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马六甲,遇见郑和

2021-09-10阙维杭

清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六甲郑和西洋

阙维杭

那年夏季,去了马来西亚槟城,领略了郁达夫笔下“东方花县”槟榔屿的闲适安逸之后,我便决意再到马六甲去看看,这个与槟城首府乔治市同时并列为联合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马六甲,单单是这个耳熟却不能详的地名,也早已吸引我的目光和脚步了。

走进马六甲城,站在流贯老城区的马六甲河桥头眺望,两岸大多是一两层的屋舍,粉墙彩瓦投影绿波微澜,韵味盎然;近在咫尺的几爿墙壁涂着大小不一的艳丽色块,有的整面墙就是一幅大壁画,视觉冲击感极强。周边巷陌纵横错落,蕴含多少前世今生的人间烟火;清幽蜿蜒的河水波澜不惊,缓缓地流向远方的海峡……

走向马六甲河一侧的唐人街——鸡场街,宛若进入一个中国人(华人)的天地。长不足一里的鸡场街(Jonker Street),不知这中文名号由何而来(一说源自于福建话“街场街”的发音),也被当地人称为马六甲文化街、古董街、会馆街,以及马六甲荷兰街(据悉Jonker一词源自荷兰语Jonkvrouw,意为荷兰贵族,所以又被直呼为“荷兰贵族街”),是马六甲最出名、最热闹的街市,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不太宽的街道两侧各色店铺林立,大多是浸染了百年沧桑的岭南风格两层骑楼,古色古香,以礼品店、古董铺、风味餐馆、茶室、咖啡店为多,烟火气生活味极浓郁。店招和诸如鸡饭粒、娘惹肉粽、咖喱鱼蛋、菜头糕、肉骨茶、榴莲泡芙等南洋特色餐点广告和菜单,常有中文和马来文乃至英文并列,各种美食香味迎来人声鼎沸。

鳞次栉比的老屋建筑群汇聚了众多华人宗祠会馆:福建会馆、广东会馆、海南会馆、雷州会馆……各家门面张挂横匾对联,里面进深豁达,宅院阔朗,陈列八仙桌条案柜架等明清老式家具,雅致质朴,都是披载了几个世纪日月星辰的文物啊,可以摩挲出早期华人生活的地气况味。看着那供桌壁挂上的各种族谱名人画像,就像走进了前朝岁月里,令人肃然也让人亲和。看那筑于1801年的福建会馆,龙脊置顶,龙柱绕门,两侧墙壁虎踞龙蟠,气势非凡;馆内供奉妈祖,香火旺盛,延续着跨越时空的生命之气脉……

穿行于鸡场街及周遭小巷,总能与那些以郑和为名号的店家馆舍不期而遇:郑和客栈、郑和茶馆、郑和养生馆……犹如他乡遇故知般情不自禁地心动起来,那个熟悉而又遥远的中国人的名字出现了,那个好比航标般引领庞大船队,劈波斩浪于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人再现了,那个中国人的传奇,叠印出中华传统文明的传奇毕现了。是呵!正是有过600多年前奔波于马六甲海峡的这位中国人,小城的角角落落今天才会飘荡如许琐细繁多的郑和元素,千古流芳;中华传统和郑和文化的印记才会一并烙印在马六甲的记忆深处,百世景仰。

遥想当年,年仅30余岁的这位中国人,统领240多艘海船、近2万8000人马,从东海刘家港集结,至闽江口长乐太平港驻泊,樯桅毗连,伺风启航,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浩浩荡荡远渡重洋。他道义在肩,意气风发,手执航海图卷,拨正前进的罗盘,把稳意志的舵桨……披星载月廿八载,浪急风骤十万里,他把毕生抱负、一腔热血都献给了七下西洋的远航伟业,也把中华文明的种子撒遍海上丝绸之路沿途。

直到郑和1405年首次下西洋之后87年,哥伦布刚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初航;92年后,达·伽马的船才驶出里斯本;114年后,麦哲伦才预备妥当出海。滔滔大海和流光岁月作证,郑和下西洋堪为“大航海时代”先驱第一人;鲸波浩渺,凌越万里,一个民族的英雄船队乘风破浪,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跨洋探险壮举。

