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研究

2021-09-10李金金

科技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传统文化创新

李金金

摘要:当前,正逢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华民族也即将迎来全面复兴,文化复兴是其中应有之义、必然部分。中华文明是未曾断过的古文明,有着持久深远且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文明发展、人才文化交流、不同民族融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兴国人才的重要培育场所,更要利用好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为统一强盛的中国争取更广泛共识、更有力基础、更广阔空间。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独特内涵和时代需要等入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创新两者之间的融入途径,以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个人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统一战线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的伟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讲好中国故事到塑造中国形象,再到弘扬中国精神,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只有从文化的最底层基因攫取力量和营养,才能支撑起国家的发展与强盛。

同样,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稳定的内部环境,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民族的团结进步。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共荣之地,民族团结进步则国盛民富,民族分裂仇恨则国衰民贫。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象牙塔,对青年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所形成的“三观”具有首因效应,同时,高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关系到民族文化命脉传承的重大战略工程。在第一个“一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并处理好传承继承与创造性融合发展的关系,对当代高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青年学生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高校坚守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新世纪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个体思想活跃,互联世界方便、获取知识信息门槛低,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生命力、落后于时代。但笔者认为,中国人的根与魂就在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其文化的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坚守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夺取文化思想舆论主权、引领21世纪发展、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基础而言有其紧迫性、重要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

所谓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即传承正统、以文化人。比较权威的解释是传统文化即某一个民族绵延传承下来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顾名思义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文物文献、古典诗词、经典子集、建筑园林中,又涵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天道人伦思想、东方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尚习俗等,它是五千多年未曾断流文明的智慧结晶。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内现状

一说起中华传统文化,很多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没有受过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经典系统学习的几代人,容易与其所接触学习的西方流行文化思想作比较,进而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为封建文化、糟粕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五经当作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愚民的文化工具,把我们古代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当作是奴役人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何以成今天这种悲哀局面,表面上是这种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潮流,被外来文明文化所挤压,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秦汉以来一直被曲解甚至歪曲。

在今天人们的观念中,道家思想是老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孔孟思想,甚至把儒家孔孟思想与其他思想如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对立起来,这自然与古代王朝独尊儒术有关。而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本是什么呢?追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源,我们会发现孔子并非创立儒家,而只是笔削六经,传文王周公所立圣王之道。往前进一步研究细探,孔子承周,周承商,商承夏。夏商周,谓之三代。再进一步追根溯源,三代承自五帝,五帝承自三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谓之三皇。三皇时期,被称之为上古。老子之道,便是承自三皇。所以,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是上古道术在后世的集大成者,并非原创者,开创者。在三皇之前,则是太古时期。太古时期的道术,后世不可考。所以我們可考可信的文化最早源头,就在三皇这里。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极其悠远和精深,随着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发现,其溯源历史有可能还要更前进一步。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不仅要珍爱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更应当继续研究、融合现实、创新发展,将中华传统文化广播世界、远播寰宇。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指导意义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要义,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平安稳定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对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如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以强烈的生命意识通透死亡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生观,用来引导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人生冷漠症”,又能高扬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帮助确立稳定的信仰和价值观,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价值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湖南(株洲)职教城高职院校中学习,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例逐渐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呈现多元化,这无疑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族师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一)有利于汇聚共同认知,强化各族师生认同基础

中国的国家历史,是一部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这个民族的“根”与“魂”,如果根没了,魂失去了,那这个民族将不复存在。因此,加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打牢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基础,必须从文化认同这个最深层次的认同入手。强文化首先要强教育,要从教育我们的未来接班人入手,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进一步巩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当今以及未来的全球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其真正核心的竞争却在于文化这种软实力,文化更能创造价值引领,掌握舆论权和话语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高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民族团结、于国家强盛、于立足世界,是教育之本义和责任。

(二)有利于沟通情感纽带,凝聚各族师生爱国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利于世界之林的底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是弘扬爱国主义,对外可以向全世界人民彰显中华民族的团结,对内可以凝聚各族人民情感认同。在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抵御外辱的历史长河,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的180多年间,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中华儿女总能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誓与祖国共存亡。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在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弘扬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引导各族师生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一个有力量、有前途、有希望的未来。

(三)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作为文化宣传思想的重要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每个高校的校园文化都有各自特色,这与各自的建校历史和专业行业有关,但无不证明越是有历史底蕴的,越是传统民族的,师生越有自信。因此,在社会主义高校,我们要注意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浓厚情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例如,适逢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可以通过赛龙舟、登高、赏月、诗歌朗诵等节目,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也可以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的传统体育运动名片--毽球,已成为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亮点。同时,应大力提倡组织“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中华传统美德之我见”“民族音乐会”“道德讲堂”等活动,鼓励学生成立“兰亭书法协会”“非遗文化传承协会”“茶艺社”等社团组织,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三、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融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途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初心使命是立德树人,高校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就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对那些具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新其表达形式,使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一)增加传统文化基础课程,创新高校通识文化教育通识文化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进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政课堂的育人环节中。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资源及有效载体,但至今为止依然未形成完备齐全的理论体系与科学内涵,仍游离在课程体系之外。高校应该更多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程或通识课程,如“论语”“道德经”“离骚”等,弥补青年大学生们在少年时期因应试教育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孝悌、礼仪、仁爱、宽恕、诚信、厚德等富有魅力的人格,毕业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将这些道德理论转化为实践。此举无疑将会对青年在校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文化认同方面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

(二)增添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要素,完善文化育人体系

近数十年来,大学生的道德表现不一而足,各种突破社会公德的现象层出不穷。各高校正逐步意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宁静的“象牙塔”中营积极造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引导青年学子养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互助互爱等道德行为,使青年大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之中潜移默化地被“熏陶”,完成自身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养成。一是持续增强弘扬推广传统文化的力度,深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与校史校情相结合。二是推进实践育人创新。发挥实践学分导向作用,统筹多方资源,大力推进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构建社會实践综合育人体系。三是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学习会”“国学讲座进校园”“国学特色实验班”等各类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感受、体悟、改变自己,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三)以融媒体为传播载体,构建传统文化网络育人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融媒体的疾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网络信息化被社会普通民众知晓并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应用,对当今社会生活起到深刻的影响。高校在日常管理中,除常规管理手段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官网、官方微信公号、微博、QQ空间、官方抖音等各类信息化平台,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故事结合视频、漫画等形式,由枯燥乏味的填鸭式灌输转向为生动风趣的故事言说,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为喜闻乐见地乐学。同时还可在校园范围内开设网络公开课,如充分利用MOOC、智慧职教、钉钉直播等共享课平台,积极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应当组建专业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室,建设符合学校实情的网络思政交流平台,在思政课中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作”,提升思政课的文化属性和品位趣味。

综上,高校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民族团结、砥砺前行的决心。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校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提高各民族师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在尊重、热爱、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各民族、各国家的多元文化,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之心,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2020年度株洲市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研究—以株洲为例》(编号:202031)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处  湖南  株洲  412000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传统文化创新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