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电视节目解说员能力与媒介素养的探讨

2021-09-10张泽卿

当代体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解说员体育竞赛媒介

张泽卿

我国第一个电视台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体育类电视节目,离不开解说员对相关影像进行分析解读。本文从“5W”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解说员扮演信息传播媒介的角色时,其行为和能力对观众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探讨解说员应对自身能力有怎样的要求。

1 电视体育解说

电视体育解说语言,是以电视为通道,加之画面与声音语言的辅助,进行对体育活动影像的讲解、介绍、评论,并将其传递给观众的行为活动,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表达。电视体育解说不只是将体育活动影像进行叙述,而是将声音作为加工体育活动影像的工具,使得观众通过电视媒体观看体育活动时,了解运动员、参赛方、主办方等各个构成因素的关系、作用、比赛效果。解说工作作为将体育信息传播给体育观众的传播媒介,解说员扮演着承担信息二次传播的角色。拉斯韦尔将信息传播模式概括成“5W”理论。“5W”理论体现在电视体育解说中,信息源“Who”是体育竞赛的参与者,讯息“What”是体育竞赛,媒介“Which Channel”包括媒介载体和解说员,受众“Whom”就是观众,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就是观众的观赛体验。媒介载体可以是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对体育竞进行传播的传播媒介。解说员在进行信息传输时,由于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干预,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即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受到了传播媒介主体——解说员个人行为的影响。

曾经,广播媒体时,解说员需要以叙述比赛画面为主,引领大家进入“想象中的比赛画面”。电视媒体引入后,图像能够直接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能够看到赛场上选手动态与比赛局势,解说员不再需要对场上画面进行逐一“翻译”,解说的重点转为比赛评论,附加一定自身的认识与看法。电视媒体出现于广播媒体之后,网络媒体之前,它的出现使体育节目画面与解说语言直观融合,扩大了体育节目的受众群体。解说员的角色,由“代替阅读比赛”转为“引导阅读比赛”,在电视体育节目中起到“导游”作用。

如今,电视体育节目与网络体育节目双方发展迅猛。电视体育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开始探索新的节目内容与呈现方式。其中,体育比赛转播作为体育节目的最重要构成部分,解说员们考量新时代对自身的职业要求,尝试新的方法突破自己,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解说。

2 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发展

在我国电视体育发展中,解说职业发展受到时代与科技影响颇大。90年代之前,解说语言处于借鉴与探索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较缓。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我国体育事业迎来崛起,世界知名大赛的到来不仅鼓动了国内对体育活动的热情,更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步成为体育大国的步伐。90年代初期,大量多元化因素涌入人们生活,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语言变化不明显,一直摇摆不定。1994年前后,我国足篮排三大球先后城里职业联赛,电视体育得到飞速发展,解说人才需求扩大,解说人员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解说员逐渐形成自身特色。许多项目由于受众较少,加之我国体育健儿未能在国际体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人们对该项目了解不多,相应比赛解说人才匮乏。为应对这样的情况,使冷门小众运动项目能够得到电视传播,许多解说员跨行转行,或因电视台要求,或因个人选择,成为第一波推动非热门体育项目在国内传播的先驱力量。如今,冬奥会在即,许多冬季运动项目得以在短时期内广泛推广,离不开早期引入比赛转播、制作专栏节目时,体育电视解说员打下的奠基。

3 电视体育节目解说能力

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作为传播体育竞赛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对体育竞赛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时,解说能力不能够被单一限制为语言能力,其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

3.1 丰富的专业知识

任何体育比赛都是在瞬息万变中点燃观众激情的。有些解说在工作之余,专攻自己所解说的项目资格认证,如拿到裁判员、业余运动员、专业运动员之类资格,或亲身投入到该项目的竞技活动中。世界杯期间,在转播比赛的同时,电视台邀请该项目知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亲临解说台现场,解说员将专业知识方面的话题交于专业人士进行叙述,将“评论”工作划分出去,自己承担“控场”任务。

诚然,解说员若是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刻,是无法抓住比赛亮点、与专业人士进行精准探讨的。拓展相关体育文化知识的同时,观众更加注重的是解说员对该项目的专业见解,许多解说员针对这一方面进行自我深造。例如在解说跳水、体操等难美型运动项目时,解说可以进行难度系数预判、技术动作预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让观众将注意力从单纯的等待赢家家国,转移到体运动项目的乐趣与美感中,依靠的不仅仅是解说员对比赛状况的把控,更离不开个人专业的知识储备。

3.2 平衡外界意见与自我选择

解说员培养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说风格的同时,也要注意固有思维模式、固定语言习惯造成的表达受限。而促使他们持续获得观众认同与好感的原因,正是他们能够随着时代不断变换语言风格,在自我否定与自我革新中逐渐突破自己。对信息的筛选与判别,突发事件的及时应变,对新闻敏感性,都在考验一名解说的媒介素养。解说员需要将“新闻人”与“体育人”两种不同类别的工作结合起来。花样滑冰解说员陈莹在一次曾经提到,解说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行,平衡观众意见和自身理解,改进节目的呈现方式,使自己的解说风格跟随时代变化进步。这其中如何听取观众意见,成为众多包括解说员在内的媒体人最為慎重的问题。解说员作为体育比赛的“翻译官”,发挥其媒介作用时不仅对体育竞赛信息进行反射,还要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一场精彩的竞技比赛,如果被解说员滥用无效信息干扰,只会使得观众享受节目大打折扣。

3.3 客观而充沛的感情

体育节目的观众,尤其是热爱体育赛事的体育迷人群,拥有非常强烈的集体心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扮演自身“体育迷”的社会角色时,非常容易受到有针对性的感情刺激,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比如球迷暴乱、网络争论、追捧优胜者等等行为,也许在生活中并不容易行为冲动的人,在身为“体育迷”时容易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解说员在体育节目中,尤其是即时体育竞赛转播中,往往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感情充沛的解说员能够使得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宛如身临其境,但没有合理控制自身情绪将会给观众带来判断误导,甚至引发观众不满。黄健翔被观众们所熟知,源于《足球之夜》的热播。《足球之夜》不仅对足球比赛进行实况解说的他,在节目中加入了对国内外球场、俱乐部、参赛队伍、传奇球星的奇闻轶事,加之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高昂激烈的真情流露在解说节目中,使之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早在1996年欧洲杯,德国与捷克对阵中,德国球员比埃尔霍夫踢进了决定胜负的一球时,黄健翔呐喊“球进了!比埃尔霍夫!”,高亢的情绪点燃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但2006年世界杯中,情绪黄健翔由于“意大利万岁!”而被球迷广泛抨击。不少学者与评论员针对解说员在比赛中的个人情绪问题展开论述,至今仍有诸多解说员,在个人情绪失控时影响比赛转播,为个人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体育产业快速蓬勃发展,人们的服务性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需求,体娱文化内容收到普遍关注。各级别联赛兴起,诸多体育组织在市场经济下自发组织赛事经营。比赛的增多,对解说员的数量需求与解说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解说员的媒介素养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成为判断优秀解说的必要能力。电视体育媒体解说在电视节目中,需平衡多方因素,调整自身态度,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做好媒介角色,为观众带来高质量体育竞赛。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解说员体育竞赛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小小解说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