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题再探

2021-09-10蒋宏

今古文创 2021年3期
关键词:尊严神明英雄

【摘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讲述了特洛亚战争,战争的主要参与者——英雄和神明皆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行动,同时,尊严也是全诗的核心情节—— “阿喀琉斯的愤怒”的根本推动力。因此,《伊利亚特》讲述的是一场尊严之战,统领全诗的中心主题也正是英雄和神明的尊严。

【关键词】尊严;愤怒;英雄;神明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016-03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整本名著阅读的项目式学习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353)的研究成果之一。

黑格尔说:“如果一部民族史诗要使其他民族和其他时代也长久地感到兴趣,它所描绘的世界就不能专属某一特殊民族,而是要使这一特殊民族和它的英雄的品质和事迹能深刻地反映出一般人类的东西。”[1]124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之所以不仅使希腊民族“长久地感到兴趣”,而且也使其他民族“长久地感到兴趣”,原因就在于它的中心主题深刻地反映了“一般人类的东西”。

《伊利亚特》篇幅浩大、蕴涵宏富,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一般人类的东西”,然而在诸多的“一般人类的东西”中,史诗所反映的最为根本的就是人类精神的一个基本领域——尊严。

要把握史诗的主题,首先得从史诗的具体形象和主要情节入手。《伊利亚特》的开篇就概括了全诗的主要情节,诗人在开篇序曲如是吁求:“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致命的愤怒,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无数的苦难,把战士的许多健壮英魂/送往冥府,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和各种飞禽的肉食,从阿特柔斯之子、/人民的国王同神样的阿喀琉斯最初在争吵中/分离时开始吧,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2]

开篇序曲包含了涵盖全诗的三个核心:愤怒(阿喀琉斯的愤怒)、英雄(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和神明(宙斯)。其中英雄和神明是特洛伊战争的主要参与者,而阿喀琉斯的愤怒则是使史诗连贯整一的核心情节。显然,要探讨史诗所包含的“人类一般的东西”—— “尊严”,就要从这三个角度展开。

一、阿喀琉斯愤怒的原因

学界普遍认为,“阿喀琉斯的愤怒”就是全诗的主题,“全书的主题并不是那座城池以及为之进行的斗争。其主题根本不是任何外在的事件,而毋宁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进程:愤怒。”[3]77 “《伊利亚特》的主题不是阿喀琉斯本人,而是阿喀琉斯的愤怒。”[4]1如此把“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全诗主题的看法是有待商榷的。

既然要讨论史诗的主题,就得对主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托马舍夫斯基在《文学理论·诗学》一书中对主题作了如下表述:“主题是某种统一。它由若干微小的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主题成分构成……主题的概念就是对作品的词汇材料进行汇总、连缀的概念。”[5]136

根据托马舍夫斯基的说法,一部作品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范围,有不同的层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同层次的主题并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它们之间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在叙事作品中,核心情节就是连缀不同层次主题的纽带。史诗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在结构方面,它的主题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主题通过核心情节连缀起来共同表现中心主题,反过来看的话,正是中心主题才推动了核心情节的向前发展。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从希腊联军最英勇的战士阿喀琉斯和最高统帅阿伽门农的争吵开始,阿喀琉斯因愤怒而退出战斗,致使阿开奥斯人在特洛亚人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直到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亚主将赫克托尔杀死,阿喀琉斯再次因为愤怒而出战并杀死赫克托尔,他的愤怒才得以最终平息。

显然,“阿喀琉斯的愤怒”巧妙地串联了全诗的情节,只是史诗叙述所依赖的核心情节,并不是全诗的中心主题。什么才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主题呢?从史诗主题的结构特征来看,应该是全诗的核心情节——“阿喀琉斯的愤怒”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换言之,则是阿喀琉斯愤怒的根本原因。那么是什么使阿喀琉斯愤怒呢?

