸区人民医院与中益乡卫生院联合培养的外科医生向光华。

我们来到中益乡卫生院时,正好遇见向光华与他的“导师”唐宏联合复诊——

73岁的村民周安珍因瘢痕痛困扰多年,在乡卫生院注射治疗后,皮肤呈现较好的软化迹象,向光华和唐宏对此欣慰不已。

唐宏是南岸区人民医院去年6月派驻到中益乡的外科医生,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对一指导向光华。

其实,有着25年执医经验的向光华,曾先后在重庆卫校、长沙医学院就读,“在基层医院,经常处理一些简单的清创、包扎,但过去的设施设备条件不允许,没法做更进一步的手术。”缺少实践机会也导致向光华不够自信,虽然掌握了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却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到了中益鄉后,最开始是由我主刀,向医生观摩、配合,再慢慢地交由他主刀,我在旁边指导。”唐宏很满意地告诉我们,向光华已经独立主刀完成了多次门诊手术,每次都很成功。

趁着春节扎堆手术Surgeries Are Clustering in the Spring Festival

能就近在乡卫生院手术,对于中益乡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很便利的事。

我们了解到,这里的手术多是一些简单、常见的手术,比如关节复位、皮下脂肪瘤、阑尾炎、痔疮等。需要更高无菌条件的手术,还是要转到县医院。

中益乡有了门诊手术室和外科医生后,春节前夕迎来了手术的高峰期。“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趁着回家过年扎堆做手术。”向光华翻开电子病例说,仅2月1日一天,就做了两例皮下脂肪瘤手术。

“都是些小毛病,以往不少村民嫌进城太麻烦,能拖则拖。如今能在家门口做手术,他们当然很乐意。”在中益乡卫生院见到的这些病例,让唐宏更加确信基层卫生院开展门诊手术的必要。

今年6月,唐宏将结束为期一年的蹲点指导离开中益乡。不过,向光华的学习并不会终止,他会经常到南岸区人民医院学习。

猜你喜欢

光华卫生院手术室
中国想象力:以自我成就众我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我的好奇心
点亮生命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