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定位·转理念·促发展 打造高校继教转型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1-09-10盛雪云

在线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非学历工作坊院长

盛雪云

“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院长工作坊(第一期)是“培训1000名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计划的首次活动。工作坊旨在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理论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和应对新变化、新挑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学院科学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为推动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培养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创新领路人,近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院长工作坊(第一期),通过行动学习、考察培训、观摩交流、示范指导的方式,深度研讨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科学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聚焦痛点,赋能继教改革落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然而,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依然普遍。破解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难题,推动继续教育规范与创新任务日益迫切。

首期院长工作坊共有四大特色,一是聚焦发展痛点,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能力;二是锚定一流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成功经验,深度解码行业标杆;三是建立“一院一档一策”机制,长效赋能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落地;四是坚持共建共享,解析前瞻行业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刁庆军在开班动员讲话和导读环节讲到,本次工作坊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两天的学习,让参训学员能够对高校继续教育看得深、看得全。一方面,通过分享案例、总结经验,使大家对一些问题能够认识得比较深刻、清楚。同时,通过学习,让大家从三个层面全面认识继续教育:一是继续教育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要把关键要素谋划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这些要素,获得学校的支持;二是学院内部架构如何搭建、团队如何建设、激励机制如何完善等;三是如何开拓市场。

开班仪式上,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张德平作为东道主致辞,并向首期工作坊班长、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授予班旗。

据悉,为引领和推动国内继续教育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发起“培训1000名继续教育学院院長”计划。“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院长工作坊则是该计划的重要载体。主办方希望,通过训前需求深度调研分析及课程设计,训中理论讲解、典范案例分享、系列深度研讨,训后长效跟踪和定制化帮扶,以“三阶段”开放性、混合式和行动学习方式,力求明晰继续教育发展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和持续改进方法,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理论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和应对新变化、新挑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学院科学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问题导向,解码行业标杆

本期院长工作坊以问题为导向,邀请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具有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领军专家,将党政培训、企业培训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借鉴的案例样本,围绕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定位及发展基本条件、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组织框架、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和要素,进行专题授课和案例教学,促进创新经验成果共享。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邮政集团党校原副校长、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田克美,围绕“教育机构如何为企业服务”“非学历继续教育过程中,企业的痛点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怎么以终为始做好非学历继续教育”等问题着重分享了企业大学教育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

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原常务副主任童晓明,围绕“凝聚特色,发挥差异化优势”“聚焦痛点,抓好两支队伍”“多走一公里,提升质量实效”“创新理念,推动科学化发展”等四方面,介绍了浙大开展党政干部培训的理念与实践,分享了他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整体认识,以及对非学历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如何打造一支铁军的实践和思考。“传统培训都会把非学历作为一个项目,实际应该将其作为产品,要有相应的产品服务,形成完整的闭环。”

交流期间,各高校代表纷纷结合所在院校教育培训经验探讨分享了创新实践与工作体会,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头脑风暴。

阿里研究院高级培训专家、生态合作中心主任陈瑞,山东大学(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院长靳光华,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培学院院长李凯,新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兴昌等代表,分别从阿里巴巴面向政府开展培训的具体情况,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管理体系,课程融通与企业共生共享,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新征程等方面,介绍了各自的优秀实践经验。

本次工作坊,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展开结构化研讨。各小组分别围绕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市场开拓与项目研发、队伍建设、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汇报。

“听完大家的汇报,我很感动。”田克美点评到,分组讨论有高度,四个小组的分享都是站在国家和学校的战略层面,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等层面看问题。接地气,大家直面问题,问题分解准确、深刻。有情怀,四组的分享带有对继续教育深深的爱,没有情怀做不好教育。并对学员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行动要可操作,二是成果可定量。

结队出行,发挥合力优势

通过两天一夜的学习、研讨、互动,从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消化吸收,到重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工作坊受益良多。

“清华和浙大继续教育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分享了工作坊交流工作体会,以及南大继续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来之前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两天学习下来,工作坊内容扎实、解渴,大家彼此间交流充分,收获很大。”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在分享本次学习感受时如是说。有同样感受的学员不在少数,还有学员现场表示,愿意加入并支持专委会开展工作。如靳光华、青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鸿斌现场表示,非常愿意后期深度参与到工作坊相关工作,并提供场地和相关支持。

本次工作坊为大家带来了很多启发,学员纷纷为后期工作坊建言献策。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汪菲提议,把工作坊系列内容的某一主题进行细化,将每一主题说透,同时建立导师制,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和开展实践;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旭,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副处长黄太送等建议,希望后期能够面向学校主管继续教育的校长举办校长工作坊,帮助学校继续教育相关部门推动工作开展;还有学员建议,除了面向校长、院长层面的高端培训外,可以开设面向非学历继续教育骨干人员的培训。

本次活动,大家形成的共识是,要充分利用好产教融合专委会这一平台,凝心聚力,共同探寻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要明确继续教育的定位,更好地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表达了热切的期盼,希望工作坊能够永不散班,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定期汇报或回访制度。

“在工作坊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刁庆军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大家学习能力都很强,提出的观点、讨论的结论,表明大家对学习内容消化、吸收了。“虽然首期工作坊结束了,但是大家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我们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充满期待。”刁庆军希望,行业内的合作能够真正开展起来,他期待大家能够“结队出行”,围绕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联手做一些事,服务企业、服务大学。

“未来,希望有更多院校、企业加入进来,群策群力,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层级,共同将‘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院长工作坊打造成为行业内高质量、精品化的系列培训活动。”刁庆军说。

责任编辑:夏英

猜你喜欢

非学历工作坊院长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国家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模式探讨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我妈这个人,总想找我说说话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Expressions
院长的葡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