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新思路

2021-09-10魏怡睿张岚张慧

炎黄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采茶戏赣南剧目

魏怡睿 张岚 张慧

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出现的问题

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发源于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的剧种,俗称“灯子戏”“茶篮戏”,其从孕育到成型,大致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客家茶灯歌舞、山歌、小调是采茶戏音乐核心,“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构成赣南采茶戏三要素。赣南采茶戏语言幽默,表演轻松而富有活力,将地区特色曲调与客家方言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魅力,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赣南采茶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文化影响力大不如前,在网生一代中吸引力不足,缺少年轻受众群体。网生一代的娱乐方式选择多样,在众多选择竞争下,采茶戏作为传统娱乐文化吸引力不足。由于受众有限,又缺乏新生血液的注入,传统采茶戏剧创新动力不足,剧目受限,剧目内容与时代脱轨;同时,赣南采茶戏以方言为主,戏剧内容以传统客家劳动生活为描述对象,在如今多元的时代氛围下,网生一代难以充分地理解并对其产生兴趣,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品味,进而很难培养新生代粉丝。

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戏剧舞台演出的形式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便利需求了,尤其是在电子设备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传统的演出方式与观众电子化、碎片化阅览方式相背离,导致采茶戏逐渐淡出观众视野。赣南采茶戏剧目原有一百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存传统剧目九十余个,经典剧目需要传承,剧目内容也不能与时代脱轨,如今赣南采茶戏面临外在冲击,逐渐拉大了与民众的距离。

尽管有着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的名号,赣南采茶戏的知名度还是有所欠缺,仅在江西省及附近省市有一定的影响,传唱度、普及性还远远不够。作为民间小戏种,本应更为大众所接受,但“引入”工作不够,不足以打开年轻一代的市场。现代宣传手段多样,赣南采茶戏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仅仅依靠传统巡演和有限的媒体平台很难深入人心,也难以获得观众持久的热情。同时,赣南采茶戏缺少品牌亮点,名人效应缺失,观众很难记得住采茶戏的经典剧目和采茶戏大家,这也大大降低了采茶戏的推广效率。

相较于之前的单一舞台演出形式,现代戏剧表演有了更加丰富的演出方式,互联网更是拓展了戏剧传播形式,让一些冷门演出焕发新生。如北京某相聲社,通过提高演职人员知名度和节目创新而带动其相声演艺的推广。反观赣南采茶戏,除了基本的舞台巡演和电视媒体等形式,传播载体和拓展应用尚处于一般水平,与其他艺术类活动交流互动也相对不足。目前采茶戏发展虽仍以剧团为主,尽管已经有新的尝试,如戏曲进校园已在实践当中,但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现有的应用形式还不够,其深入应用、拓展项目和演出场域依旧有所限制。

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新思路

现代流行文化的更迭迅速,依旧采用传统的个人创作模式恐难以维持赣南采茶戏剧本创新的高质高量需求,对此可以引入观众共创的模式。让观众和赣南采茶戏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剧本创作,充分利用市场中观众的偏好和专业人士的创作能力,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可以让赣南采茶戏与现代流行文化更好地融合。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故事征集比赛的形式。面向赣南采茶戏观众举办剧目故事征集比赛,设置一些奖项与奖品,让观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宽赣南采茶戏传统题材的范围,构思出更加新颖有趣的剧目内容,给赣南采茶戏带来新鲜活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线上设置观众信箱,吸纳观众意见。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其他平台的官方账号上开辟观众意见栏目,鼓励观众留下对于赣南采茶戏演出的感受与建议,指出剧本、唱段等可以加以改进之处,共同督促赣南采茶戏剧目的成长与进步。

互联网时代来临,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作为当代提升宣传效率的一大利器,新媒体的发展给赣南采茶戏的推广带来了机遇。相关部门可打造自媒体运营平台,主打赣南采茶戏曲目介绍及优质内容生产,同时加盟时下新潮的直播、音频及视频等多媒体平台,利用策划专题节目、短视频、微电影形式,培养赣南采茶戏网络主播等,提高赣南采茶戏网络曝光度。利用社交媒体,搭建用户社群运营,如微信、论坛等,强化观众互动,听取大众意见及建议,推出优质广告营销,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性实现推广,结合时代潮流,加强内容与渠道的结合,合理引流,提升采茶戏网络魅力。

开发赣南采茶戏服化、道具、人物形象等特色要素,辅之以采茶戏简介、剧目及经典台词,设计创作相应的文创产品,如手账贴纸、人偶摆件、书签、礼物袋等,通过在相关场合下文创产品的赠送、销售等活动提升赣南采茶戏感染力、市场力,同时利用文创产品周边效应,进一步加深大众对赣南采茶戏的印象,拓宽受众群体。除此之外,设计赣南采茶戏品牌的创意logo,用于当地特产、特色小吃等包装的装饰,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进行宣传。产品一方面需展现出赣南采茶戏质朴丰富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融入时下流行元素吸引年轻群体,通过巡演纪念品赠送、自创电商平台销售、与旅游景点的商铺合作售卖等方式不断扩大赣南采茶戏的知名度,在文化宣传的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现有的采茶戏从业人员中选择典型、优秀的表演艺人签约,成立专业工作室,积极吸纳编剧、导演等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的精品领头队伍。开辟工作室独有的剧场,采取公益巡演和商演相结合、线上线下同发力的方式定期进行采茶戏演出,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设立工作室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加快演出信息的更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逐步扩大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力,依托工作室的资源对赣南采茶戏曲目进行创新,使其贴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发掘培养相关人才,构建一套完整的传承发展体系,从而开创赣南采茶戏发展的新局面,形成自力更生的良好发展业态,为革命老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非遗文化数据库来对赣南采茶戏进行有效保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仅可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对赣南采茶戏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记录,使采茶戏文化得到更加长久的保存。未来还能通过AR、VR、MR等虚拟现实技术实现PC端、移动端和现实交互展示,使赣南采茶戏保护工作能够与大众亲密接触,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增强当代年轻人对赣南采茶戏文化的兴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赣南采茶戏的队伍,数据库可多用图文并茂、连环画及游戏互动的形式,展示出赣南采茶戏别具一格的特色风貌。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兴起的今天,探寻赣南采茶戏更长远的发展路径必然需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技术也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赣南采茶戏进行存档、保护,发挥网络平台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积极宣传赣南采茶戏,运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周边产品,都不失为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赣南采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110421017,项目成员:魏怡睿、张岚、张慧、钟雯、刘叶繁。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采茶戏赣南剧目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