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与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哲学思考

2021-09-10思语

时代商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意识过程

思语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课程体系改革进度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教研人员意识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特别是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有必要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积极实现人生价值与自我价值,进而在步入社会后实现长远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则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主要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下为详细叙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点体现在创业与创新两个层面,所谓的创新与创业主要指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创新精神,并时刻保持创业激情,产生创业意识,与此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创业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创业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进而为日后的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创业源自于唯物主义认知论

结合唯物主义认知论进行分析,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需要始终坚持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實践这一发展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最好的实践方式,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需要,是科学并正确的道路。

为此,大学教育应该尽可能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从内因上加以改善,要求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需要参照辩证唯物论中的相关内容,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实践中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调控,树立良好的创业精神,并将其作为创新创业的方向指导,逐步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效融合,通过勤奋且刻苦的努力为日后创业梦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还应当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市场发展形势优化发展思路,并进行身心调控。

从外因角度来讲则要求相关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可以针对性的开设教育课程,强化食物知识教育、创业基础培训等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之更具创业意识,为日后的自主创业打下铺垫。不仅如此,还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逐步制定长期的战略方式及教育政策,使得教研人员意识到就业与创业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应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二、基于哲学视界揭示创新创业的实质

所谓的创新创业主要指的是不被当下的现状所限制,而是积极找寻发展机会,通过不同的资源重组与价值开发发掘不同的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创新创业的本质意味着创造,只要有创造作为基础,风可交创新与创业有效结合,进而为日后的价值创造提供相应的保障。

创新创业主要有四个特征,其一为主动性。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前进的意识,并将其作为使命感的驱使动力,逐步的积极向前,从而明确发展方向。第二为影响性。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相对较大,不仅可以真正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也会使之个人明确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第三为新颖性。创新创业的过程无论是新事业的创建还是新产品的研发,都是在固有基础上提升新的层次,因此创新创业体现了一定的新颖性。第四为艰苦性。创新与创业都要求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这一过程一定会面临诸多的艰难险阻,所以创新与创业通常都伴有一定的艰难性。

由上可知,创新、创业与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别,需要从本质上去理解创业与创新的含义,进而逐步实现价值创造这一目标。整个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同时也经历了事物的贡献与改造,创业无疑是开创事业的具体活动,同时也需要有创新的动力支撑,逐步走向创造的过程。三者之间的本质有所不同,但却有相同的成分,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创新更加强调原创性,并格外讲究推陈出新,要求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将创新与创造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创新的物质演变成事实,进而为新事业的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造同样强调原创性,需要在已有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不断的进行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应体现一定的新颖性,这样方可将创新与创造落到实践。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具备哪些素养

(一)树立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是现阶段高校大力推行的发展战略,建议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尽可能本着敢创业的原则,并树立良好的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精神主要可以概括为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冒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等。创业精神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是促使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灵魂,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其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树立良好的创业精神,方可明确目标,并形成顽强的意志,逐步走向成功。

创业精神的主要含义为信念,信念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是支撑生命发展的动力源,更加是创业、立业之本。良好的创业精神将会使得大学生充满开创事业的动力,他们相信自己主宰命运,在发展的过程中掌握方向,将创业精神作为方向指引,最终成为创业的成功者与实践者。创业精神中的自强同样是重点因素,自强要求在自信的基础上不贪图眼前利益、不依恋稳定且平淡的生活,而是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多个方面增强才干,进而成为立业的强者。自主同样是创业精神的重中之重,自主要求创业者具有独立的思维与人格,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不受传统思维的桎梏,并且不受外界环境的束缚,而是尽可能选择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逐步规划自身未来的生活,通过自身的行动勇于实践、践行真理,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这种抵达胜利的彼岸。最后,则是自立,自立要求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用勤劳的双手开启智慧的大门,发挥自身才能上的优势,在努力拼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基业。

(二)保持高度的创业热情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着创业热情,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人是具有激情的存在物,人在发展过程中会将热情作为动力源,从而发挥这股本质力量的作用,通过调动自身的热情进行易趣的自然表达,这也是创新的动力,只有保有热情方能不断的提高凝聚自身的人气与各方面的力量,人在发展过程中若缺少激情,那么也就意味着无法造就魅力。

大学生创业同样如此,创业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有热情与激情,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掌握创业的规律,明确创业技巧,首先在创业前就应当意识到创业是充满挑战的工作,若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就要掌握更多的本领,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的完善自我,学习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方可使的创业活动高效开展。

建议大学生在创业前参加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将会遇到各类的新问题,不仅如此,大学生也将不断的增强创业意识,在经历磨练后大学生也将提高创业信心,充分磨练自身的心理品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具备挑战失败的勇气

事物的发展主要由内外因共同做所致,所谓的内因无疑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同时它也是首要因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位居其次,主要对事物发展起到延缓的作用,外因主要受内因的影响从而起到作用。

若从上述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出现的诱因主要出自学生自身,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实践能力不足等等。由于学生对于市场需求不够了解,容易错过商机,加之社会实践不够丰富,使得他们对于创业保持盲目乐观的态度,很多时候对于失败没有充分的准备,遇到失败后将会格外茫然,并且心里也会十分痛苦。

而外因则主要体现在缺少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教育力度不足等多个方面。虽说国家已针对性的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我国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仍旧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缺少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完善的制度支撑等等。除此之外,滞后的创业教育也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够,大部分高校对于国家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够深入,这就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被一定程度的削弱。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探讨了创新创业的实质,又从哲学角度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诱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意识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探微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消防意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斯坦福再得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