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断块油藏低阻油层识别与开采

2021-09-10王勃皓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泥质录井水层

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很多与常规意义上不同的特殊类型的油气层,这种油气层隐蔽性极强,在以往的常规解释中,一些特殊差异性的低阻油層很难被清晰准确定义。本次研究复杂断块油藏低阻油层识别与开采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释放了该类油气层较高的产能。

关键字:复杂断块,低阻油层,识别技术

1.实施背景

兴采东部凹陷由北部的欧利坨油田,地质特征复杂,平面上断层发育,纵向上含油井段长,油水关系复杂,连通性较差,受各种地质因素综合影响,低阻油气层较为发育,由于前期批量的定量解释,导致一些低阻油层被解释为水层、低油层、油水同层,甚至未被解释,造成地质潜力认识不清。随着油田开发技术进步,低阻层逐步成为油藏开采一个新的潜力点。

1.1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

一是测井解释油气层动用程度高,已经接近90%,措施挖潜空间小。二是与水层电阻率差别较小的低对比度油气层,在油气层识别技术仍以电测井资料为主的现阶段,这类油气层的识别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三是低阻油气储集层的问题长期以来被归结为泥质砂岩的范畴,事实上实际情况远比这种认识要复杂得多,如果把这一问题过于简单化,难免会存在片面性。

2. 低阻油层研究与识别

2.1东部凹陷低阻油层主要形成原因

在兴隆台采油厂东部地区油田中,常见的低阻油气层成因主要为以下三点:

2.1.1泥质含量高

当地层岩石孔隙中的饱和溶液电阻率相当高时,含有泥质或粘土的砂岩显示出异常低的地层因素。

(1)泥质含量高的地层岩石粒度较细,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通常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

(2)粘土矿物亲水性强,为形成发达的导电网络提供了保障,这类低阻油气层迫使油气主要居于渗流孔隙空间,其产能可能并不亚于常规油气层。

2.1.2砂泥岩薄互层

由于测井仪器的纵向分辨率不高,加上围岩的影响,如高阻屏蔽,造成油层低电阻率偏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1)一般测井方法的纵向分辨率不高;

(2)不同电极系测井系列所测视电阻率差别较大;

(3)在电极系探测范围以内有几个高阻薄层时,记录点在成对电极一方高阻层附近,当层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电极距,由于另一高阻层的屏蔽作用,流到这个地层的电流密度加大,产生了所谓的增阻屏蔽;相反当高阻邻层间距小于电极距时,流到这个地层的电流密度减小,就会发生减阻屏蔽,造成测量的油层视电阻率低。

2.1.3束缚水饱和度高

在微孔隙发育的产层中,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大,再加上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其地层电阻率很低。因此,这种油气层是以束缚水为主要导电载体、具有较高的含水饱和度,表现为低油气饱和度的特征,降低了测井信息对油气、水层的分辨率,常被解释为水层或油水同层。

2.2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2.2.1以成藏规律为基础,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筛选可疑油气层

在油层控制程度高,储层分布稳定,井间距离不大的区域中,利用岩石的物性、沉积结构和旋回等特征进行井间对比,搜索可疑油气层。

2.2.2利用岩屑、钻时等录井资料初步识别

利用录井取芯描述可对油、气水层进行初步判断;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初步判断。

2.2.3单井纵向二次对比,进一步论证

在一口井的纵向剖面上,常常会钻遇多套油气层。隶属于同一层段的油气层的岩性、流体性质相近,录井、电测资料上有相似的反映特征,将可疑油气层与本井射开出油的油气层,做电性对比,进一步论证。

2.2.4利用四性图版最终确认

利用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建立多种四性关系图版,综合确认油气层,做最终确定。

统计兴采东部地区7个油田大部分的地层试油结果,结合地层性质,编制了视地层水电阻率与自然伽马交会图、时差与中子伽马比值交会图和时差与电阻率交会图。

3.实施效果分析评价

3.3.1整体效果评价

共实施低阻油层措施22井次,其中初期日产油超过5吨的井有9口,日产油3-5吨的井有4口,日产油1-3吨的井有5口,成功率为82%。

3.3.2单井效果分析

1、于302井

于302井位于于11区30块,与邻井于4-4对比发现,24号解释水层与于4-4井解释油层连通,通过单井对比,于302井13号层解释为水层,但试油出油,24号层的测井、录井曲线形态,岩性等方面均与13号层相似,且电阻率较高,说明24号层可能为油层。

于302井24号层解释为水层,有效孔隙度18.1%,渗透率292.5mD,泥质含量4.6%,含水48.4%。将24号层的孔渗及电阻率、时差数据落入交会图版中(图1),根据经验图版的落点位置,判断24号层为油层。

4.结论及认识

1、根据对低阻油气层的挖潜结果,可以看出这类油气层普遍具有较高的产能,因此,这类油气层的研究与挖潜是未来剩余油开采的重要对象。

2、低阻油气层成因多种多样,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类,还受到矿化度、泥浆性能、孔隙结构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识别技术的研究,提高油气层识别率,为油田长期稳定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雄.非烃类驱气窜井封窜技术试验[J].化工管理 .2016(017)

[2]冷彪.裂缝型潜山油藏非烃类气驱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 .2017.(029).

[3] 潘洪灏.兴古7潜山油藏气驱开发改建储气库库容量研究[C].第三届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 .2012.

作者简介:王勃皓,男,1991-1-2出生,2013-7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作,担任工艺一室副主任,从事勘探与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泥质录井水层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试论地质录井技术的应用
陶刻技法简析
石油钻探中的录井技术作用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
不同水深条件下的青萍除氮效果试验
浅谈专业化录井公司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