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体育健身“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2021-09-10张运梅

当代体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做体育教师技能

张运梅

1 问题的提出

人才培养从传统的重学历转变为重能力、重职业道德、重动手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的实践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现有的体育教学考核注重技评,达标结果,仍未摆脱“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全面锻炼身体、掌握锻炼方法、发展体育教法、学法能力的培养,考评过分重视显性、定性、定量、近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忽略学生体育教学能力、体育价值观、创造精神等隐性的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某些学习变化与进步。

2 现有的体育健身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更新不到位

多数职业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担任同一科目的教师使用同一教学大纲,一学期下来需要完成一样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每位教师处于“懒惰”状态,不敢过多的修订教材进度和教学任务,即使每年教学大纲微做调整,教师没能及时外出进修,教学能力有限,教学内容没做到及时更新,大部分教师教学内容自己把握,学院没有设立专门“督查”人员,最后教出来的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达到应有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实践水平。

2.2 教师队伍滞后,“双师”型人才缺乏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难度更大,高职院校多数体育教师存在“惰性”教学现状,缺乏工作岗位的危机感,教师待遇调动不了教师工作、进修的积极性,对学情变化和学生体育需求分析没有热情,同时教龄较小,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掌控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困难,学生对体育课程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教与学转化率底下,成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瓶颈。

2.3 体育健身氛围缺失,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不高

教师受“功利性教学”思想影响,只有学院和上级要求开展校运会开幕式、大型体育表演活动、外出表演比赛时推动一下体育文化建设,而一旦结束活动体育健身氛围就处于停滞状态,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健身思想和实际操作规范。

2.4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测定教学水平和质量要素不全面

“唯理论,唯分数”的做法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体育健身理論性较强的课堂中,而“唯实践,唯分数”对实践性教学缺失评判依据和标准,这势必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制约“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我院体育健身教学中的深入推广。

3 针对性提出几点改革措施建议:

3.1 体育教学工作的评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优化

通过对不同学年、学期之间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幅度来评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与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实践经验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开发。针对此类问题,让担任同类课程期中和期末学生考核时同行教师进行评比,并做到发现课程教学问题及时改进,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期中举行“精彩一课”课程教学比赛,尤其是实践课较强的室外课,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课下同行互评、学校领导点评达到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及期末考核进行班级间教学成果展示,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做到评审标准多元化。评审人员注重于提升对学生教学感官与教学评价的重视力度,通过向学生了解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对体育理论教学知识的实践经验来综合评判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高低。

3.2 对体育教学教材进行更新和修订

由于各个体育教师能力有限,未能与时俱进,出现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自觉修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各单位按照学院下发听课、巡课、评教、评学等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强化教学组织能力,保障教学秩序有序、顺利开展,为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院质量部建立校级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学期开学初教务处要求各院系教师集体讨论并更新教学大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行业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工作制定针对性教材,体育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发布教学任务,扭转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学相分离的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内容。

3.3 鼓励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为更好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院制定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教育局负责培训的项目将文件下发至学校,学校按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定培训人员名单,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培训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按照财务规定凭发票到财务处予以报销,外出带队比赛、表演或者特殊情况下费用庞大时可提前申请资金。返校后教务处安排合适的时间在教研组或学校交流汇报、做讲座,向在校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3.4 突显教课内容的开放性

突破静态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合作的权利。故为进一步拓展“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获取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建立体育社团,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课下积极组织学生在社团健身,自身实践能力加强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教和学共同进步,在融洽的气氛下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健身的乐趣,进而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个人潜能的同时,得到学习上的满足。不同学生均有各自的学习优势、能力与兴趣,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及内容,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素养。

3.5 引导学生考取具有较高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校期间,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求职未来方向、个人兴趣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利的证书进行报考。辅导员结合本专业学生自身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学科规定的证书考试,学生应择期提前准备,按期实施一争取次性过关。如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武术段位证书、武术教练员证书、健身教练证书等。激励学院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中小型表演比赛,对于拿到比赛证书和荣誉证书的学生和带队老师予以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

4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措施

4.1 教、学方法指导

4.1.1 利用口令法与思维概念法结合教学

体育教学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示范法、讲解法以及口令法,其中口令法对于专业班的大学生比较适用,口令法是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提示、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动作,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而思维概念法是利用学生已有动作的概念,配合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的方法。口令法与思维概念法结合进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育动作记忆更有利,对学生后期的复习,为以后的教学生涯储备素材和语言提示。在教学实践中,口令法通常是在动作简单,容易用语言描述并易被接受的教学内容中运用。

4.1.2 学法、教法双重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对象大多文化功底薄弱,理论知识较少,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导致学生有健身示范实力,没有讲解指导能力。由于体育健身课程的教学特点,作为教与学行为重要载体的课程教学,有必要开设体育健身项目的教法课程,使学生充分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内涵并掌握和熟练运用,在教学中要能根据不同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以及完成顺序,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我们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学法和教法并重,熟练运用完整和分解教学法,将规范体育健身术语带入课堂,使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能掌握从事体育健身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术语,这样有利专业知识的传承,还有助于学生从事体育健身教育教学工作,教会学生如何做的同时也要教学他如何教,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用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

4.1.3 重点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健身技能提高,仅靠每周二节体育课是难以实现的。有限的上课时间只能督促其锻炼身体,培养其兴趣,对学生健康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自觉、自愿地经常进行自我鍛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自己制定健身计划并相互监督持续实施下去,即使在身体疲劳或者时间冲突的状态下,通过外界手段和意志迫使自己养成体育健身习惯,提高毅力,降低疲劳心理。

4.1.4 创造师生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

使同学们在有目标、有鼓励和奖励的情况下练习。教师要求学习内容全体完成,能够增加班级的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在有同学坚持不住的时候,其他同学能自觉的主动地帮助鼓励他,形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在和谐的环境下共同学习,转移了思想,淡化了疲劳的意识降低了疲劳感,同时达到共同学习、进步,有效地缓解因疲劳带给自身的心理压力。

4.2 做法指导

4.2.1 加强体育健身实践课时量

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适当加大体育健身实践课时量,技术课程改革为“理论知识”加“实践操作”的评价标准,创建了对应的“项目学习、项目实训、项目实习”三阶段的“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定岗考核”的综合考核模式,理论知识内容及时联系实践技能运用,规定课程教学课时外,在现有学时基础上,体育教师带动学生拓展第二课堂,教务处给予教师一定量的课时补助,改善硬件条件,配备实训基地,教学效果良好。体育教师可以将公共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完备的配套设施。

4.2.2 考核中注重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评定

体育评价包括三种形式:诊断性评价(初始评价)、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终末性评价),三者结合在教学中可以贯穿整个学期。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体育技能主要对学生体能、技能、成绩和体育能力及体质的增强、个体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定。评定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总结

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反思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作为目标导向 ,体育作为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其能够锻炼人的体能、增强人的意识、开动人的脑筋、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具备多元化的价值,这些价值理念内化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尊重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努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其产生体育知识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高职体育教育价值的提升。教师通过体育知识的全面讲解、动作的标准示范,帮助学生搭建基本的知识架构,形成对体育知识的初步认知,并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及操作能力。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健身教学是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本文系郑州市2020年度社科调研课题(编号:ZSLX20200

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做体育教师技能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拼技能,享丰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Flash动画》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