郑和下西洋曾五次(也有说六次甚至七次)驻节马六甲(古称满剌加,Malacca),随郑和下西洋到过马六甲的通事(翻译官)马欢,在其《瀛涯胜览》一书中记载了亲历见闻:“凡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马欢的《纪行诗》也咏道:“使节勤劳恐迟暮,时值南风指归路。”可知郑和下西洋,以马六甲为船运物资中转站(临时后勤基地),整顿治安,建造仓库储存钱粮百货,还须操劳安顿船队往来休整,等候信风回国。这一切,仅是漫漫海上历程的短暂片断,亦折射出郑和具备何等强大干练的统帅执行力,而谙熟“过洋牵星”导航技术的郑和,周围又云集了多少优秀的天文、地理、气象、海洋、季风等知识人才啊!

走走看看,遐思萬千,不觉又踱到了鸡场街尽头,遇见一座门柱门楣及门墙都漆成故宫般红色的传统中式建筑,那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人共同集资盖起的“郑和文化馆”——这是一个民间自愿自主发扬光大郑和史迹的文化平台,一座追昔抚今、继往开来的人文纪念碑!馆内展出郑和宝船、官仓模型、元明瓷器珍藏等,逼真地再现了郑和船队扬帆踏浪行的壮阔场面,还原了随船能工巧匠教导土著民众农渔业、造船业等各领域先进技术的生动情景,彰显中国“国民气象之伟大”(梁启超语)。是啊,煌煌人类海洋史须得大书特书这一篇章:郑和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岛民包括马六甲带去了丝绸、瓷器、茶叶乃至金银财宝,带去了明代先进科技,带去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和华夏民族的友谊祝福。

马欢还记载了郑和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即永乐七年)代表朝廷所做的亲善举动,当时马六甲“属暹罗所辖,岁输金四十两,否则差人征伐。永乐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统(宝船)赍诏勑,赐头目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满剌加国,是后暹罗莫敢侵扰。其头目蒙恩为王,挈妻子赴京朝谢,贡进方物,朝廷又赐与海船回国守土。其国王亦自采办方物,挈妻子带领头目驾船跟随宝船赴阙进贡”。这里所述及的是,郑和奉旨“敕诏”(命令)册封当地头目为“满剌加”国王。早在1403年,立国不久的马六甲迫于四周强邻窥伺欺凌,求助中国保护,其苏丹王被明成祖册封为“满剌加国王”;由明成祖亲自命笔颁赐的“镇国山碑”,1409年由郑和护送到马六甲。郑和积极调停邻国兵力侵犯,护送马六甲苏丹祖孙三代朝贡往返中国京城,为增进邦谊、巩固马六甲王朝夯实了基础。确认命名新国名、新国王,而又让原先的统辖国暹罗无可奈何,这样的国际要务都由郑和在远航途中办妥,且收获友邦睦邻的和谐效果,实在很不简单,也可见郑和深受朝廷依托委以重任的干才能力。

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带棺出海、年逾六旬的郑和为远洋大业耗尽了青春与心血,终因染疾不治而鞠躬尽瘁,他以悲怆的终极方式殉职海上,谱写下明朝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大使命的最后一笔。他以一代航海家无与伦比的阅历、气度与壮烈的生命,融入纵横28个春秋近10万海里的无疆海域。七下西洋,举世无双,旷代盛事,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太平畅达,也使郑和鼎力推动商贸交流的马六甲王朝繁荣兴盛了一个世纪。

历史的轮回无情地鄙薄耻笑那些后世的侵略者。马六甲港天风海涛依然如昔,海滨那艘仿古的葡萄牙战舰乍一看光鲜伟岸。升旗山上仅存残垣断壁的教堂废墟,原是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翻建的宗教圣殿,却夹带了西方文明紧随坚船利炮踏足殖民地的原罪。一个世纪后驱逐了葡萄牙人的荷兰新贵,在城市要津处筑起浓艳风格的总督府,如今徒存供世人观光的功能。其后的英国人把山顶教堂充作军火库,又将维多利亚女皇喷泉移植到广场,它底座矗起的立柱可是炫耀大英帝国称霸的权杖?还有那山上曾经坚不可摧的要塞废墟,山脚下弹孔斑驳的城门前遗存的火炮,无不说明几百年来侵略者无尽的贪婪和轮番的血腥。

