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建筑资源再利用,增添新基建环保内涵

2021-09-10苏北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7期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

摘要:我国建筑垃圾规模庞大,造成污染问题比较严峻。经过多年发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上、经济上、政策上可行。以厦门为例,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多部门联动、源头减量、构建统筹平台、分层次设定再生产品替代率等建议。

关键词:建造垃圾;资源化利用;源头减量;设定再生产品替代率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正当时

随着城市建设与改造提速,建筑垃圾污染和垃圾围城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庞大,每年需要侵占土地40萬亩以上[1];它们堆放期间会释放大量的氢氧化钙、硫酸根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及大气;而城市发展引致的建筑垃圾反复搬家,还不可避免地破坏市容和环境卫生。

国家领导十分关注垃圾难题,多次就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治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推动各种废弃物、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建筑法》、《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文件,从财税、标准、政策等方面鼓励或要求提高物料效能、源头减量和固废回收利用。

通过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相应标准日趋成熟完善;经过统筹治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2]。根据上海市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估算,2020年所产生的20亿吨的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可以创造价值1万亿元。因此,科学的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2.厦门市建筑资源再利用的情况

厦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持续构建高颜值城市新格局,“三旧”改造力度空前、七大环境提升工程有力有序推进。不完全估算,厦门2020年的建筑垃圾有望突破600万吨,处置好这些垃圾成为“建设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建筑垃圾方面的工作却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1.厦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相对较低。厦门4家中标在册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都基本处于停摆状态,总体资源化率不超过5%,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2.建筑垃圾源头减量的工作未见成效《厦门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和《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都强调源头减量,但厦门每年建筑垃圾的增长势头没有遏制,大部分基建项目较少考虑减量措施。3.行业专家和运营团队还没有发挥该有的价值和智慧。从几个中标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了解到,项目未正常运营的原因包括:作为项目原材料的建筑垃圾供给量达不到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仅能收集到低价值的建筑垃圾,加工后无法覆盖垃圾收集、分拣和再加工的成本;启动资金短缺。综合起来,这些中标企业缺乏技术指导,商业模式上太倚重于地块升值和政策红利。4.缺乏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引导和监督。厦门市重视建设过程的环境影响,但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推进不够深入。现场外的土头车运输过程扬尘和洒落管控较严格,而对工地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存放、再利用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价和引导约束。

3.美丽厦门建筑资源再利用的建议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参考重庆、郑州和成都等城市的做法,建议如下:

3.1强化多部门联动机制,狠抓源头减量,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促进减量措施的实施。(1)要求建设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制定源头减量措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中,包含建筑垃圾量、种类等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方案,明确处置措施,并将建筑垃圾处理费用纳入工程概算。主管部门必须将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作为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予以审查。(2)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考虑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采用尽量减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兼顾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拆迁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再生问题。(3)实行建筑垃圾处理申报制度,在报建时包括开挖土头的数量、土头的分类情况以及资源化利用方案;强制施工单位在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落实建筑垃圾处理方法;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建筑垃圾处置方案落实情况,作为施工安全监督的主要内容,严格控制建筑垃圾去向。(4)在建筑过程中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5)针对家装,鼓励一次性装修,规范家装市场并进行产业化、杜绝家装过程物安全隐患、减少反复装修造成资源浪费和减少建筑垃圾。

3.2构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统筹平台,促进资源化综合利用、就地或就近消化建筑垃圾。各类建设项目,充分考虑挖填平衡,鼓励就地就近回用;借助科技手段,在有效经济半径内构建区域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统筹平台,实现供需信息共享、实行智能监控,解决建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化处理后的产品供给不同时、不同地的供求矛盾。

3.3配合奖补政策,要求政府和国企投融资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不得少于30%,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不得少于10%,在某些领域,比如路沿石,必须优先消化建筑垃圾再生品;随着技术、市场等条件逐步成熟,最终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

参考文献:

[1]我国建筑垃圾产量日趋严重但资源化利用率不高[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Lawyer/content/2020-09/24/content_8315376.htm,2020-09-24.

[2]建筑垃圾年产量巨大但资源化率不足[EB/OL].https://www.cenews.com.cn/pollution_ctr/xydt/201709/t20170905_850039.html,2017-09.

[3]章轲.中国建筑垃圾危与机:年产逼近30亿吨,再利用能力仅1亿吨[EB/OL].https://www.yicai.com/news/100268951.html,2019-07.

[4]2019-2025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中国:智研咨询集团,2018.

作者简介:苏北(1976.2-),男,民族:汉,籍贯:福建龙岩,学历:工商管理硕士,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浅谈
泸州白酒企业酿酒产业链副产物资源化利用进展
种养废弃物预处理技术可行性分析与实践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黄蜀葵花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利用价值挖掘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长治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
施用河塘底泥对农田土壤性状的影响及果蔬的重金属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