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深井施工作业工艺技术研究

2021-09-10张升峰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技术研究

摘要:受完井深度大、地层压力高等因素影响,G区块超深井施工作业中存在冲砂难度大、复杂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影响钻井周期,为此开展技术对策研究,包括制定超深井施工作业管理规定、优化冲砂技术和挤注灰技术等,指导实施6口超深井,一次交井合格率100%,无复杂事故发生,阶段累产油2.1万吨,生产效果较好,为区块深部储层有效动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超深井   施工作业  技术研究

1.概况

G区块为复杂断块边底水油藏,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沙四段油层,油藏埋深2350~3000m,上报含油面积5.56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364.5万吨,标定采收率25.0%,可采储量341万吨,储层呈现高孔高渗特征,平均孔隙度23.5%,平均渗透率1252.3mD.区块1988年投入开发,先后经历天然能量、注水开发、精细注水+深部调驱等开发阶段,共有油井100口,开井65口,日产液1072.4吨,日产油155.5吨,综合含水85.5%。

2.开发中存在问题

经历30多年开发历程,G区块浅层主力开发目的层储量动用怠尽,新井效果逐年变差,老井措施挖潜空间减少,稳产能力差,年自然递减率高达40%以上。为确保区块产量稳定,2019年以来,勘探开发重点向深层储层转移,但深井、超深井作业存在三方面难题,一是完井深度大,常规冲砂很难冲开井底沉砂,易形成砂埋;二是作业负荷重,浅层作业修井机不满足起升需求;三是钻进过程中复杂事故发生率高,突发异常情况频繁,常规应急措施难以应付。

3.技术对策研究

3.1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施工作业流程

依据行业相关标准,结合现场施工作业流程,围绕超深井作业设备选型、配备、施工技术要求、工序、作业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制定了超深井施工作业管理规定,确定安全、规范、标准施工要求,确保全部工序在可控状态下进行,杜绝复杂工程事故发生。

3.2优化冲砂技术,提高出砂返出率

(1)旋流冲砂技术

深井、超深井冲砂过程中,受完钻井深大、压裂液胶结、井底压力高等因素影响,井底沉砂致密,冲砂难度大,优选旋流冲砂技术,管柱由射流器、旋转器、扶正稳定器和可控阀组成,将冲砂液泵入射流器内,冲砂液呈旋流状况,当冲砂压力达3.0~5.0MPa时,控制压力装置打开,产生向上举升力,井底沉砂随冲砂液返出地面。

(2)连续冲砂技术

针对常规停泵接單根冲砂工艺中存在卡管柱等问题,采用地面换向阀来实现不停泵情况接单根,实现连续冲砂,确保冲砂效果。连续冲砂技术主要技术优点有三方面,一是实现不停泵连续冲砂,避免停泵造成环空砂粒沉降形成砂卡管柱事故;二是减少现场技术人员劳动强度,避免疲劳工作和复杂作业工充带来的安全隐患;三是冲砂质量和返砂率高;四是针对深井作业管柱负荷和抗拉强度大问题,优选Φ73mm、Φ89mm换向短节,抗压强度分别为75吨和100吨,满足超深井施工作业要求。

3.3优化挤注灰技术,提高井身质量

(1)抗高温堵漏剂

针对超深井注灰漏失问题,优选抗高温暂堵剂,耐温150摄氏度,适用于5000m井储层堵漏,根据需求量调配堵漏剂用量,大幅度节省拉运费用,堵漏成功率高。以G125井为例,钻至5250m时,遇到断层,漏失钻井液105方,多次调整钻井液密度无果,后加入抗高温暂堵剂,成功堵漏,顺利完钻至设计井深6250m。

(2)高温水泥浆体系

在水泥中加入一定比例耐高温降失水剂、缓凝剂、减阻剂、热稳定剂和消泡剂等(表1),具体用量根据室内试验确定,可大幅度提高水泥浆耐温性能,初始稠度10~20BC,稠度达到100BC所需时间300min左右,失水量50ml以下,24小时后水泥强度18MPa左右。

4.实施效果

在上述技术指导下,2019年以来,G区块共实施超深井6口,一次交井合格率100%,钻井质量合格率100%,固井质量全部合格,无复杂工程事故发生,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油12.5吨,目前日产油9.6吨,阶段累产油2.1万吨,预计全生命周期累产油3.6万吨,生产效果较好,为区块深部储层有效开发奠定基础。

5.结论

(1)G区块浅层储量动用怠尽,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亟需动用深井储层控制储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2)受完井深度大、地层压力高等因素影响,深井施工中存在冲砂难度大、复杂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影响钻井周期。

(3)开展技术对策研究,包括制定超深井施工作业管理规定、优化冲砂技术和挤注灰技术等,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3)本文在超深井施工作业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代生.川西双鱼石构造超深井大尺寸井眼钻井提速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9(06).

[2] 杨博仲,汪瑶,叶小科.川西地区复杂超深井钻井技术[J].钻采工艺.2018(04).

[3]桑明.石油钻井技术及固井技术的发展探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0).

作者简介:张升峰,男,1986年9月出生湖南邵阳,回族,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于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程技术部从事钻井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技术研究
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技术
兴义市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浅谈机械动态与渐变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