如今辟为马六甲博物馆的“荷兰红屋”,就坐落于当年葡萄牙占领军用钢渣山石浇筑而成的要塞废墟之下,这座荷兰殖民时期的总督府建筑群,一色的赭红色,看上去美艳夺目,几百年来衍变为名闻遐迩的“马六甲红”。可是,褪去岁月的帷幕,穿越历史的肌体,我分明看到这晦暗的铁锈红,恍如西方殖民者炮火剑光下的溅血般触目惊心。

比西欧列强至少早一个世纪驶向远洋的郑和船队,经马六甲海峡中转后继续巡游各國,远及阿拉伯、东非沿海诸国,一路恪守和平使者的职责,推行“宣德化而柔远人”、播扬中华文明的外交使命,每到各地必“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通商和好,广受各国朝野喝彩,以至于“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马欢《纪行诗》)。沿途并应各国敦请调停纷争,在马六甲海峡等区域扫荡海盗,震慑倭寇,保障航道安全,不啻是600年前中国积极参与海外的“维和”行动。七下西洋前路茫茫波诡云谲,每遇邦交商贸突兀势态或人祸天灾,亟需临机立断,凸显出郑和恢宏壮阔的大视野、大局观,和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俱往矣,来自神州的伟大航海家、杰出外交家,中国人的骄傲,义薄云天,刚毅谦和,赢得各国敬重,只缘坚守一条底线:郑和七下西洋往返迢迢海域,历尽千难万险,只为以德睦邻兼济天下,播撒大爱;船队“多赍金币”,激活贸易,促进交流,惠及各国,从没有侵占任何国家一寸土地,没有据守任何一国殖民扩张,更没有构造要塞和炮台;唯留下许多善举义举文明佳话,在马六甲及其他各国流传了几世纪。

走进马六甲,就走进了郑和,走进了历史。当地民间流传各种关于郑和的传说: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还有纪念他的“郑和将军路”,郑和的名字和传奇几乎家喻户晓,郑和的记忆与精神深植民心,视郑和为先人、为英雄的景仰民俗蔚然成风。郑和下西洋影响催生了明代福建、广东人前赴后继的移民潮,又融汇为鲜活的历史与文化。

临别马六甲,我漫步古城的母亲河——马六甲河岸,夕晖洒照,晚霞漫天,波光粼粼,间或有小船游弋水上,映衬河畔房舍和繁花绿茵如画,好一派醉人的南国风情。暑气退去,几分惬意,浏览几幅凝注了历史文化真谛和马来浪漫气息的老屋壁画,又遇见了那个灵魂渗入马六甲及茫茫大海的中国人画像——是的,那就是郑和,站立在时代潮头的“海上之巨人”郑和,鲜活于东南亚历史记忆里的仁义之士郑和。

我再次踏上马六甲河那座桥头,仿佛踏上一座架构在历史时空与地理经纬间的重要坐标,看悠悠河水流入海洋,脑海叠映出此前在海滨见到的一座长方形石碑,上面分别用英文、马来文、阿拉伯文和中文四种文字铭刻排列了一句话:“马六甲海峡:世界最长暨最繁忙之海峡。”石碑后的大海一望无际,就是通航已2000年的世界海洋运输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呵,马六甲,历经四个半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怪诞扭曲殖民统治,昔日的海上通道繁华商埠不甘沉沦,梦寐以求复兴的机遇何日降临?今天,郑和的祖国发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呼召,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理念的号角声声吹响,在郑和魂牵梦萦的海域回荡起浪花飞溅,唤醒了马六甲海峡的悠远记忆,激励马六甲港焕发生气勃勃的青春。历史在呼应,现实已沸腾,携手合作的锚索系住美好的未来,区域经济联盟的新巨轮已然鸣笛启航,载起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就是那真诚友好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就是600多年前绵延至今的“郑和精神”。

走进马六甲呵,几回回走近郑和,几回回走进了海上丝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猜你喜欢

马六甲郑和西洋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西洋菜煲陈肾汤
油画《马六甲古树》
对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的探讨
马六甲:旧时须记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世界先生”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
心情