一开始,阿开奥斯人的统帅阿伽门农违背民意回绝太阳神祭司克律塞斯交换女儿的请求,太阳神因此给阿开奥斯人降下瘟疫和死亡。面对如此危局,阿开奥斯人召集会议,商讨对策。阿喀琉斯在将士会上鼓励鸟卜师直言相告,真相大白后,阿喀琉斯劝阿伽门农送还祭师的女儿,并许诺日后给予“三四倍的补偿”,不料阿伽门农恼羞成怒,说这是阿喀琉斯欺骗他,强行夺取了阿喀琉斯的“荣誉礼物”——美颊的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怒火中烧,在女神的劝说下,强忍住了怒火,但愤然退出了战斗。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二卷第二章中这样说:“愤怒的定义可以这样下:一种针对某人或他的亲友所施加的为他们所不应遭受的显著的轻慢所激起的显著的报复心理所引起的有苦恼相伴随的欲望。”[6]209

阿喀琉斯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阿伽门农给他施加了“所不应遭受的显著的轻慢”,而这种轻慢直接侵害到了阿喀琉斯的尊严。

由此看来,尊严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又是属于民族时代精神实体的“一般人类的东西”,因此与其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全诗的主题,还不如说尊严是全诗的主题。

二、英雄与尊严

几乎所有史诗的主角都是英雄,《伊利亚特》也不例外。敌对双方都有豪华的英雄阵容,阿开奥斯人有英勇的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墨涅拉奥斯等,特洛伊人有神样的赫克托尔、埃涅阿斯、潘达罗斯等。不仅现实的参战者都是英雄,而且往上数几代也都是英雄,他们都有自己所属的英雄谱系,真可谓英雄辈出。《伊利亚特》记述的就是这些英雄们的品质和业绩,因此,可以说《伊利亚特》是一部英雄史诗。

与记述英雄事迹相应的是,史诗展现的主要是战争场景。黑格尔考察史诗后发现,适宜于史诗展现的战争场景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适宜于史诗,他说,“只有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战争才具有史诗性质”[7]128,特别是那些“并不是出于主观私图或是奴役其他民族的动机,而是根据一种本身绝对的高度必然性”[8]129的战争情境,这种情况在“ 《伊利亚特》里表现得最明显”[9]129。

《伊利亚特》描述的是阿开奥斯英雄和特洛亚英雄之间的战争,这属于“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战争”的范围,但所根据的“绝对的高度必然性”,也就是说英雄们行动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可以从英雄们在战争中的英雄表现可见一斑。

有战争就有死亡,但在“英雄种族”的观念中,尊严远甚于死亡。死亡并不可怕,有时它的到来只是使身体更加放松,“使他手脚无力”“精神和力气已经松弛下来”;有时它只是使夜色来得早了一点而已,“阴暗的夜色飘来盖住他的眼睛”;有时它使人显得更加壮美,“黑暗罩住眼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像一座高耸的望楼那样倒在地上”;有时它甚至是一种美的展现,透克罗斯射中了普里阿摩斯英勇的儿子戈尔古提昂的胸膛,“他的脑袋垂向一边,像花园里的/一朵罂粟花受到果实和春雨的重压,/他的脑袋也这样低垂,被铜盔压倒”。这里的死亡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挣扎,死亡只不过是身体的另外一种自然形式而已。不畏惧死亡并不等于英雄们就无所畏惧,英雄们惧怕的是损毁先祖的荣誉,失掉自己的尊严。

希波洛科斯教训儿子格劳科斯说,“要永远成为世上最勇敢最杰出的人/不可辱没祖先的种族”;赫克托尔宁愿自己的弟弟死去,也不愿让他成为没有尊严受人唾骂的人,他谴责帕里斯说,“但愿你没有出生,没有结婚就死去。/那样一来,正好合乎我的心意,/比起你成为骂柄,受人鄙视好得多”。在尊严和死亡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面前,伟大的英雄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明知道神圣的特洛亚和特洛亚的人民将要灭亡,但他还要“勇敢杀敌,同特洛亞人并肩打头阵,/为父亲和我自己赢得莫大的荣誉”。

阿喀琉斯也同样深知自己“注定的死期也便来临,待赫克托尔一死”,但他依然要为密友报仇,“要去争取荣誉”,“随时愿意迎接死亡”。这种尊严高于生命的精神彰显了英雄的尊贵地位,成了后人向往的精神境界。

由此看来,《伊利亚特》是一部关于英雄的史诗,更是一部关于尊严的史诗。

三、神明与尊严

在《伊利亚特》描述的这场战争中,尽管英雄是积极的行动者,但他们自己并不完全是行动的支配者,他们的行动往往听命于高高在上的神明,因此,神明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幕后操纵者。

