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高含水期水驱合理提液的认识

2021-09-10李敖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含水含水含水率

摘  要 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开发面临平面高含水井成片分布、纵向存在含水率上升,特高含水井数持续增加、水驱油藏措施效果逐渐变差、液油比突升、成本效益变差等诸多不利因素。采取何种方法减缓特高含水后期水驱产量的递减,直接关系到油田最终开发水平。提液挖潜是减缓产量递减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合理提液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提液的主要手段换泵,合理提液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得到改善。

主题词 特高含水期  合理提液  换泵

一、合理提液技术挖潜的原则

1、 减缓自然递减合理提液的同时要控制液油比的增长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油井的生产能力明显下降,随着油田含水率的上升,液油比增长迅速加快。若要保持油田稳产,油田的产液量将会成倍地增加。含水率轻微上升,就会引起油田产液量的逐年大幅度增加,导致各项地面配套工程的频繁更新改造,增加原油成本,使经济效益变差。因而合理提液的同时必须考虑控水,如果提液后含水增长速度加快,必然导致提液效果变差,产量递减加快。

2、 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系统是合理提液的物质基础

只有通过合理注水,增加有效注水,控制无效注水,使地层保持较高的能量,才能为合理提液创造有利的条件,各层系的注采比、压力水平、流压水平,各单井的动液面水平、流压水平都是衡量是否可以提液的重要参数,各层系要综合分析是否有合理提液的余地。例如第一油矿基础井网注采比偏低、含水偏高,流压偏低,三次加密注采比、含水都适合提液,是下步提液的主要方向。

二、 提液的机理

油田某一时刻的产液量为各采油井产液量的总和。其值可用下式表示:

以上两式说明,油田产液量的大小取决于油田开发井数及油井生产压差、采液指数。而油田产油量变化不仅受油田产液量变化的影响,还受油田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要稳产就须保持较低的含水率。

在上式中,把每类井产液量占全油田产液量的比例 ,称为产液結构系数,把  称为结构含水,则每类井的结构含水是其产液结构系数与其平均含水率之积,全油田含水率为各类井结构含水之和。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油田含水率变化的是各类井的结构含水,而引起各类井结构含水变化的,一是每类井含水率 变化,二是各类井产液结构系数 变化,三是各类井结构系数和含水率均发生变化。因此,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合理提液,就是在总体上保持注采平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优选各种增产调整措施,控制高含水井的产液量,提高低含水井的产液量,保持油田产液量合理增长。

三、 特高含水期换泵提液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提液的机理可以看出,水驱油田提液的主要做法为:通过加密调整来增加注采井数、通过老井的补孔、压裂改善油层渗流条件以增加产液指数、通过老井“三换”放大生产压差。在目前新井逐年变少的情况下,提液的手段主要为老井的压裂、换泵、上调参,以减缓老井的递减。特高含水期,通过换泵来放大生产压差进行提液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研究合理换泵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合理流压下限的研究表明,特高含水期合理流压下限在3MPa左右,该理论为降低流压合理提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增加了放大生产压差的选井范围。利用换泵、调参合理提液,结合改善油井压力系统的平面分布,将是提液的主要方向。下面分析不同层系、不同含水级别的换泵效果,以及影响换泵效果的影响因素

1、 不同含水级别井的提液效果

由近三年的21口换泵井效果可以看出:

(1)三次加密调整井共6口,占换泵井数的28.0%。分层系来看,三次加密和二次加密井网的换泵平均单井增油分别达到了3.1t和1.4t,好于基础井网和一次加密。

(2)从单井平均增液增油幅度来看,三次加密井网分别达到了55.1%和48.0%,要好于其它三套井网,基础井网由于层系含水较高,增液幅度达到88.5%,增油幅度相比其他层系低,比三次加密低14.7个百分点。

(3)不同含水级别的换泵效果

由于选井难度加大,换前含水超过全矿平均含水值的井共7口,占换泵井数33.0%,换泵后平均增油达到了0.9t。含水小于全矿平均含水值的井效果明显要好于高于全矿平均含水值的井,平均要高2.4t左右。

(4)21口井的换后平均单井增液含水值为96.5%。换前含水值越高,换后增液含水值也越高,但换后的含水上升值变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纯从增油角度考虑,各含水级别井换泵后都可以取得1.0t以上的效果,但换前含水越高,措施后产液含水影响值也越大,如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素,因尽量减少这部分换泵井的数量,从近三年换泵井效果看出,目前水驱含水95.75%,换泵后平均单井增油在1.7t左右。

2、 不同流压下降程度的提液效果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换后流压下降程度的加大(也就是生产压差放大的值),增油呈上升趋势,在流压下降至在2-4MPa范围内的井,增油效果最高。此后,生产压差再放大,增油反而下降。

3、 换后不同流压水平的提液效果

a) 从曲线可以看出,换后流压达到3-4MPa范围效果最好。以该点为中心,离该区域越远效果越差。说明换前流压在6-7MPa,换后流压保持在3MPa左右可以取得最好效果。

b) 换后流压小于3MPa的井增油效果要大于流压大于3MPa的井,即换后含水是下降的;大于3MPa的井否够达到3MPa是含水上升与否的一个界限。

4、调参是对合理提液的有益补充

由上表可以看出,调参后平均单井日增液12.1t,日增油0.6t,增油效果不及换泵,但在机型受限等条件下,仍可作为提液的有益补充,相对于压裂、换泵等措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四、 几点认识

1、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通过换泵提液放大生产压差将是提液的重要手段。

2、 不同含水级别井换泵提液后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但换前含水越高,措施后增液含水影响值也越大,经济效益越差。

3、 调参是对合理提液的有益补充,相对于压裂、换泵等措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凤和  李志恩等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00年

2、刘丁增等  大庆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作者简介

李敖(1991年8月),女,技术员,现从事油藏分析工作。

猜你喜欢

高含水含水含水率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工艺全要素评价分析
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
玉米芽种压缩特性研究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描述及综合挖潜对策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影响因素研究与调整措施
回归分析在切丝后含水率控制上的应用
Gompertz模型预测含水率在葡南油田应用探讨
十几年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