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人物分析看论语派的复杂性

2021-09-10孟一帆

今古文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基本内容林语堂论语

【摘要】 林语堂、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而与鲁迅等左翼作家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更是曾经一度将其推至风口浪尖。本文首先对《论语》及论语派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其次从《论语》中最为主要的人物——林语堂的角度来分析论语派的复杂性,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 《论语》及论语派;基本内容;林语堂;实际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38-02

一、《论语》及论语派

论语派属于我国现代文学流派的一种,以刊物《论语》为主要阵地。创办者是林语堂,鲁迅先生、老舍等多名当时代著名的文学作家都在《论语》上发表过文章。《论语》的定位是以不发表政治相关的文章,只涉及幽默、闲适的文章,在核心原则上与政治观点划清界限。半月刊《论语》创办于1932年,先后由林语堂、陶亢德、郁达夫、邵洵美担任主编。林语堂作为《论语》的刊物创始人,在创始初期包括自己及众多作家均发表了很多讽刺国民党统治黑暗的文章,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现当时的中国文学作家们对于社会的不满。论语派主张“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当时我国社会正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加剧,《论语》上发表的诸多幽默型文章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后期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

有关半月刊《论语》在当时代下的好处与坏处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来看待《论语》在整个时代历史中的作用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以鲁迅先生为例,鲁迅先生在当时也曾发表过文章来批评半月刊《论语》以及论语派作家们不以国人和社会为己任,误导青年逃避现实和继续甘做亡国奴。

但林语堂生性乐观,喜欢用幽默和风趣的方式来阐述个人的观点与看法,习惯于在笑中涵盖着泪,幽默诙谐的语言暗含讽刺的意味。《论语》以及论语派作家文章的特点与其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林语堂自己在半月刊《论语》上发表的多篇文章,都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幽默性的特点。而且林语堂自己也认为幽默是一种心境和人生态度,更坚持自己以幽默为核心的写作风格。他的生活经历以及个人的性格都是他有着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特点和对世界社会的特殊看法,他极力赞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多增加一点幽默感,这样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都会变得更加和諧和融洽。林语堂曾讲过“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即所有属于论语派的作家们在半月刊《论语》上发表的诸多文章,都体现着非常强烈的幽默性、闲适性的特点。后期林语堂也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等多个刊物,在当时代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逐渐形成一个独具特点的小品散文流派。

二、从《论语》人物角度来分析论语派的复杂性

本文从《论语》人物的角度来进行内部剖析与研究,旨在能够通过《论语》的最主要人物林语堂的性格、人生经历等多个有关人性方面的特点来进行研究和阐述,从而能够将论语派的复杂性,并以一种更加合理且客观的方式来进行呈现。

(一)个人性格决定创刊风格

半月刊《论语》以及论语派作家,在当时的曾一度受过追捧,又一度被打入深渊,一度被贴上“帮闲文学”的标签,一度又得到拨乱反正。在国内学者不断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中,将论语派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产生的重要影响而又不断地被发掘。这种复杂性与当时代的社会动荡阶级斗争日趋加剧不无关系。

林语堂在1932年创办了半月刊《论语》,自此以后该刊物就成为了论语派作家的主要阵地。林语堂是第一任主编,后又分别由陶亢德、郁达夫和邵洵美来担任主编。《论语》在1949年停刊,纵观17年的历史可把《论语》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前期仍然保持着幽默中暗含讽刺、比较能够体现出论语派作家对当时社会统治阶级不满的意味。但是在后期这种讽刺感下降,逐渐上升的幽默感让半月刊《论语》变为人们获取快乐,闲谈聊天的主要谈资。并且在这一时期更引发了很多如鲁迅等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对林语堂及论语派和《论语》的声讨。但是究其核心,林语堂创办的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作家,始终围绕着一个宗旨那就是远离政治,寻求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以期能够对整个社会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增加一点幽默感。

(二)自由主义与民主个人主义的知识分子

林语堂不仅创办了半月刊《论语》,而且也是《宇宙风》和《人间世》的主编及创始人。所以随着影响力的提升,他的这种办刊风格就容易成为国内其他作家或与其观点相左的文学家的争论对象。但是为了能够合理地对林语堂进行客观的评价,接下来将从林语堂的主要人生经历上入手。