史诗一开始就点明了这层关系: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因争吵而分离,“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 “是哪位天神使他们争吵起来?/是勒托和宙斯的儿子”。显然,“是勒托和宙斯的儿子”使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争吵了起来,但他们的行动最终实现的是宙斯的“意愿”。神明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们漂浮在英雄世界的上空,俯视着英雄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发布命令左右英雄的行动,有时甚至直接参与行动,当然,这些英雄和神的行动都逃不脱主神宙斯的谋划。这些神明和英雄相比,除了更加强大和永生不死外,好像再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史诗中,强大的天后赫拉和智慧的雅典娜像其他天神一样对英雄采取了行动。她们的情感天平完全倾向于阿开奥斯人,一心要置特洛亚人于死地,她们曾答应墨涅拉奥斯“毁灭城高墙厚的伊利昂”。雅典娜为了帮助阿开奥斯人,不惜借助凡人之手伤害天神。她为阿开奥斯英雄狄奥墨得斯灌注了“勇气”、拂去了“雾气”,使他能看清天神并且同他们战斗。狄奥墨得斯先刺伤了美神阿佛罗狄特,使她“血”流不止,接着在雅典娜的直接援助下刺伤了战神阿瑞斯,使他“大声叫唤”。天后赫拉更是甘冒被宙斯“霹雳打击”和“吊起来”的危险,色诱“帮助”特洛亚人的宙斯,使得特洛亚人一时间溃不成军。这两位女神为何如此痛恨特洛亚人呢?

为了弄清她们这种痛恨的根源,就得从史诗之外的传说说起。

主神宙斯从神谕中得知,他如果和女神忒提斯结婚,她们的孩子将会推翻他的统治。为了永保自己的统治,他把忒提斯下嫁给了凡人——米尔弥冬人的首领佩琉斯。他们结婚时,几乎所有的天神都受邀出席了忒提斯和佩琉斯的婚礼,唯独争吵女神没有受到邀请,作为不被重视的报复,她给席间扔下了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这只金苹果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罗狄特的争吵。宙斯于是授命在伊得山牧羊的特洛亚王子帕里斯为三位女神作评判,他最后把金苹果判给了许诺给他世间最美的女人做妻子的阿佛罗狄特。[10]1-2

自此,赫拉和雅典娜就埋下了仇恨特洛亚人的种子。其实,三位女神争夺的并不是金苹果本身,而是金苹果携带的“重视”,而“重视”背后隐含的就是尊严的被尊重。一个区区凡人帕里斯竟敢如此不重视女神的尊严,竟至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同时,没被“重视”的还有争吵女神,她的没被“重视”,她的尊严被轻慢,才是这场人神大战的真正祸根,那颗关于美丽的金苹果真正包藏的是尊严被轻慢的愤怒。由此看来,这些高高在上的女神也躲不过尊严的驱使。

这里的神明们行动的动力都来源于尊严。这样看来,神明和英雄有时也有共同的追求,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有同一个起源”[11]4。

《伊利亚特》是一部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神正如有些论者所说是“英雄的神、诗人的神,是诗人和英雄辈出的希腊人的神”[12]194。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关注”诗人所关注的“一般人类的东西”。

综上所述,尊严既是全诗情节的根本推动力,也是史诗主角——众英雄和众神明行动的根本动力来源,更属于民族时代精神实体的范畴,所以,尊严这个“一般人类的东西”应该是全诗各层主题共同指向的中心主题。

全诗围绕尊严展开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在英雄时代,战争似乎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人们受尽了战乱之苦,但细究每场战争的起因莫不与个人尊严有关,因此,诗人试图通过史诗的全部情节告诉人们只有维护好每一个人的尊严,人们才能和睦相处,人类才能永享太平。

参考文献:

[1][7][8][9](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以下关于《伊利亚特》的译文均出于此,不再另注)

[3]Joachim Latacz.Homer,His Art and His World[M].Tr.by J.P.Holoka,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

[4]Leonard Muellner.The Anger of Achilles:Menis in Greek Epic[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5](苏)托马舍夫斯基.文学理论·诗学[M].(ТомашевскийБ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Вrаddа books LTD,1971.)转引自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7.

[6]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前言[M].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11](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2]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蒋宏,男,汉族,甘肃渭源人,硕士,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尊严神明英雄
画地为牢
英雄
王的神明
重走英雄路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本赏析
南风直须吹
对康德的道德“尊严”概念的思考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绛红英雄谱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