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博物馆、 纪念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路

2021-09-10韦妮

今古文创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纪念馆开发

【摘要】 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青睐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文创产品从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出发,结合现当代的科学技术角度去开发使用功能,同时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既符合他们对物品的使用要求,又满足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审美。新时代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化创意产品既面临着挑战,同时又是兴起和繁荣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 博物馆;纪念馆;文创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5-0071-02

一、文创产品的概念和范畴

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指文化创意产品,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1]。

文创产品的范畴不单单是文物的复制或者在文物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物品。不仅是“物”,还特别指通过人类智慧创作出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创意产品、特别展览、社会教育活动、出版物、数字产品、科研成果转化、全媒体产品。

二、文化产品开发的新思路

(一)开发特色产品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该具有一定的特色。特色产品的开发可以结合民族特色、区域文化特色和本馆的特色。

民族特色有汉民族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例如龙凤、云鹤、雀鸟芙蓉、牡丹、梅兰竹菊、荷花、莲花等元素在中原地区的各大博物馆的创意产品里经常见到。少数民族特色就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的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化创意结合本地区的民族历史和地域文化,常见的有少数民族相关历史和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创意产品的元素,成品有壮锦、苗绣、苗银、侗族的蜡染等,此外还有相关名家作品也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元素,例如荔枝、柿子、枇杷、玉兰花、木棉花等。

本馆的特色即以本馆馆藏藏品或者本馆的特色文化作为切入点。例如,故宫博物院的许多创意产品都是以馆藏藏品作为开发的元素,《海错杯》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品清朝康熙年间《海错图》中鱼的形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事事如意”系列创意产品开发也是根据本馆馆藏齐白石的《柿子图轴》来进行再创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有一个创意产品叫“麽乜”,实际就是香囊。“麽乜”有五颜六色,形状如一个小人伸开四肢抱住一个圆珠,散发着艾草味。相传“麽乜”是纪念一个为了保护太阳火种而牺牲的壮族青年,造型是勇士拥抱龙珠,寓意是守护太阳、拥抱希望,是寓意吉祥如意的物品,里面填充物有艾草等中药材料,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在产品里面增加了其他利于防疫的相关中草药,特制为“防疫麽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根据本馆的相关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

(二)开发配套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有效形式是配套产品的开发,配套产品可以是创意产品、创意展览、社会教育、著作、数字产品、科研成果等多种文创产品或全套文创产品的开发。或就创意产品而言即开发一系列成套的创意产品,而不是单个物品。如今许多博物馆、纪念馆的展览都是一个展览、一个宣讲团、一本画册、一套创意产品等配套展出和宣传。福建博物馆举办的《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革命先驱遗书展》就是有一个宣讲团、一套画册、一套文创等。此次的创意产品结合福建是“梳子”的故乡,结合馆藏文物——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与妻梳”“送给妻子的梳子”,《与妻书》还制作了文创产品情侣对表,这个产品还获得了2016年中国文创专委会评选的活动中十个一等奖排名的第一位。

创意产品成套的开发也是扩大影响力和吸引观众和消费者的一种方式。成套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具有吸引力、观赏性、可选性。例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口红就是多种色号成套的产品以及多种系列的外观,以鹿为形象的设计也有成套的“逐鹿顺意”“崭鹿头角”“鹿喜人间”等系列銅摆件。

再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创意产品有以本馆的藏品青花和粉彩的瓷器为切入点,设计两套不同风格的产品,产品不是单一的物品,而是包含有背包、手提包、围巾、桌旗、抱枕、雨伞等多样物品。这些即美观又有文化内涵寓意的创意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文化创意同样不应该是某个部门、单位、行业自己的事,更应该开放创新,让全社会参与其中,特别是高校或者具有一定设计水平的人员进行参与。方法可以以征集创意或者合作的形式,广纳贤才,广受创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2020年的全国技能大赛标识的设计就是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各省、市、机关单位、公司、协会、博物馆、纪念馆都有向社会征集相关标识设计的例子,收到的效果和反响也都不错。

(四)搭建社教和展览平台

文化创意除了传统的创意产品还有更广泛的内容和含义。其中社会教育和展览就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创意之一。社教平台的搭建,主要是面向观众,在长期宣传和搭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在形成创意产品去推广的时候较为容易。利用现在非常热门的研学可以进行讲解培训、绘画创作、写作创作、摄影学习等形式进行推广。例如,广西革命纪念馆从2017年起组织“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经典诵读演讲比赛,通过红色文化相关的诗歌、烈士事迹等进行诵读、比赛,将革命文化传播,将红色基因传承。此外,还有“小木棉”小小讲解员培训、红色展览、文物进机关和校园、革命文物进机关和校园等。这些都是培养观众基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列地开发文化创意,相信收到的效果和反响一定不小。这也是各个机关、单位、学校等全民进行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基因传承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五)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各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化创意结合此次疫情,在非常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都有设计开发各式图案的口罩、防疫香囊等,與时俱进,产品颇受青睐。结合现下公筷的推广和使用,各个博物馆的创意产品也开发有筷子、公筷的推广,销量也是名列前茅。

在中国,早期的红包是长辈在除夕夜赠予孩子的,也叫“压岁钱”,寓意消除邪祟。现在逐渐演变成了常见的利是封。敦煌研究院的创意产品设计“诸事顺遂利是封”系列采用敦煌壁画中的瑞兽为设计灵感,将敦煌瑰宝连同吉祥祝愿一起,制成佳节好礼,祈愿敦煌守护阖家安乐,愿美好代代相传。其中以敦煌壁画中牛的形象设计的红包,命名“牛劲冲天”,此外,还有以龙、凤、狮、鱼、龟等的形象分别命名为“飞黄腾达”“富贵平安”“万事如意”“年年有余”“满载而归”,既美观大方又蕴含美好祝愿的含义。

三、文创产品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创意的开发应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特别是法律的相关规定。例如不能违反国旗国徽的相关使用规定。国旗国徽是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尊严。我国国旗国徽的使用就有一定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罪罪名。其中,“第十三条 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 (一)商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商业广告;(二)日常用品、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三) 私人庆吊活动”。此外,军旗军辉、党旗党徽等都有相应的规定[2]。

文化创意的开发还需要符合人道主义、民族团结的原则,例如,瓶子的瓶身和瓶盖不宜是人像,开盖后是头或者身分开的残忍形象,对于产品是少数民族形象的,不宜涉及侮辱少数民族和涉及民族分裂等寓意的形态。此外,产品应该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为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服务。

(二)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产品作为商品向市场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3]。产品是人们用智慧创作出来的物品,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为了保护的这个“结晶”,我国有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可以运用。博物馆、纪念馆创作出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后,应该运用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产品进行著作、商标、专利等的申请。因此,了解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好本馆的权益。

四、总结

文化创意的含义和范畴如同现当代人类年轻的思潮,越来越拓宽和创新。文化创意不再满足于过去简单的文物的复制和仿造,更多的是进行二次创作或者像后现代那样打破重组的形式和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等技术和理念的引进和运用,未来文化创意的设计、生产和消费都将更加的年轻化和具有创新性。相信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化创意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达到物质和精神富足的平衡,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各种产品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融入厚内涵和高标准的文化和审美。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提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博物馆、纪念馆做好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是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为民办实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文创产品”.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5%88%9B%E4%BA%A7%E5%93%81/24228108?fr=aladdin.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https://www.spp.gov.cn/spp/xwfbh/wsfbt/202102/t20210227_510055.shtml.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韦妮,女,壮族,广西革命纪念馆,文物博物馆员,研究方向:陈列展览、文化创意、社会教育。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纪念馆开发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