林语堂出生于189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赴美留学,1922年转赴德国留学修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职于北京大学,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所接受的高等教育都是在当时的较为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自然而然的受资产阶级的影响较为深刻。并且林语堂个人也崇尚民主个人主义思想,所以这就与当时的我国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和对比。社会现实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巨大差异,让它寻求着能够抒发自己内心想法和观点的场所。林语堂在北大任职时期被冠以“一个激烈的教授”的称呼,说明林语堂个人对于当时的社会极度的不满。他多次在刊物《语丝》中发表了文章,文章内容是以支持鲁迅先生以及社会组织地向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活动。所以在那个时期,林语堂得到了非常多的赞扬,他反对封建迷信,并与军阀强权政治做斗争,是和鲁迅先生处于同一个革命战线中。

(三)半月刊《论语》发展历程

1926年林语堂离开北京去往厦门,担任厦门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从1926到1932年期间,林语堂参加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且也被列为同盟的发起人之一。林语堂在其中担任过一定的职位,但这也是林语堂一生中为数不多与政治的接触。1932年,林语堂创办半月刊《论语》,刊物定位为用幽默来进行讽刺。创刊初期,鲁迅及众多左翼作家都十分支持林语堂的《论语》,而且在半月刊《论语》中发表了众多文章。以鲁迅先生为例,他从《论语》创立的一年的时间内就发表了6篇文章。另外,《论语》也转载了鲁迅先生的多篇杂文。其中可以看出,包括鲁迅先生个人及众多左翼作家,在半月刊《论语》创办初期都给了比较大的支持力度。

随着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作家在整个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对《论语》及论语派作家的深入研究。例如鲁迅等左翼作家就从正、反两面分别对林语堂的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作家写作的风格进行分析。他既肯定了论语派抨击黑暗现实的积极一面,但同时又对论语派所发表的文章可能会对当时的青年逃避现实、放弃斗争的消极一面,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指正。但总的来说,鲁迅先生仍然是比较肯定林语堂、半月刊《论语》和论语派作家。

(四)文学争论日趋激烈

但是在半月刊《论语》创办的后期,鲁迅先生与林语堂先生个人之间的误会与矛盾,让鲁迅先生对林语堂创办的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作家所产生的批评与指责大于支持。鲁迅先生对以林语堂为首的论语派作家发表的众多逃避现实和斗争的文章极力反对。自此之后,半月刊《论语》中发表的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文章数量越来越少。直到最后,鲁迅及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及论语派作家的声讨越来越剧烈,一时引起了整个文学界的不小轰动。但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林语堂与鲁迅之间的友情,还是让鲁迅及左翼作家和论语派作家和半月刊《论语》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也没有对《论语》所表现出来的幽默风格和办刊理念全盘的进行否定。但是后期刊物《太白》出现后,成为了压倒论语派作家和鲁迅等左翼作家之间微妙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1934年《太白》创刊,它的出现让林语堂、半月刊《论语》以及论语派作家,与左翼作家之间的关系越來越复杂,两者之间的对立性也越来越突出。《太白》创刊后,众多左翼作家在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抨击林语堂、林语堂创办的半月刊《论语》以及论语派的众多作家。《太白》的创刊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林语堂《论语》的对立面,大量的左翼作家都对林语堂的文学风格,以及《论语》上发表的诸多文章的类型进行强烈的抨击和反对。这两方之间的争论日趋白热化,并且林语堂也在《论语》上发表的多篇用于反击的文章,更使得双方之间的火药味日趋浓烈,最终引发出一场文学方面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即使在如此强烈的抨击中林语堂及所创办的半月刊《论语》仍然活跃在当时代的中国,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文学特性,都对整个时代以及中国文学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所以林语堂创办的半月刊《论语》及整个论语派,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但是如果能够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认真梳理论语派、左翼派作家等多个派别作家之间的斗争和纠缠,就能够比较透彻地分析出,每一个文学派别的作家所发表的文章都能够有着他们独特且特有的读者群体,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的特定心理需求。

三、总结

半月刊《论语》及论语派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作家方面、内容方面、形式方面等。本文从《论语》的创办者,论语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林语堂的角度来出发,梳理半月刊《论语》和论语派在当时的时代下面临的生存环境。从林语堂的个人经历,分析半月刊《论语》的创刊风格的原因。并且希望能够从更为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角度上来还原历史真相,看到《论语》及论语派的积极一面,也要能够认识到《论语》及论语派的消极一面,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能够对论语派的复杂性有着更为科学且合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徐征.刍议《论语》的现代传播学文化价值转换[J].记者摇篮,2020,(02):25-26.

[2]范敏.新时代《论语》翻译策略及其传播路径创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7(03):94-98.

[3]蒋琛.对《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的解读[J].山西青年,2018,(24):257.

作者简介:

孟一帆,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高校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基本内容林语堂论语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安全评估目标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